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行业观察 | 专注、垂直户外旅行 做年轻人喜爱的产品

2022-04-21 1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采访背景:

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发布,文件中明确指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围绕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实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做优做强黄果树、荔波樟江、赤水丹霞、百里杜鹃等高品质旅游景区,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影响力。支持培育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和旅游品牌。”

而在2022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提振服务业。加快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深化“旅游+”“+旅游”,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康养、山地体育旅游、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融合业态。这些政策的出台,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是一脉相承。

围绕贵州文旅行业如何闯新路,创新模式、壮大市场主体,形成新的产业,本栏目将从“传统企业破圈”“新文旅产品落地”“文旅跨界融合”“新业态体系构建”四大板块,对政府和文旅企业创新案例进行访谈。

本期访谈嘉宾:秦川【法国自然教育协会RPPN二级自然体验师 万万青年旅行、万万自然教育创始人】

万万青年旅行是在2021年成立的户外旅行公司,从2019年开始以户外俱乐部名义举办各种户外旅行活动,三年来组织了300余场活动。

万万青年旅行定位在户外旅行板块,专注于青年客群,以旅行内容输出和社交属性为核心竞争力,定位垂直清晰。疫情暴发以来,在游客只能选择近郊游的背景下,面对客群需要释放压力、新产品体验,以及社交需求,万万青年旅行精准发力。

在贵州,这样专注年轻人的户外公司很少,垂直的公司也不多,从客群来说,当下的客群已经是Z时代为主,他们要的就是体验和社交,从产业链来说也需要这样垂直的公司,万万青年旅行开了一个好头。

肖江:秦总,很高兴认识您,可否介绍一下您为什么要创办万万青年旅行?

秦川:我是贵州人,之前一直在外省上学,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贵阳加入中天金融工作,2021年下半年辞职,与现在的团队一起认真做好万万。

我本身是户外旅行的发烧友,在北京上学时,不仅周末去北京的户外俱乐部做户外领队,也组织户外爱好者去全国各地玩,2017年创立“万万户外”。回到贵阳,我发现贵州有非常多的适合户外运动的地方,但是缺乏现代年轻人需要的户外组织。我在上班期间,每周末都组织大家去户外旅行,一共组织了二百多场,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干脆辞职出来,专心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2022年,我们把原来的“万万户外”正式更名为“万万青年旅行”,核心要传达的就是让更多的青年群体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生万万没想到的故事,遇见万万没想到的人。

肖江:您公司的定位是什么?

秦川:专门针对年轻人的户外旅行服务公司、贵州户外旅行内容输出者。

肖江:多年前国内知名的户外杂志做了一期关于贵州户外的专题,当年贵州的户外俱乐部是全国第一,如今当年的户外俱乐部基本不在了,那么您现在的户外公司和以前的户外俱乐部有什么区别呢?

秦川:传统的户外俱乐部大多是AA制,以目的地和价格取胜,没有内容输出互动和社交的功能,也没有对外开放,还是局限在小圈子,同时大众对传统户外的认知就是背着沉重的包袱进行自虐,这不是新的户外旅行模式。还有一点就是在产品的设计上,以前俱乐部的产品比较小众,客群比较少,我们现在做的这个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在体验感上都是能让大众参与进来的产品。我的想法就是将小众的旅行变成大众都能参与到的户外活动中来,然后再做细分市场,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组织了三百多场活动,每周都有。

肖江:您是在疫情期间出来创业的,哪里来的勇气啊?

秦川: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我热爱户外旅行,另一方面是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客户越来越多,再加上发现贵州户外旅游中藏有很大的商机。从开始用“万万户外”组织活动,到成立公司,用“万万青年旅行”规范化,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肖江:从第一次组织活动到现在,您是怎么获客的呢?

秦川:从第一次组织活动起我们就注重产品设计以及实地考察后设计产品,所以一开始都是参与过的用户口碑相传,我们逐步积累了6个社群,后台用户10000+人次,2020年至今,出行5000+人次。同时我们依托微信、抖音、小红书这些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用户可以将自己参加活动后的感悟发布在账号上,并进行分享。我们的领队也是从用户中发展起来的,然后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我现在的合伙人也是资深的户外爱好者,在互联网上写过很多攻略。

肖江:您认为发展贵州户外旅行的商机和短板分别在哪里?

