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振宁携夫人再访山西大学,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等接见

山西大学新闻网
2017-09-09 17:27
中国政库 >
字号

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9月3日至6日,应山西大学邀请,杨振宁先生携夫人翁帆来到山西太原,走进山西大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其间,受到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太原市副市长陈向阳亲切接见,受到山大师生热烈欢迎。

本文图片均来自山西大学新闻网

25年后回访山大——情有独钟,共叙前缘

9月3日下午,杨振宁落脚晋祠宾馆,山西大学党委书记师帅亲自为这位学界泰斗接风。师帅代表学校真诚感谢杨振宁在百忙之中来到我校,并作学术报告、深入座谈。他高度赞扬了杨先生在物理学等众多学术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成果、取得的杰出成就,盛赞杨先生渊博的学识,执着的敬业精神,同时祝愿杨先生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银发耄耋的杨振宁先生,精神矍铄,目光敏锐,思维清晰,健谈风趣,不顾旅途劳顿,微笑着与大家分享了25年前首次走进山西大学,受聘为山西大学名誉教授时的场景:1992年6月11日至16日,山西大学主办了九二山西国际量子物理前沿课题研讨会,他受邀参会,并做了题为“对称性与物理学”的首场学术报告。为此,新华社6月13日播发了消息——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太原欣然被聘为山西大学名誉教授。这是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中国多所重点高校之后,杨教授接受的又一次聘请。杨振宁教授在山西大学参观了光电研究所、分子科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后,认为这里的实验室具有国际水平,并对中国的教育成就给予很高评价。至此,杨先生与山西大学结下了历史渊源,并保持了对山西大学的关注。在与校领导的亲切会面时,他认真地询问并倾听着这所百年老校文、理、工等学科方面的分类和办学规模、发展情况。

一场顶级讲座——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9月4日上午,杨先生为师生作学术报告。在晋祠到学校的路上,杨振宁先生不时与随行人员交谈,学校的变化、学科的发展、相熟朋友的近况……了解着山西的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说,求证着自己往昔的记忆,感叹着尧舜故里的千年文化。

考虑到杨振宁先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并未对外发布先生来校的消息,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到门票的索取,到听讲的热切……众多师生早早就来到了博雅报告厅的外面,翘首以盼,都想一睹大师风采。这位‘神话里面的人物’以95岁的高龄欣然邀约来到百年老校,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

10时,杨振宁刚走进博雅报告厅,现场师生就报以热烈的掌声。“20世纪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一场堪称世界顶级的学术报告,不仅概括了20世纪人类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核能,半导体,原子的构造……同时传达了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量子化、对称、相位因子这三个主旋律予以清晰表述,所涉及到的众多代表人物、理论发布时间等等在中英文结合、图文并茂中完美呈现。杨先生的科研历程,引起师生的共鸣,于无声处给予学生启发。报告高潮迭起,智言慧语,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现场气氛热烈感人。互动中,与学子的交流,更是让大家再一次领会到了大师的睿智博学和高屋建瓴。报告结束后,他的影响在持续发酵,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砥砺前行,创造人生的价值。

报告会后,杨先生不顾劳顿,在光电研究所师生的簇拥下,参观了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学科带头人的科研工作介绍,大家纷纷感叹,近距离倾听大师指点,领略大师风范,受益匪浅。杨振宁以对科学的严谨、不懈追求,取得的空前的成绩,让更多的师生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人生道路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体会到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脚踏实地,不懈努力。

探寻千年文化——穿越时空,古今对话

杨振宁,这个站在科学巅峰和人生高度的科学家,同样有着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情怀,喜欢与自然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或许,这正是天才异于常人的地方。在太原的几天,他兴致勃勃的走访了晋祠胜景、天龙山石窟和山西省博物馆。用杨先生自己的话说,尽管曾走过许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国宝级珍品,但山西特有的文化和石窟雕塑,始终未能忘怀。他希望散失流落在海外的文物能尽早回归祖国的怀抱。

走在秀丽典雅、古木参天的晋祠,杨先生驻足在已有3000多年树龄的周柏前,仔细端详,深品着周柏以它不屈的脊梁迎接着数千年的狂风暴雨、昂扬的勃勃生机,似乎也是他阅尽人间风雨,依然充满生活激情和旺盛科学精神的真实写照,让广大师生从心里祝愿先生能“古柏齐年”。

位于并州汾河西畔的山西博物院是山西省投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40余万件展品,不仅有美的外表、更有美的震撼,件件都诉说着三晋悠久的文化和灿烂的历史,考虑到博物馆面积较大,博物馆特意为他准备了轮椅,但杨先生总是不自觉的站起来,贴近细品,仔细询问。他频频点点头,为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而自豪。

以石窟艺术享誉海内外的天龙山,是杨先生此行的又一愿望。他说,92年我来山西的时候看到了石窟大佛,这次我虽不能亲至山顶,让翁帆代我去,多拍一些照片。细心的山大天文协会学子得到消息,专门送来天文望远镜,希望能让杨先生看的更为清楚。二上天龙山,何尝不是老先生对国宝艺术的致爱,对山西文化的极大兴趣和高度赞赏。

与学校师生座谈——醍醐灌顶,点石成金

9月6日上午,杨振宁改变其他行程,再次选择了与学校教师的座谈。长期从事量子理论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博士生导师梁九卿,上世纪80年代就与杨振宁先生因学术而相知,交流着彼此的研究方向;光电研究所所长、博导张靖,物电学院院长马杰、博士生导师郜江瑞、李卫东、张云波、优博提名获得者程瑞、教授厚宇德等等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史等的数十位教师与杨振宁交流着,理论物理的发展、怎样培养物理学科人才等等诸多问题。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轻松,亲耳聆听大师的精彩指点,虔诚而认真,给人学术思想的冲击是醍醐灌顶式的,给人科学精神的指引似振聋发聩一般,杨先生以一代物理学大师的深远眼光,告诉他们今后需要关注的课题、研究的方向。一眨眼一小时,让大家感觉时间如此的短暂,意犹未尽不愿离去,纷纷表达着对杨先生的敬意:“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20世纪堪称物理学世纪,物理学家繁若群星。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旗手,那么下半叶当推杨振宁。”

离开山西大学之前,杨振宁先生欣然命笔: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应该是科学研究、人生发展的“大道”吧。的确,大道无形,大道无法,大道自然,返璞归真。让师生感觉到他大海般心胸像宇宙一样博大宽阔,感受到他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类、对科学、对宇宙的热爱和真情。他曾经这样说过:“假如今天有人问我,你觉得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这句质朴的话,当是他人生的最好证明。

百年学府山西大学邀请杨振宁先生再度回访,绝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学术活动,他的理论、他的思想和智慧,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使山西大学师生受益良多,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原题为《先生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杨振宁回访山西大学纪实》)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