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胃药不是“口香糖”,乱吃药可能掩盖胃癌早期信号

黄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胃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17-08-29 18:16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卓越城市,霓虹灯下的“不夜城”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饮食方式。深夜食堂、撸串、啤酒加烧烤、黑暗料理,已经成为都市年轻人加班后狂欢相聚的首选菜单。

夜宵的美味,让人垂涎欲滴,饱腹之后的愉悦感,让年轻人欲罢不能。

“人活一世,不该有太多的约束和框框,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似乎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洒脱生活态度的一个缩影。

不知不觉中,有一种消化系统的“夺命杀手”胃癌正渐渐靠近他们,稍不留神,一命呜呼,留给人们只是一阵叹息和无尽的遗憾。

胃药掩盖胃癌早期信号

相较于膀胱癌的血尿、乳腺癌的乳头溢液,胃癌早期症状不具有典型性,一般表现为腹胀、胃部隐痛、食欲下降、闷涨等慢性胃病症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上个网、做个症状匹配,自己给自己“开处方”早已不是难事。

这样做,真的就对吗?真的就科学吗?回答当然是:NO。

通常情况下,一旦人们出现各种胃部不适症状,首选的往往是通过服用治疗慢性胃病的药物或者消食的胃药,来缓解胃部的各种不适感。

其实,在临床上有许多患者在胃癌发出早期信号的时候,因为没有加以警惕注意,试图通过服用慢性胃病治疗的药物,在一段时间内掩盖了胃癌发出的疾病信号,待癌症发展到进展期后,因肿瘤压迫其他脏器导致其他症状出现,或因慢性胃药不起作用时,才想到了去医院就诊,这钟情况下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早期治疗时机。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胃药并没有错”,错在我们不该把胃药当作“口香糖”,尽管许多胃药已经是非处方药,但在服用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严格遵从医嘱。特别像一些大家极为熟悉的胃药,它有着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比如孕妇不能随便服用,高钠血症、高酶血症以及肾功能不全者都应谨慎服用,必须在医师明确病情的情况下科学服用。

医学不简单,如果只是在网上查一查,然后自行买些药就对付了,久而久之这真的是在给自己“吃药”哦。医学其实很复杂,疾病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某些症状也未必与某种疾病一一对应。比如有些胰腺癌的疾病信号,与胃部不适症状极为相似,也经常会误以为胃部慢性疾病,一味地自己“开处方”,极易贻误病情。

对于那些饮食不规律、饮食习惯重辛辣和烧烤的人们一旦胃部出现长期不适症状,必须到相关的专科看医生,做一个胃镜明确一下诊断,切勿因乱吃药延误病情。

胃镜检查并非“受刑”

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一把“利器”。在日本,普通胃镜作为国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可接受一次胃镜检查,因此日本早期胃癌占所有胃癌的70%,正是得益于大部分人的早期胃癌在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中便能获得第一时间发现。

在中国,有许多人不愿意做胃镜的最主要原因是心疾,害怕和恐惧占了大多数。如今,除了普通胃镜之外,还有无痛胃镜。在我们看来,普通胃镜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还是具有耐受性的。在做普通胃镜时,医生会给检查者的咽喉处局部涂抹麻醉药,这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受检者减轻恶心等不适症状,更好地耐受胃镜检查。

在这里,我们强烈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应该做一次胃镜检查,切勿“谈镜色变”。

临床上,远离胃癌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胃镜检查,一旦发现早期癌变现象,便能通过最小创伤的手术诸如腹腔镜下的胃癌根治术,便能基本达到完全治愈的疗效。否则,病程进入中晚期,留给我们的是“事倍功半”的疗效。据统计,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中晚期)胃癌报道不一,一般为55 %左右。

胃癌年轻化趋势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个病例发生在多年之前,一个“大肚子”初中女生来到诊室就诊。起初,这位来自江西的父亲以为自己的女儿意外怀孕,兜兜转转当地妇产科医院后才被告之,女儿隆起的“大肚皮”竟然是因胃癌腹膜后种植转移后出现的腹水。经诊断后,是胃癌的IV期,基本失去治疗机会,只能采取姑息性疗效。结局也不禁让人感到唏嘘和痛心。

过往胃癌是一种“贫穷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饮食方式的不断改变,胃癌的发病率在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也处于较高的发病趋势。胃癌在上海地区已经成为第三高发的肿瘤。

究其原因,现在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喜欢拖一下,等一会,工作做完再吃饭,因此经常饱一顿饿一顿。或者用一些快餐食品甚至是黑暗料理凑合一下。长此以往,对胃的伤害不可避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年轻人为了缓解压力喜欢喝酒、抽烟,这对胃黏膜的伤害是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胃炎,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萎缩、肠上皮化生的慢性胃病。这些癌前病变若不能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任其发展,将极有可能变成胃癌。

或许初中女生罹患胃癌属于极端病例,但胃癌的年轻化趋势不容小觑。胃癌也早已不是人们过去概念中的“贫穷病”,而是变成了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