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未来 | 传播的未来,我们的未来

2022-05-05 19: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曾晓菁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 

传播的未来

我们的未来

作者 | 曾晓菁

指导老师 | 张慧瑜

前言

伴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深入发展,“新闻与传播”专业受到的社会关注度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成为社会科学学部的“热门学院”。本人自2020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至今已一年有余,在此期间亦对校内外关于新闻与传播大类的看法和讨论有所耳闻。同时,除却同样身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我还有部分高中同学进入其他高校的新闻学院学习,这些学院在社会美誉度、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升学、就业以及所处的校内外竞争环境和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让人不由得思索未来的“新闻与传播”学科将如何与时俱进?在不同高校相异的培养方式的学生将收获哪些成长又面临那些难题?最终他们又将去往何处?

怀揣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思明(化名)和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方向2020级本科生念韬(化名)分别进行线上采访。而线上交流,创造出微妙的时间差,让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成为可能,也一定程度上降低问题的敏感程度,使得事件的真实情况得以更客观的形式呈现。

通过对采访资料的梳理,我发现焦虑和压力似乎已成为她们生活的常态。然而令我倍感欣喜的是,思明和念韬对此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尽管不能保证完全避免内耗,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激励我们更努力地生活,更好地成为自我,走向多元化的、可供选择的未来。

01

选择新传:“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2020年高考结束半月,数年努力化为可供参考评价的数字。刚从繁重学习中脱离不久的毕业生们面临又一重大考验:志愿填报。去哪个城市?读哪个学校?学哪个专业?对于大多数毕业生们来说,这三个问题是难以回答的,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了解这一相对陌生的领域,从而实现分数、理想和前途的最大化统一。

在本次采访中,谈到选择新传作为自身专业的原因,两人都承认“个人兴趣”和“新闻理想”在这次选择中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思明表示,自己在高考中并未取得十分拔尖的名次,这使得她在北大录取时并不具备竞争传统意义上“地位更高”的专业的优势,“学校提供的专业用校内黑话来说是相对‘水’的”。但考虑到现实因素,“在一个小县城的学生对日后职业发展的考虑里,学校的招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尽管选择北大新传之前,心里有过别的专业理想,但因为中学生对大学专业并不那么了解,所以也没有什么执念,因此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北大的招牌和象征新闻理想的新传”。

而念韬的选择更加偏向自身兴趣。“对记录、表达和传播的兴趣,对记者这一‘无冕之王’的职业认可是我选择这一专业的首要原因。”她表示,自己希望通过对新闻学这一关注社会、注重实践的学科的学习,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站在时代前沿,为时代发声。随后我对其进行追问,是否想过去其他学校学习更好的专业。她表示,由于高考失利,自己所处的分数段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况,往上很难冲击211,往下虽然能够选到相对“更好”的专业,但在院校认可度上会大打折扣。“我毫不怀疑自己对‘记者’这一职业的热爱。湘潭大学新闻专业在省内拥有较高的认可度,可以说是一条只要努力就可以预见的发展道路,就业前景相较于其他院校和专业是客观的。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新传,算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决定吧。”

在对“心之所向的职业理想”和“未来发展的有利考量”的综合考虑下,她们选择了新闻与传播作为自己的专业。在过去一年的学习钻研中,也产生了独特的学习体验。

02

培养方式:“脚踏实地”探索真知

还是“理论先行”开拓视角?

在大一学年结束后,思明的绩点大致位于班级的40%左右。念韬绩点为专业前三,同时因为实践能力突出,她在该学年综合测评中获得“伟人之托”本科生千万奖学金、学年综合奖学金甲等。

在专业分流上,念韬在大一学年结束后已进行。结合自身在学校记者团的实践经历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念韬选择了广播电视方向。在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电视的收视率降低的背景下,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进行转型是必然趋势,“我想将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帮助我们省级媒体实现成功转型和更好发展。”她如是说。

而思明所在学院的专业分流,将在第二学年结束后进行——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加了解专业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与北大新传以理论为主的培养体系相吻合:以视角开拓为主要目的的培养,在专业分流上并不存在很大差异。当问及专业分流的意向时,思明表示,在学院设置的新闻学、广告学和广播电视学三者中,在对个人性格和专业能力进行考虑后,倾向于选择“更文的、更学习的、更传统的新闻学”,“当然,目前我对自身能力和专业设置的了解可能不够全面。”

随后,两人分别对一年以来新闻与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学习的体验进行回顾。

思明主要对新闻与传播概论及与其有关内容的讲述进行了学习,论文和读书报告为她的主要考核方式。“大二会涉及到一些实务的学习,但还是以理论为主;会有拍摄、设计方面的作业,但‘理论’无论在课程讲授还是考核中都占据可观的比例。”

