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优质借款者”俄罗斯的还债之路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方亮
2017-08-25 12:2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8月22日,俄罗斯偿还了最后一笔苏联债务,将1.25亿美元交付给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苏联虽已不存在,但它在多个层面都留下了尚未完结之事,哪怕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而债务是其中分量较轻的一个。尽管如此,由这笔钱钩起的历史还是极富深意的。

俄始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借款人,拥有良好的信誉。东方IC 资料

(一)

彼得一世打完北方战争之后,曾夸耀自己的国家未曾因为战争而去借钱,“如果必须再打20年,我们仍无需借钱”。但对外战争与政府财政间的矛盾始终都是俄政治主题,走上借贷之路几乎是一种必然。仅过了半个世纪,俄国人就不得不背上外债。1769年,为了支持俄土战争,为了建造从地中海打击土耳其的舰队,叶卡捷琳娜二世治下的俄罗斯用进口关税做担保,从荷兰融资约300万卢布,开了俄罗斯从外部贷款的先河。

俄始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借款人,拥有良好的信誉。叶卡捷琳娜之子保罗一世曾言:“即便与荷兰发生战争,也要按时偿还它的贷款”。

俄罗斯因此得以从西方源源不断地获得贷款,其外债总额也水涨船高。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结束时,俄外债总额达到约5500万银卢布。保罗一世决定加入反法同盟后,该数字升至约6000万。直接同拿破仑进行战争的亚历山大一世又为该数字添了1000万。到了1824年,俄外债总额已超过1亿银卢布。

到了19世纪,俄工业建设步入高潮,为了投资铁路、工厂、矿山,外债总额成倍增加,到了尼古拉一世时代已经飙升至3.4亿银卢布。再叠加上新的战争,比如克里米亚战争,外债上涨地更快。到19世纪80年代,它已超过20亿。

俄罗斯的外战和国内建设是绝对离不开西方贷款的。而其外债不断上涨,说明俄始终以借款者身份参与到欧洲金融体系中去,其良好的信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保罗一世的那句话说明,俄罗斯人非常清楚政治与金融在近代欧洲构成何种关系,政治上可以争霸,但欠债还钱的铁律绝对不可违反。

(二)

这段历史在布尔什维克上台后发生了转折。1918年2月3日,新政权发布命令,拒绝承认沙俄政府欠下的一切内债外债。此时,该外债总额为185亿金卢布。

布尔什维克为何会做此选择?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既有布尔什维克政权坚持意识形态原则的原因,也有俄国传统的斯拉夫主义固有的孤立主义传统原因。这些因素使得新政权刚一上台便持一种脱离西方体系的政策,而沙皇俄国却始终是这个体系内的重要成员,债务成为该问题上的一个指针。

布尔什维克政权随即受到各西方国家的抗议,但它不予理睬。这么做的结果是,1918-1922年苏俄与西方支持的白军及14国干涉军打了一场俄国内战,国家几乎被毁掉。

战争及“军事共产主义”带来的后果促使苏俄政策发生转变,比如“新经济政策”的出炉。列宁在1919年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甚至曾表示,俄愿意支付欠法国及其他国家的债务,只要和平能够切实地得到保证。但反对力量始终强大,这使得对外贸管制难以放松,在农业等领域难以实施新经济政策,外债问题上更是难以转圜。当1922年苏俄与西方国家在热那亚坐下来就沙俄债务问题进行谈判,纵有克拉辛等支持还债的领导人,苏俄代表团还是在强硬派的坚持下提出西方赔偿俄国内战损失的要求,其总额达到了390亿金卢布,远超沙俄债务的185亿金卢布。会谈就这样无果而终。

但不还这笔钱,苏联政府就难以从外部贷到足够的资金,此时其国内建设则需要大量投资。1933年,苏联曾尝试从美国方面贷款10亿美元,这构成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所需投资额的五分之一。但美国方面拒绝了这一贷款请求,原因仍是那悬而未决的沙俄债务问题。而在其他国家,苏联也都因为同样的原因而碰壁。这成为西方国家对苏联的一种金融孤立,看上去非常像眼下俄罗斯遭受的制裁。

如果当时没有这种孤立,如果苏联可以从西方顺利贷款,那么上世纪30年代苏联国内情形会否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行?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能否贷款所带来的差异必将是巨大的。

(三)

虽有孤立,苏联却仍可从私人渠道及部分友好国家获得贷款。1920年代,他们开始获得一些小额短期贷款,1926年外债总额达到2.1亿美元。此后,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开始提供贷款。1934年斯大林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透露,1932年苏联外债达到14亿卢布(约合7.21亿美元)。

