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首次成功人工繁育“座山雕”,幼鸟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孵化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7-08-10 20:3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座山雕幼鸟 西宁野生动物园提供(00:29)
国内首次成功人工繁育了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俗称“座山雕”,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青海、西藏等地有自然分布。它是大型猛禽,食腐尸,是自然的清道夫。它和秃鹫是近亲,在分类学上,它们都属于鹰科秃鹫亚科,但不同“属”。前者外羽褐色,后者为黑色。

8月10日,位于青海省的西宁野生动物园宣布,其首次成功地人工繁育出一只高山兀鹫。幼鸟目前已顺利度过危险期,日龄100天以上。

这只幼鸟目前体长101厘米,喙长11.5厘米,翼长75厘米,体重6800克,各项身体指标稳定。这是全国首例人工繁育成活的高山兀鹫。

这只幼鸟目前体长101厘米,喙长11.5厘米,翼长75厘米,体重6800克。  本文均为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幼鸟“父亲”、“母亲”的来历颇为传奇。

据他介绍,此前,西宁野生动物园救助了一只翅膀折断的雄性高山兀鹫,一直养在猛禽谷里。猛禽谷被巨大的保护网罩住。或许是受到爱情力量的召唤,一只雌性高山兀鹫循声而至,停在猛禽谷的顶部,久久不愿离开。连续数天,无论饲养员如何驱赶,雌鸟都不离开,也不进食。

本着“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的原则,动物园工作人员将雌鸟放入猛禽谷,整个过程雌性高山兀鹫都非常配合。最终,它和雄性高山兀鹫结为“夫妇”。

齐新章说,国内大部分动物园的猛禽区面积都比较小,没有什么隐蔽空间,围观的游客比较多,对猛禽的交配繁育存在一定的影响。

不过,2016年冬季,西宁野生动物园的猛禽谷关闭了一段时间。或许就是因为这段难得的安静时光,雌雄高山兀鹫交配成功。

2017年2月中旬,该园的饲养员突然发现,高山兀鹫又开始筑巢,利用杂草和羽毛铺设自己的小窝。此前,这对高山兀鹫曾数次产卵,但可能因为受精不成功,没能孵化出幼鸟。饲养员担心,这次不会又“光打雷,不下雨”吧!

3月7日,雌鸟产蛋,3月8日起,雄鸟、雌鸟轮流开始了为期54天的孵化。期间,雄鸟、雌鸟在巢周围3米的地方设立了“警戒线”,禁止任何其他猛禽靠近。

第52天,有些失望的饲养员已经准备清理鸟蛋,最后一刻,他们将鸟蛋放在耳朵上静听时,听到蛋壳内雏鸟的叫声,于是赶紧将鸟蛋放回巣中。

第52天,幼鸟孵化。

第二天,4月29日雏鸟破壳而出。

初为“父母”的高山兀鹫也许是被幼鸟吓到了,自雏鸟破壳,雄鸟被吓跑了,雌鸟一直躁动不安,在鸟巢周围徘徊,未给雏鸟喂食,5月1日12点离巢,直到当日15点30分仍然未归巢。

随后,饲养员开始模拟高山兀鹫巢穴环境,人工饲养这只雏鸟。待八个月大时,将再次把它放回猛禽谷。

饲养员开始模拟高山兀鹫巢穴环境,人工饲养这只雏鸟。 

据中国科学报消息,高山兀鹫是藏族天葬的主要动物,备受佛教徒重视。但因为过度放牧等活动,高山兀鹫的繁殖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锐减。

齐新章表示,西宁野生动物园目前还承担着野生动物救助工作。自2017年6月起,该动物园先后在果洛玛沁、玛多救护5只大鵟雏鸟(1月龄),2只猎隼雏鸟(1月龄)。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