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弗兰科潘:“丝绸之路”塑造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程千千
2017-08-28 09:5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发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古老的商贸文化之路,更是我们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脉络。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丝绸之路》封面

自2015年出版以来,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在英国、美国、德国、波兰、土耳其、韩国等国引发热议,并被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评为2015年度图书。2016年《丝绸之路》中文版由读客图书出版,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作者彼得·弗兰科潘来到上海与中国读者见面。澎湃新闻的记者也借此机会对弗兰科潘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了《丝绸之路》背后的故事。

彼得·弗兰科潘

“在全球视角下来书写人类共同的大历史”

澎湃新闻:您是如何想到写一部格局如此之大的世界史著作的?

彼得·弗兰科潘:小时候我的卧室墙上有一幅大大的世界地图,每晚睡觉前我都会盯着它看。没过多久我就记住了所有国家的名称和所在地、它们首都的名称、周围的海域以及流经这些国家的河流,还有那些用斜体字标注的主要山脉和沙漠的名字,其中充满了奇遇和危险。

我在自己的卧室里就能看见全世界。可是在学校,课堂上只讲授罗马人征服不列颠、1066年的诺曼征服、亨利八世和都铎王朝、美国独立战争、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业革命、索姆河会战以及纳粹德国的兴衰。俄罗斯、中国、中东、伊朗、非洲……大片的区域从未提及,而我渴望了解它们。于是我开始自发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思考这个世界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我真正开始萌生写一部全球通史的念头是在六、七年前,但这本书就如同一个经历了漫长孕期的胎儿。我做了二十年大学教授,研究伊斯兰教的起源、欧洲史、中东史、俄国史等等,而这本书正是我多年来探索世界的结晶。我去过这本书所提到的几乎所有国家,例如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与当地的普通人和学者聊天,了解他们对历史与现实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的是聆听而不是表达,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吸取着外面世界的一切知识。

我决定在全球视角下来书写人类共同的大历史,这项决定非常有勇气,我很为自己骄傲。历史学家通常只研究某一具体时期、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我并不满足于此。事实上,我觉得只关注某一时期或地点的历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我们需要追寻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下与展望未来都非常重要。

澎湃新闻:您是如何理解丝绸之路的?为何选择丝绸之路作为全书线索?

彼得·弗兰科潘:很多人认为西安是丝绸之路的入口,这个说法让我们感觉丝绸之路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但这并非事实。丝绸之路并非特指从中国到西方的商贸道路,它也不止一条路,而是很多条。确切地说,丝绸之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以解释人们是如何交换商品、时尚、语言、思想、信仰,同样也有暴力、疾病和环境破坏。

在西方,当我们提起丝绸之路,大多是关心中国为西方带来了什么。这忽视了丝绸之路上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商业贸易、文化传播与教育、不同国家之间的邻里关系等纷繁的细节。150年来我们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都太单调了,它应当有更丰富的内涵,而我选择用它讲述人们是如何交流往来的,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

而同时,丝绸之路也不仅仅是属于过去的路。因为现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的人们依然生活在那儿,他们的生活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古时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而现在我们依然在丝绸之路上建造铁路、运送油气;而在信息时代,我们更是拥有了一条“数码丝绸之路”。所以在我看来,丝绸之路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它是贯穿古今的重要道路。

彼得·弗兰科潘

“变化才是历史的常态”

澎湃新闻:这本书引进中国后也非常畅销,在中国的读书网站上也有很多读者给出了高分与热情洋溢的评论。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

彼得·弗兰科潘:写作这本书对我而言是很大的挑战。我努力在书中谈论很多西方主流社会不曾听闻的新鲜事物。当我在派对上跟朋友说起我在写什么时,很多人觉得我疯了,问我为什么要写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为什么不像其他历史学家一样写写我们都熟悉的欧洲王室、罗马帝国、一战二战这些?但当《丝绸之路》出版后,它取得的成功向我证明了人们其实对这些很感兴趣,一旦有人写了一本非西方视角的历史书,就会有很多人去读。

这本书在世界各地有那么多读者,这件事很令我惊喜。人们明明可以选择阅读悬疑或爱情小说,却决定静下心来读这本冗长复杂的大部头。我想原因在于,当下的世界正在发生种种变化,西方人不得不面临一个迅速崛起的亚洲;而同时恐怖主义、欧洲难民潮、白人种族主义势力的抬头等诸多问题的涌现,也促使更多人关注社会现实 。我想我的读者中应该不乏政府的决策者与商业战略的制定者,面对世界的剧变,他们需要到历史中寻找现实的钥匙。

