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德国大选|电视辩论舒尔茨难敌默克尔,但大选尚留悬念未决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刘丽荣
2017-09-05 15:47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相对于春天法国大选的跌宕起伏,即将举行的德国大选看似波澜不惊。面对执政十二年的总理默克尔,德国民众流露出明显的审美疲劳,但是期待变革的情绪又无从依托。周日(9月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社会民主党候选人舒尔茨的电视对决,更像是执政联盟举行的一场政策宣讲会,没有犀利的语言交锋,缺乏清晰的观点对峙,联盟党和社民党两大政党琴瑟相合,一团和气。鉴于挑战者舒尔茨在电视对决中的表现差强人意,默克尔有望在秋天迎来自己的第四个总理任期。

默克尔和舒尔茨。东方IC 图

舒尔茨为何不敌默克尔?

距离德国大选只有三个星期,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以37%的民意支持率遥遥领先,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的支持率只有23%。今年年初,舒尔茨被提名为社会民主党候选人时,民意支持率一度快速攀升,甚至赶超默克尔。但是由于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竞选纲领,舒尔茨效应最终只是昙花一现。综观德国两大政党的竞选纲领,导致社会民主党支持率持续低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在许多议题上有社会民主化的倾向。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各国政党力量的格局发生变化,中左翼和中右翼政党逐渐向中间靠拢。在难民、社会福利、家庭、教育、气候、安全、反恐等诸多议题上,联盟党和社民党的观点日益趋同。历经四年的联合执政,两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周日举行的电视辩论中,舒尔茨试图挖掘两党的政策差异,但是收效甚微。

其次,社会民主党的民意基础受到侵蚀。随着国民富裕程度的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民意基础在过去五十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产阶层的壮大弱化了劳工阶层与资本的对立和冲突,大量社会底层工作由没有选举权的外来移民承担。社会民主党如果想要继续保持人民政党的地位,必须在现有的模式上有所革新。

第三,社会民主党在竞选议题上乏善可陈。作为德国政坛新人,前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一度被民众寄予厚望,希望能为德国社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舒尔茨是德国政坛为数不多没有高中毕业文凭的顶级政治家,相对于物理学博士默克尔,舒尔茨显得更为亲民,更可以体现社会正义。舒尔茨新政的切入点是社会公平,他承诺修改前总理施罗德的《2010议程》,促进社会公平,在税收政策方面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征收富人税。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令舒尔茨尤感掣肘的是,现任大联盟政府的劳工部长由社会民主党人担任,针对默克尔任内贫富差距加大的任何指责,也会同时指向社会民主党。

本届大选尚留一个悬念

从2005年到2017年,默克尔作为联盟党候选人先后四次参加电视对决。在前三次电视辩论中,默克尔先后对阵前总理施罗德、前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和前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三次败北,但是最终都赢得了选举的胜利。相对于以往,默克尔在周日举行的电视对决中表现得更为自信,擅长演说的舒尔茨却发挥欠佳,无法在民众中唤起任何政治改革的希望。虽然默克尔在难民问题、德土关系、社会福利政策、汽车工业等议题上遭到批评,但是仍然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尊重。在对外政策方面,默克尔被认为是欧洲危机的管理者。在过去的三个任期,默克尔确保德国在一个危机动荡的世界中维系相对稳健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德国选民对其予以高度评价。

在德国两大政党候选人的电视对决之后,左翼党、绿党、基社盟、自由民主党和德国选择党候选人也于本周一(9月4日)举行了五党电视辩论,争夺德国第三大党的地位。在德国的党派政治中,小党的生存取决于鲜明的政策差异。相对于大党对决,小党之间的辩论更具激情,立场分明,言语直率,针锋相对。谈及如何构建德国的未来,默克尔和舒尔茨的表述往往停留于关键词,缺乏具体化的切入。在应对数字化挑战、教育、气候、养老、难民问题上,左翼党、自由民主党和绿党候选人的表述更为精辟和具有说服力。

本届德国大选的悬念在于,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如何与其他党派进行组阁。一种可能是继续现有的大联盟政府,一种可能是与小党一起组阁。鉴于默克尔在电视对决中已经明确表示,不会与左翼党和右翼选择党联合执政,绿党和自由民主党之间的胜利者有望与联盟党携手组成新一届的联合政府。左翼党和选择党则将作为反对党进入议会,具体的得票率有可能对联盟党的组阁选项构成直接影响。围绕第三大党席位的斗争,将左右德国未来四年政策的走向。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