相比之下,念韬的学习展示出更多的实践倾向。除却对新闻史、新闻专业概论等入门课的学习,念韬的课表上列出了“新闻摄影”、“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电视栏目与专栏”。“为了完成作业,我们需要真正去体验‘记者’的工作,需要进行选题、采访、写作和摄影,需要头脑风暴创作脚本并完成纪录片。”她说,学校的考核主要以实践作业和闭卷考试为主,论文写作和读书报告基本不做考核要求。“我觉得学校更多是想培养我们实务能力,为日后我们进入职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就是说会比较容易上手,比较容易适应。但是,不可否认与贵校学生的学术能力存在差距。”在考虑学院培养方案背后的逻辑时,念韬如是说。

思明则表示,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培养的是“视角”,即引导对社会、对他人的关注,培养阅读习惯,在广泛阅读后对其重构,形成自己的读到见解。“在我看来,这种培养方式更像是润物无声的知识铺就,而不是具体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供给我们的是更加广阔的视野而不是解决实务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因而会导致经常性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在她看来,北大新传的培养方式优势和不足是紧密相连的,是“视角拓展”教育的不同方面。

在本次采访之前,我对二人的回答曾作出如下预设:她们将一个焦虑于自身视角和学术能力上的短板,一个失意于自己实际技能的欠缺。却不曾想两人能在怀有一些缺憾的情况下,能对学校独特培养方式背后的逻辑和期许进行理性思考,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相对优势。本次交流中,她们表现出的理性、逻辑性和积极生活的心态,对我产生深刻触动和激励——这是我在本次采访中意料之外的收获。

03

校园环境:我们身处的世界

如今,“内卷”似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整体现状,即使是被普遍视为“象牙塔”的大学也不例外。在本次采访中我了解到,无论是在传统名校的思明,还是在一本院校的念韬,都会时而受困于同辈压力。

念韬表示,自己所处的本科院校拥有的保研名额十分有限,因而同专业之间竞争激烈。“同学们除了学习成绩上的竞争,也会主动参加竞赛、发表论文,联系老师做课题,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实习……总之,基本上大家都想尽办法将自己的能力可视化,充实和丰富简历。”我追问,她这么优秀的综合素质,应当会更加自信,压力相对较小。她苦涩地笑笑,表示整个学院的绩点非常接近,而且大家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参加竞赛、发表论文等行为都是私下进行的,“就是,你不能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情况,所以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才能缓解因未知带来的焦虑。大家越来越内卷而不自知。”

而在思明的表述中,身边的同学是出彩的,也是多元化的。不仅存在典型的学术型学霸,也有积极投入学生工作、实习、兼职或者是成为一名短视频博主。他们是拥有技能的——或是使用PS、PR等软件,或是摄像摄影写文,或是唱歌跳舞乐器等,这些技能是会让人闪闪发光的,也会让人心生羡慕: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爱好,而是“技能”。

谈到目前热议的“大学生‘内卷’”话题,思明觉得,如果“卷”指的是在学习上过分努力,她认为身边的同学并不与之吻合。“他们的努力是相对适当的,不会让人真的感到反感。同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倾注过多的精力在学术上,在各个方面,你都更多、更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在用心过自己的生活。”

她们的表述当中,呈现的不仅是对于“大学生‘内卷’”现象的描述,更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也即可以对自身学习生活方式进行选择:可以投身于“内卷”趋势以实现升学目的,亦可以找到和过好自我。值得注意的是,二者虽存在着选择上的差异,但却是殊途同归的:在此过程中,她们都成长为更好的人。

04

焦虑与迷茫:时而有之

在传统印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应当是轻松的。提到该专业,人们想到的是“轻松”、“拍照写作”、“以后当记者”和“就业前景好”等话题。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学业还是就业,“新传人”都面临一定的压力。

念韬表示,学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因而期末复习伴随着大量背诵——“这对大多数同学都是十分痛苦的。”另外,实践作业需要长期的准备和大量精力投入。“就拿纪录片拍摄为例,从选题、脚本、演员、排练、拍摄、后期到最终完成,每一步我们都要反复确认和打磨,做好应对一切意外的准备。”她表示,仅仅为了完成作业,就不能避免经常性地熬夜,更不用说自己还担任湘潭大学记者团的团长,经常有拍摄、排版和写作任务。

同时,虽然湘潭大学文新院在省内认可度高,但“双非”的第一学历在升学和就业竞争中相比于名校并不具备竞争优势。“所以我们只能抓住校内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提升能力,丰富简历。”她说。

