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定了,未来内江这样发展

2017-08-15 11: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城市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是现代经济的主要增长极,更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内江,一座拥有2000多年城市发展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策略参与新一轮城市竞争?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2030)

一张关于未来内江的蓝图已绘制就绪。据悉,《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已于2016年10月31日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其中明确:“近期目标是实现“双百”城市建设与发展,建设川南中心城市;远期目标是实现格局开放和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幸福美丽内江,建成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

区位关系图

终极目标:

全面建成幸福美丽内江

作为城市发展的总纲、建设的蓝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正在建设“双百”城市的内江显然意识到了新时期的新要求。

当前,内江正从川南区域性城市上升为川南中心城市,无论是从国家要求来看,还是从我省发展趋势和内江自身的需求来说,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以及与周边城市的空间联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内江此轮总规修编,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当今四川,发展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国家布局交汇叠加,脱贫攻坚、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政策交汇叠加,乘势而上就能抢占先机。

为此,我省提出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提出以共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平台,推进成都市和川南4市协同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和支撑的区域经济板块,推进川南经济区建成长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内江作为川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要在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紧紧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推动内江跨越式发展,必须更新观念,扩大视野,以前瞻性的眼光超前谋划,制定一个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并且在可以更好地指引内江发展的大方向、大目标、大职能的同时,又具有刚性管控作用,可以更好地守护城市发展的底线,比如控制城市开发边界、限定城市规模、改善人居环境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内江城市总规中,内江提出了分阶段的城市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实现“双百”城市建设与发展,建设川南中心城市;远期目标是实现格局开放和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幸福美丽内江,建成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

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相对于过去几轮的总体规划主要有三方面特征。一是规划理念更加科学,将绿色发展等新的理念融入到规划整个过程中,推进了我市城乡规划的绿色转型升级。二是规划内容更加丰富,规划成果中增加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城乡统筹、强化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等内容。三是规划更加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成果依据最新的国家、区域、省级上位规划,切实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此外,更加充分地分析了内江市的本地特征,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出发,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战略、目标、性质等。

业内人士认为,《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的实施,使内江站在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上,标志着内江开发建设迈进了新的阶段。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图

统筹区域: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内江2002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强调的是沿江发展,赋予沿河区域多重功能,实施时间已近15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已经无法适应内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居住、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日趋突出,这些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科学规划来加以疏解。

通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有助于全面认识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理清城市发展的思想脉络,克服城市发展的弊端,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有效增强城市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

新一轮总规认真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思想,并同步编制了《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

根据《内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江将通过以规划整合与协调引导城镇化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镇化发展、实施差异化战略带动城镇化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提升城镇化质量、推行制度创新保障城镇化发展、外引内联促进城镇化发展来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路子,力争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达410万人,市域城镇化率达53%;到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430-440万人,市域城镇化率达63%。

围绕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内江将形成以市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重点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的市域四级城镇体系。同时,在市域城乡空间结构方面将形成“一核三轴三极多点”的城乡空间格局,“一核”指内江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三轴”指形成一横两纵三条发展轴线,包括沿成渝高速发展轴、沿成自泸赤高速发展轴、沿遂内宜高速发展轴;“三极”指资中、威远、隆昌三个县城为市域辅助增长极;“多点”指市域多个重点城镇。

新一轮总规修编是由中等城市规划向大城市规划调整,由本土规划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迈进,由城乡二元结构的“就城市论城市”的旧规划观念,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扩展,由单纯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向“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目前同步进行的工作是完善城市控制性详规及城市设计、完善专项规划,加大镇(乡)、村规划编制力度,形成“覆盖城乡、多规衔接、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编制的规划有: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生态修复、城区山体保护、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城区停车设施、城区步行及自行车系统、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燃气发展、城市消防规划、城区农贸市场布点、城市教育设施布点、城区电力设施落地等规划;控制性详规——中心城区各片区(组团)控规;镇(乡)村规划等。】

中心城区结构分析图

特色彰显:

中心城区唱主角

根据总规,内江的近期目标是实现“双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0万人)城市建设与发展,建设川南中心城市。实现“三个基本建成”,即基本建成“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没有个性的城市就不会有吸引力,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内江十分注重研究和塑造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并将中心城区作为了规划重点。

为实现这一目标,内江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住房与居住用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城市综合交通、市政公用工程等重点内容进行了规划布局。