我的书告诉大家,这些变化不仅仅只在这几年间发生,它们由来已久。实际上,变化才是历史的常态。变化无法孤立发生,它是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往来中发生的。在1420年的中国,北京所有的运河和建筑工程都终止了,因为当时全球的银价出了问题。欧洲、北美、非洲都受到了影响,并波及中国。这让我们想到十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而早在几百年前类似的事情就已经发生了。我们的世界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早在全球化的概念出现之前,这样的联系就已经存在了。

变化与交往正是《丝绸之路》所谈论的主题。国家之间和夫妻、亲子关系一样,需要沟通与相互妥协,互相学习历史和文化。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大家都认同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学习和建立联系非常重要。而这个时代的联系与沟通效率远远高于过往,人们可以自由地到世界各地旅游,结交各国的朋友,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全球的资讯。可面对信息的洪流,人们往往难以深究,他们的感性认识可能会盖过思考。作为一名学者和大学教授,我想我的贡献在于为人们解惑,基于事实为人们理清思路,而不是基于信仰。

至于《丝绸之路》在中国广受欢迎,我想与习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是分不开的。这本书能在适合的时间出版,是我的幸运。而这本书并非聚焦于中国,它是一本世界史书籍。中国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大可专注于自己国家的历史,但他们选择了《丝绸之路》这么一本西方学者以局外人的眼光观察东方的书,说明中国人也非常关心世界,渴望与世界建立更稳固长久的联系,这是我非常乐意看到的。

“探索永无止境,很迷人”

澎湃新闻:前面说到您为了写这本书去了很多国家,能否分享一下旅行和调研中的感受?

彼得·弗兰科潘:我在旅行中遇到了不同国家形形色色的人,也获取了很多独特的体验。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我在敦煌的莫高窟,当地的一名僧侣带我进了一个山洞。我们点上蜡烛,在洞里祈祷、冥想,然后我开始写作。过了很久才从洞里出来。

对我而言,与各国的学者交流讨论自然很重要,但无论是调研、思考还是写作,总体上都是非常孤独的。但孤独不意味着不精彩。在旅途中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就好比走进了一家糖果店,一件件新鲜奇妙的事物如同斑斓的糖果。每时每刻我都能享受发现的乐趣。对我来说,每一颗糖果都是最好的糖果。

还是在敦煌的时候,我穿过沙漠走到月牙泉边。它的确非常美,但更令我震撼的是,当我在那一弯清泉前转过身时,看见阳光下无边的黄沙以及我来时走过的漫漫长路。我开始思索,当一个人决心穿越这茫茫沙漠,他或她是为了什么?旅行究竟是出于勇敢还是愚蠢,是为了学习还是赚钱,究竟值不值得?在今天的世界,我有手机和地图,它们能告诉我绿洲就在前方。但是几千年前的人们是怎么旅行的?他们面临的风险是我无法想象的,只要计算稍稍出了点偏差,他们就会死。可站在一望无际的荒漠前,他们无法停止想象沙漠另一边的模样:那边都有什么人?有怎样动物和植物?怎样的服饰与食物?怎样的信仰与风俗?他们的好奇是如此强烈和难以遏制,这促使他们踏上了这条艰辛而危险的路。我们为何活着?让我们思考与改变的又是什么?这些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哲学。因而我的探索永无止境,如此迷人。

澎湃新闻:您之前谈到人们阅读《丝绸之路》是为了寻找解开当下谜题的线索,那么您对于未来又有怎样的思考?

彼得·弗兰科潘:我的工作是研究历史,也能够适当地解读现在,但我不擅长猜测未来。一方面人类能创造出美妙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自己的同类表现得非常残忍。我对历史的态度是很现实的,我认为人类是很难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战争和屠杀的阴影不曾远离我们,每时每刻都有人在遭受苦难。有时我们会觉得中东特别凶险,却忘了我们自己历史上的战火和血腥。

我对未来既不乐观也不悲观,我只看到我们每分每秒都处于变化之中,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我研究世界的联系,正是在研究人类的生存与交往之道。我不知道世界会走向何方,但我们可以学会互相理解与沟通,共同探路,共同前进。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