秦川:与川西、云南、新疆等户外目的地相比,贵州发展山地户外旅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多样性,除了喀斯特地貌之外,还有民族风情,全省都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的户外产品。我们做过一张全省户外地图,有234条线路。我在北京就知道贵州在举办山地户外运动大会,政府也在力推贵州山地旅游目的地,其实就差“最后一公里”,内容、设计和运营上存在不足。

肖江:您对您的客户是否进行用户画像分析?

秦川:因为疫情原因,我们现在的客户还是以省内为主,很有趣的数据是:参加活动的男女比例是3:7,贵州女性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数比北上广高很多。

很多婚恋机构也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在互动中植入相亲交友活动,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背离了户外旅行的初衷,户外旅行是忙碌工作之外的放松,也是在户外和自己的对话。

肖江:您对公司未来的构想是什么?

秦川:目前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普及”户外旅行,用大众能够接受的价格体验户外旅行,把户外的“氛围”做起来。目前在贵阳做年轻人客群的户外的团队最多三个,我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团队,一起推广贵州户外旅行,让省内外和国内外的户外旅行爱好者都来贵州玩。

另外,我们也在和贵州的精品旅游景点结合,把传统的旅游和户外结合,让省外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比如说,省外游客在旺季来黄果树旅行,因为人多等原因体验感可能欠佳,我们就在黄果树景区周边设计坝凌河大桥和红崖天书的户外体验产品,让大家错峰出游,并充分体验在地文化和深度游黄果树景区。

真正的户外爱好者现在都喜欢去云南雨崩等线路体验,我们最想做的还是设计几条贵州户外深度体验产品,让国外和省外游客来贵州玩。另外我们万万旅行旗下现在启动了一个专门针对孩子的“万万自然”产品,也是基于我们在每次组织活动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带孩子参加,孩子也有这个需求,把适合孩子的产品设计出来,让孩子在玩耍的同时,回归自然,重建孩子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

很多人问过我,产品出来会怕抄袭吗?这个我不担心,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产品输出多样化之外,还有价值输出、文化输出以及在队员的情感互动上做深度挖掘。

肖江:贵州提出旅游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你们这种垂直的公司可以做些什么具体工作呢?

秦川:贵州一直在建设山地旅游目的地,这对于我们是个机遇,我们认为要用产品和市场思路来运营之前开发的户外旅游目的地,比如我是专注做年轻人客群的户外旅行公司,我希望的是把这个客群做大,不是小众的玩情怀,大家一起把产业链建起来。

目前也有一些文旅主管部门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帮助运营一些户外目的地,但是我们发现他们还是建景区的思维,这个要慢慢调整,我认为当下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户外旅行是一个抓手。

| 采访手记 |

在采访秦川之前很多人给我推荐过他们的产品,他的客户推荐了他作为我的采访对象。

在和秦川的对话过程中,听说他是在疫情期间出来创业的,而且是做旅游,我佩服的同时充满了好奇。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秦川娓娓道来,眼里有光,更有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对户外旅行的热爱。

说实话,这是一次比较轻松的采访,除了有热爱和信念的支撑,他对公司的定位、客群、引客路径、未来方向定位都非常清晰,整个过程不仅是采访,更是学习。

传统旅游人看到疫情以来行业的难点,新生代闯入者则看到的是机遇和未来,文旅这个行业需要新生血液,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这个行业。

| 专家点评 |

李代峰

贵州是山的王国,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也是全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多山、多河、多瀑、多洞、多湖的地质特点,在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们对户外休闲的需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户外运动无论从政策支持层面还是经济承载层面都已经到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户外运动产业不仅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增长点,而且是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元素。

近年来,山地户外赛事和活动的举办,有力助推了贵州体育产业与旅游、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丰富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有积极作用。贵州将充分激活并释放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的巨大能量,提升山地户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新路。

原标题:《行业观察 | 专注、垂直户外旅行 做年轻人喜爱的产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