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学季|“开笔礼”受追捧:典礼只是表象,传承才是根本

澎湃新闻实习生 汤哲枭 记者 文若愚
2017-09-01 17:55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2017年8月31日,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夫子庙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夫子庙广场举行开笔礼。 本文图片均为 视觉中国 图

顶着“中华传统礼仪”的光环,“开笔礼”作为新生入学仪式在全国多地受到了热捧。尤其在一些历史古都名城,已经将“开笔礼”视为每年开学的重要活动。

举行开笔礼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希望通过仪式化的开蒙启智,让这些成长在全球化及互联网时代的“10后”们能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开启求学之路。

2017年8月26日,青岛院士港,入学一年级的新生参加枣山小学开笔礼仪式。

对于开笔礼,不少人发出了质疑之声。有人认为它是作秀,有人说它是打着发扬传统的幌子博人眼球,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宣传手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在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所谓‘开笔礼’,是近年地方上创造的礼仪”。

2017年9月1日,合肥师范附小二小一年级新生正在展示自己书写的“人”字。

“开笔礼”的起源、传承等多方面内容还存在争议,专家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也有舆论认为,“开笔礼”的典礼只是表象,背后的文化传承才是根本。对于年龄尚幼的孩子们而言,“站操场”式的开学典礼相对枯燥,穿汉服、点朱砂、写书法这样的形式反而更加活泼,无须过多纠缠于“开笔礼”的 “出身”。

2017年8月25日,襄阳临汉门城门,襄阳汉风华韵雅乐团少儿团员举行开笔礼。

现代学校举行“开笔礼”的步骤一般有正衣冠,朱砂开智,击鼓明智,启蒙描红,启蒙教育等几项。

2017年8月30日,广东佛山,参加开笔礼的小学童们在仓沮圣庙前正衣冠。

正衣冠——“衣冠”,不仅仅只是意味着遮羞,更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这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

2017年8月28日,青岛市同安路小学新生“开笔礼”,老师为入学新生点“朱砂”。

朱砂开智——用朱砂为刚刚入学的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2016年9月4日,山东省青州市宏德学校,开笔礼上小学生们敲响人生鼓。

击鼓明智——其目的在于让孩子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

2016年09月08日,山东省济宁市,“启蒙描红”。

启蒙描红——这一步骤主要是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字,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2017年8月30日,广东佛山,黄连社区营造协会顾问何劲和向小学生介绍古代传说中的汉字创造者“仓颉”。

启蒙教育——由启蒙老师为刚入学的孩子们破蒙启智,这也是他们在漫漫求知路上的第一课。

现代“开笔礼”的出现

旧时儿童入学一件事是拜孔子像,之后拜老师,由老师开笔授书,启蒙描红写“人”字,开笔仪式便告完成。2001年,佛山市博物馆在佛山孔庙举行学童开笔礼。此举得到珠江三角一带民众的喜爱,由此在各地衍生出近几年学龄儿童以开笔礼作为入学典礼这一文化习俗。

2016年09月08日,山东省济宁市,开笔礼上学童们拜孟子像。

2008年,南京,夫子庙小学在夫子庙大成殿内举行一年级新生开笔礼。

2015年,西安汉城湖景区广场,新生们书写“人”字。

形形色色的“开笔礼”未来何去何从,现在下论断为时过早。坚持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养成学礼仪知廉耻的个人修养,形成好学求学的社会风气,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