市域交通规划图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内江地处成渝城市群发展带、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川南经济区的黄金交会点上,也处在我国版图上胡焕庸线(黑河瑷珲—腾冲)、318国道(上海—樟木)两条经济主线的“十字”交会点上,战略地位凸显,区位优势独特。

2016年,市第七次党代会创新提出建设“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的概念:“一带”指打造成渝城市群发展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一轴”就是构建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路网通道,“一区”即引领川南经济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示范。

根据这一要求,内江在城市对外交通方面,规划在市中区永安镇建设通用机场,等级控制为4C,预留发展为4D级民用机场的条件;未来内江城区对外铁路除现有的成渝、内昆、成渝高铁三条铁路外,还将有绵遂内宜城际铁路、成都经威远至自贡铁路(蓉昆高铁);在中心城区外围规划城市过境高速公路;规划新建、改建客运站7个。

在城市路网结构方面,规划形成“一环七射”的城市快速路网系统。一环重点强调邓家坝、谢家河、高铁高桥、东兴、城南、城西等片区间的联系;七条射线主要联系乐贤、椑木、白马、黄河湖乃至自贡市区。规划形成“一环多射两连”的结构性主干道。

停车难一直是内江交通发展的难题,为解决这一全市关注的问题,规划提出,在规划期末内江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需求约135公顷,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需求121.5公顷,折合当量小汽车停车泊位4.05万个;自行车公共停车场13.5公顷,折合自行车停车位9.25万个。

根据规划,内江在推进“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的同时,还将利用发达的交通发展物流业,集中打造物流园区,并通过物流园区的服务效应吸引相关工业的兴起。充分利用建设高铁枢纽的契机,打造以服务川渝为主的高端特色服务业集群,成为交通的“枢纽”、产业的“枢纽”和服务的“枢纽”。

市域旅游规划图

——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

内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素有“大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此次规划中,内江将充分体现文化魅力,积极发展集书画文化、甜城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特色文化,与内江的山水文化融为一体,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魅力彰显的“书画江城”。

建立以旧城格局为核心,多元文化为特色,传统景观风貌和现代景观风貌和谐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共同繁荣的文化名城现象。主要举措是以东兴区和市中区旧区为中心,在沱江两岸部分地段集中展示历史文化景观。将黄河湖风景区、长江森林公园及其他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与旧城区形成统一整体。

兴建和恢复传统商业街区,增强旅游观光功能。重点保护建设“四方块”、东兴老街等传统风貌街区。一般民居、店铺修复时既不要影响城市风貌,又要为城市增添现代文明社会意识。

与此同时,内江还将着力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进行保护性开发。其中,市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为:一个支撑中心、两条旅游干线、四大旅游片区、十个重点开发旅游景区。

其中,一个支撑中心:内江市中心城区,以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沱江风光旅游带景区的建设为带动,将内江市建设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服务支撑中心;两条区域旅游干线:包括成渝旅游线路和内自旅游线路;四大旅游片区:内江大千文化旅游片区、资中历史文化旅游片区、隆昌民俗文化旅游片区、威远穹隆山水风光休闲旅游片区;十大重点旅游景区:圣水寺佛教文化体验区、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范长江文化旅游度假区、乐贤主题娱乐休闲度假区、长江森林公园休闲度假区、穹窿地貌山地休闲度假区、罗泉古镇旅游区、资中古城旅游区、古宇湖——圣灯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云顶寨民俗文化旅游区等十个重点旅游景区。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打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

此次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努力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0%,城市绿地率35%,力争实现人均公园绿地14.0平方米的规划目标。

内江将依托发育良好的河流水系,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共规划建设城市公园15个,在保留现状的人民公园、大千园和梅山公园等公园外,还将建设寿溪河滨水公园、高铁公园、小青龙河公园、铁路文化公园等。

同时还将在中心城区边缘,依托现状自然资源,共规划建设黄河湖风景区、长江森林公园、玉皇观郊野公园、乐贤郊野公园和高寺山郊野公园5个郊野公园,共同构成城市重要的生态本底。依托8条重要水系(沱江、谢家河、小青龙河、大清流河、黑沱河、椑南河、益民溪、寿溪河)和1条交通走廊(环城快速路)形成各具主题特色的9条带状绿色空间—绿道。

最终通过合理利用沱江景观资源,将水景、山景、林景与整个城市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山水城林的景观特色,加强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通过规划,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江的城市价值正在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内陆开放是必然”。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内江要主动融入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新格局,实施开放发展,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合作和竞争。我们要让人们从城市总体规划中切实看得见、摸得着内江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