当国际格局因二战而急剧变化,《租借法案》的实施意味着针对苏联的金融孤立已不合时宜。从1960年代开始,苏联已能够从外部贷到更多的资金,许多西方大公司也开始提供这种贷款。显然,苏联此时已重拾沙皇俄国时代的信誉良好的借款人的形象。这为它1983年后的大规模贷款提供了保障。在此之前,苏联外债总额未曾超过50亿美元,但1986年已经超过300亿美元,1989年已超500亿美元。这节奏与沙俄非常类似,以外债飙升为时代行将结束的先声,后者的外债飙升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留下的债务(欠西方国家、银行、企业超过960亿美元)、海外财富(散布于120个国家的3645项不动产、地皮、黄金、钻石、有价证券)、债权(57个国家欠苏联约1500亿美元)只得在这些国家间按比例分配。其中,俄罗斯分得61%,乌克兰分得16.5%。债务如此分散,难以统一。因此,1993年在西方国家统一讨债组织巴黎俱乐部时任主席特里谢的协调下,《零点协议》横空出世,苏联的债务、海外财富、债权均由俄一家独占。而这便是眼下苏联债务的由来。

2006年,普京政府宣布俄提前14年还清了欠巴黎俱乐部成员们的巨额贷款。这被当作一项政绩大肆宣传。这自然是拜持续高涨的国际油价所赐,沙俄和苏联在其主要出口产品价格走高时也是还款无虞的。

除欠巴黎俱乐部的债务之外,还有欠其他国家的债务,比如南斯拉夫。这笔债务发生于1988-1990年,南斯拉夫向苏联提供了总额超过8亿美元的物资。南斯拉夫解体后,这笔债务在新独立的国家间进行分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分得15.5%。俄从2003年分配协议达成到现在,已将其他前南斯拉夫国家的债务还清,今年8月还的这笔是最后一笔。

(四)

这是一段很有启发意义的历史。俄罗斯是一个始终都需要从外部大量贷款的国家,无论是为了搞争霸还是搞建设。所以,严格遵守金融规矩便是俄罗斯在国际上行事的铁律。在这个问题上,保罗一世的那句名言无论何时都是有意义的。从反面讲,当俄与西方世界关系紧张,贷款问题则常常可以成为西方手中的一张牌。上世纪20、30年代是这样,眼下西方对俄的制裁同样如此。2001年,时任俄财长的库德林曾因不堪西方在苏联债务问题上的强硬而威胁拒绝还款,险些惹来经济制裁。

正因为这一原因,沙俄债务问题才会穿越70年的时间而依然成为苏联与西方的谈判对象。

上世纪80年代,欧洲联合的历史进程加速,继欧共体之后,欧洲各国对成立欧洲统一市场的呼声很高,法国自然将是未来欧洲联合体中有分量的国家。而在沙俄债务问题上,作为最大债权国的法国,则始终没有放弃对这笔债务的追讨,并且始终拒绝苏联在法国内投放债券。因为担心法国未来因为沙俄债务问题而在欧洲联合体内部推动对苏联不利的动议,1988年戈尔巴乔夫治下的苏联政府决定与法国人坐下来谈谈这笔旧账。1990年10月,双方达成协议,法国承认其在1918-1920年间的俄国内战期间的干涉行动为苏俄带来了损失,而苏联政府则同意偿付沙俄政府对法国承担的债务。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承认了1990年的这份协议。1997年,俄最终偿付了这笔由沙皇政府欠下的4亿美元外债。从1990年协议达成到1997年最终偿付,促使俄还钱的动机虽是对法国地位的忌惮,但更实质的则依然是对贷款的需求。还了4亿美元,便可从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贷回更多的资金,谁叫俄罗斯离不开贷款呢。

俄罗斯承担了沙俄债务及苏联债务,如今苏联债务已彻底还清,沙俄债务则还了一部分(俄至今仍面临着比利时等国的追讨)。从更加深刻的层面讲,这些债务还与不还决定着外部世界对俄罗斯政权的承认。比如俄前央行行长谢尔盖·阿列克萨申科便认为,俄是否继承苏联债务,这直接关乎俄能否顺利继承苏联“有核国家”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两个重要地位。

从债务这个简单的层面可以窥见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最为根本的状态,这以小见大地解释了苏联为何从冷战中败退。而在眼下这波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中,贷款等问题也在影响着俄罗斯高层的决策。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也影响着俄与西方对抗关系中的基本规律。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