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荐书︱谈中国历史气候不能只知道竺可桢

韩健夫
2017-08-03 14:2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历史气候研究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历史学领域内最为人熟知的历史气候论文,可能没有之一。

竺先生赠予谭其骧先生的论文抽印本

文章中复原出的温度变化曲线堪称经典,自论文问世以来不知被引用过多少次。就在前年年初登载的一篇关于气候变化与重农理论的文章中,依然在引用这条曲线,可见经典的力量。

竺先生复原的五千年中国温度变迁图

论文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竺可桢先生,他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就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和《第一朵杏花》两篇课文讲述他的故事,十分具有普及性。当然,竺先生也是科普作品大家,《看风云舒卷》、《天道与人文》等“大家小书”,文笔流畅且不乏科学性,介绍有大量气候学常识与科技史知识,也别有趣味。

苏教版第八册《第一朵杏花》

可以说,竺可桢先生发表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这篇探讨过去五千年历史气候的论文,对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做出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开创了历史气候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历史气候研究中重量级的开山之作,在历史气候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学术意义。

自这篇论文发表以来,已经过去四十余载春秋。历史气候研究也在这几十年中取得了丰富而重大的研究成果。下面就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来介绍几部历史气候领域中的著作类成果。

No.1 龚高法等编著:《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

这本书确实太过于古老,至今已经有三十余年,且只出版过一次,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本书虽然不算厚,开本也不大,但里面涉及到的历史气候研究方法却十分全面。书中系统介绍了研究历史时期气候证据的各种方法、原理、精度和优缺点,包括历史文献、树木年轮、物候、自然地理因子、同位素等方法及各种断代技术。这当中尤为可贵的是对各种方法的特长与局限性进行了充分的介绍,让我们在学习研究方法的同时能够更加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研究主题的方法。每章最后还附有与研究方法相关的中外参考文献,便于我们扩展学习。不仅如此,作为一本科学性极强的方法类研究用书,虽不免有很多复杂的公式与图表,但全书通篇文字顺畅,表述言简意赅,并没有一般意义上单纯介绍科学方法类书籍的枯燥之感。另外,因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多种学科的知识,且历史气候又具有极强的交叉学科属性,故而可供生物、气候、地理、考古及历史学等多门学科的人员使用。大众如想了解历史气候的相关研究方法与基本知识,也可翻阅。

No.2 Zhang Jiacheng 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limate in China for Historical Times. Science Press, Beijing,1988

该书扉页与参编者名单

这本英文著作在国内流传并不算广泛,但在国外研究中国史学者眼中知名度极高。在加拿大著名学者卜正民先生主编的《哈佛中国史》系列丛书中的《元与明》一册中,就多次引用该书的研究成果。该书与另外一部历史气候领域中的经典图集——《中国近五百年来旱涝分布图集》(后称《图集》)有着密切关系,书中不仅系统介绍了《图集》的研究方法,而且还加入了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历史气候研究的重建方法,旱涝波动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以及历史时期一些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内容。同时,该书还是较早用英文全面介绍《图集》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的著作。

No.3 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

该书是施雅风先生主编的《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丛书中的第一册,也是1987年立项的“七五”重大项目“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研究”的成果之一。参与此项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有近40名学者参加相关的研究工作,本书便是该研究成果的一次集结。该书广泛利用孢粉、植物果实、碳同位素和考古等方法,描绘近万年以来气候变化的背景。同时从海量的历史文献内收集并甄选可用的气候信息,采用适用于资料特性的统计方法,重建出过去2000年的气候序列,并分析了空间分布型的变化。针对当时气候学的热点问题,作出了三点新的回答:1. 确定距今2000年以来的气候序列中,1230年左右发生重要的气候转变,此后气候的气温、降水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2. 距今2000年以来气温以突变方式下降并同时伴随着干旱化,呈现暖-湿、冷-干对应关系,而在10年尺度上则呈现一定的暖-干、冷-湿特点。3.在气候演变中,距今2000年以来气候空间情景在温暖期与现代不同,主要特点是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在寒冷期是气候最大分异方向,而温暖期却不具有此特点。

可以说此书是继竺先生经典之作后,又一部系统总结历史气候研究成果的著作。主编张丕远先生也在前言中写道,“执笔人深切地追怀竺可桢先生,是他带领我们一班人进入历史气候领域,教导我们如何发潜阐幽,挖掘中华文化,科学地重建自然变化的历史。当我们惨淡经营数十年之后,终告有成,自以为是按照先生的指导来完成这本书时,哲人邈远,云胡不归?望风怀想,能不依依?谨以此书献给竺可桢。”

No.4 满志敏著:《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

本书是满志敏先生积数十年历史气候研究成果与心得的作品,将研究过程中的诸多创见聚集于书中。如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研究的几个基本原理”一章中,作者概括出五个基本原理,即均一性原理、物候资料限制因子原理、气候冷暖及其影响的同步性原理、人类影响的差异性原理以及生物响应气候冷暖变化的不对称原理。其中关于人类影响差异性原理中,还给出了差异性模式,提出在利用历史时期生物分界线推算气候时,应区别以下几种生物分布类型,即自然分布型、经济分布型、观赏分布型和抑制分布型。并概括出四种分布型的分布区域和北界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而对隋唐温暖期提出新的看法,认为隋唐时期并非一个完整的暖期,而是从公元750年以后,气候就转向偏冷。

不同人为作用的生物分布区和北界模型

另外,在书中还提到历史时期旱涝资料的分布特征,即资料分布的系统差异问题。认为从文献资料记载的时间分布来看,存在着随时间指数性增长,以及资料数量有明显波动的特点;而从地域分布来看,也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这些特点提醒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消除这种影响。按照上述所提原理与特征,作者对历史时期温度、旱涝变化又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

长久以来,历史气候变化究竟对人类社会造成哪些影响,作用的机制又是如何,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对此问题也有深入思考,认为应更加关注重要气候变化过程和重大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集中注意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地区,探讨气候变化影响社会的最直接要素。这些观点对历史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No.5 葛全胜等著:《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该书系统总述了史前和过去2000年两个时段,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状况的重建工作,可以说在整体上突破了竺可桢先生的温度曲线,得出了分辨率更高且更为精确的结果。

最近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

根据这一新的重建结果,可以得出许多关于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的新认识,如“中国东部20世纪不是过去2000年中最暖世纪”、“中国20世纪暖期历史相似型为隋唐暖期”等,这些均对科学辨识20世纪增暖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然后,作者又就中国过去2000年中各个朝代,详细阐述了温度、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水文、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人类社会中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因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此一部分占据全书一半略强的篇幅,足见气候变化对社会影响的研究在历史气候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而在谋篇布局上,将历史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放在断代史中一起讨论的结构设计也别具匠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用准确而形象的词汇概括了各个朝代气候的主要特征,如“秦汉:六合春煦的朝代”、“魏晋南北朝:徘徊于霜霾下的乱世”、“ 隋唐:盛世悄随流火去”等,均恰当好处,提升了此书的可读性。

当然,上述所举几部历史气候研究著作远未穷尽过去四十多年历史气候研究的成果,即便在著作类之中,也还有法国历史学家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的“Times of Feast, Times of Famine”,龚高法先生等编的《明清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文焕然、文榕生先生的《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以及杨煜达先生的《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等。而放眼非著作类的图集、资料汇编及论文,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总之,在全球变暖的今天,人们越发感受到气候对日常百姓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回顾竺可桢先生经典之作产生后的历史气候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全球变暖问题,也使我们反思气候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从而把气候要素放在一个更加合适的位置上去看待。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