思明回顾一年来学习体验,否认专业课具有很高难度。因为新传是隶属于社会科学学部的,细心观察总能与自身兴趣爱好、生活体验和关注点联系起来。即使是更倾向于理论的学习,在内容上也不会与社会完成脱离,因而在理解上并非是全然抽象的,而是可以借助实践和案例进行的。然而,正如前面强调的“视角”的扩展是一个润物无声、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因而会对学习成果产生怀疑,也会产生迷茫。学习本身,将课程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当中,产生思考,最后形成作品并非易事。“可能需要大量经典阅读,可能需要进行田野观察。在学习到学术的跨越当中,知识框架和思维方式是其关键,可能会对这一跨越产生阻碍。”而在作业完成方面,思明表示自身的完美主义使得她对作业完成度有较高期待,所以经常会产生不满足感——这是需要自我调试和安慰的。

另外,完成任务时间上的紧迫、对学习成果的不确定和茫然、对未来就业前景甚至是单身孤寡的焦虑也时常困扰着思明。用她的话说,同辈压力不仅来自同校同学在绩点、发言等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来自其他院校实务能力强的同学。“大一的时候,看到同样学习新传专业的高中同学的动态里充满了视频、摄影等实务,尤其觉得压力很大,会怀疑自己学的到底有没有用。”

我们很容易发现,无论是传统名校中的“普通学生”还是一本院校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否深度卷入到“内卷”的战争中,焦虑和迷茫似乎是她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每一个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焦虑并非不可排解,同辈压力也不意味着放弃努力,否认自身成长。

05

“我们永远都是也都要把过好自己放在第一位”

思明和念韬虽然不时会焦虑和迷茫,但并不受困其中,也不因压力而放弃对目标的追逐。

虽然自认为目前学术能力不够成熟,但思明表达出对自己产出学术成果的期望,这诚然不易,但她并非“口嗨”。“我知道这需要读,需要学,需要发现和田野,需要写和修改,所以之后也会更多地学习和写东西,希望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出一些成绩。”除却学术上的期望,思明还想要过好她的文青生活:去精进拍摄、接触胶片、和友人通信联络、去听live……努力实现精神世界的充实。

与此同时,身边“大佬云集”的环境,在带来焦虑和自我否定感的同时,思明会进行自我梳理,并发展和保留自己的爱好。她以自己喜欢的拍照为例,“会因为朋友圈的大佬的照片而觉得相形见绌,但是还是觉得,我再练练呗——不会从此放弃晒图,当然也没有雄心在技术上超越别人、登峰造极”。这也是她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念韬对自己的规划同样清晰,她明确地告诉我,保研是她会努力争取的结果。为此她可以努力学习获取高绩点,可以放弃寒暑假的休闲去纸媒、新媒体平台实习,参与科研进行课题申报……然而,念韬并不将这视为唯一出路,“保不上就考研,考不上就就业,反正总不会没有出路。在我为保研而努力的道路上,我也会成长,所以,只要努力,总不会一无所获”。

思明和念韬,她们一个是名校的“普通学生”,一个是一本院校的佼佼者,是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部分投射。她们会受困于焦虑和迷茫,也不可避免因他人而感觉自身黯然失色,但这些没有成为她们成长和进步的阻碍。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两人都对自己收获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同,明确了自身的未来规划。

大学生活给她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更是认知和心态上的成熟:不再“巨婴”,期待着他人的引导,更加主动进行探索;也不再汲汲于与他人的比较和最终结果,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正如念韬说,“只要努力,我们总不会一无所获”。我想加上一句:只要努力,“新传人”总不会没有出路;无论院校,无关内卷,更无关“理论”或是“实践”的培养方式。因为就新传教育而言,可以明确的是,虽然目前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固然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甚紧密的问题,但可以期待的是,理论和实践将殊途同归。理论化教学能借助实际案例进行理解,最终也必将走向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导向的教学能对理论进行检验,并提出新的可供研究的问题。

所以,当收获与成长是清晰确定的时候,当努力不会一无所获、我们也不会丧失出路的同时,“新传人”需要做的更多是在此过程中寻找和坚持自我。正如思明所说,我们会面临焦虑,但这不妨碍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永远都是也都要把过好自己放在第一位吧!”

山遥路远,新传学科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殊途同归,新传人也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出理解与认同,不断明确个人定位,不断找到真正的自我,也终将拥有多元的、可供选择的未来。

本文系2021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选修课程《影视文化与批评》优秀作业。

原标题:《新未来 | 传播的未来,我们的未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