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刊文谈“共享”:不能打着便捷的旗号,靠人性弱点赚钱

丁慎毅/法制晚报
2017-08-14 16:48
舆论场 >
字号

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街头出现了一种“共享马扎”,可供人们免费使用。记者在东三环长虹桥北公交站看到,“共享马扎”与普通马扎无异,仅多了一个二维码。但不到一天时间,摆放的十多个马扎只剩下4个。公司客服表示,已料到马扎会丢失,但该行为算是公司项目的前期推广。

对此,专家表示,“共享马扎”并不算“共享经济”,扫码后显示的内容也应该有相关部门的审核。

其实,这不但不算“共享经济”,连分时租赁经济也算不上,不过就是打着“共享”噱头的广告营销而已。

近来,打着共享旗号的各种事物突然多起来,给人好像要赶最后一趟车的感觉。

近日,共享雨伞进驻上海,押金39元,该设备尚未安装定位追踪系统,租伞首个24小时内免费,超过24小时按一天2元收费,直至还伞成功,超过七个自然日未还伞,则算自动购伞并扣除押金。下雨时,地铁站口经常出现小商贩卖伞,10元一把,而共享雨伞租金要39元,凭何吸引乘客使用?同时,如果为了还伞再专门跑一趟,谁去找这个麻烦?可见很多本来应该想到的地方,被商家故意忽视了。打的还是市民马大哈忘了还伞或因急事不能及时还伞的主意,以最终达到卖伞的目的。

不管叫共享经济也好,叫分时租赁也罢,要想行稳致远,必须切合民众的实际需求,并诚实地为这种需求服务。它要开发促进的是人性的优点。如果打着便捷的旗号,玩的却是靠人性的弱点来设计赚钱的谋略,很可能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

(原题为《“共享”不能靠人性弱点赚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