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实地调研一家河南企业,我发现一场“外贸突围战”已经打响

2022-05-07 14: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宣传部、营商办组织了一场“抖音助企帮办活动”,带领本地头部抖音达人深入到辖区内的河南瑞能服帽有限公司,旨在通过网络力量解决企业招工和产品销售的问题。我有幸实地参与到这次企业调研的全过程,并从此次活动中看到了两点,一是外贸企业订单充足,导致现有工人还不能满足产能需求;二是外贸企业开始广泛的与当地职能部门、新媒体渠道寻求合作,一场各方助力的“外贸突围战”已经打响。

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红利下,外贸行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中国外贸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综合此前的数据来看,虽然去年中国的外贸总额仍然是全球第一、傲视全球,但放在微观语境下来看,因近两年受制于全球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外贸出口曾一度被部分媒体称为“最惨的行业”。

经过此次实地走访调研,我相信外贸企业在黑天鹅频发的今天,正在努力培育一种向上破局突围的能力,也让他们基于一种宏观视角重新寻找当下时代难题的最优解,并推动全行业结构性变革,以下是来自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

在国际不确定性因素加剧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正在积极响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国家顶层设计的要求。这两大政策的落脚点放在了“国内大市场”,着力打造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广大外贸企业开始开辟“第二业务增长曲线”,即把市场重心从国外转向国内,这就进一步倒逼企业战略调整,借机打开了外贸产业结构优化、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新局面。

一提到外贸出口,很多人会联想到低端代加工,认为外贸企业几乎没有市场准入门槛,只能凭借质优价廉的产品出口国外赚取微薄的利润。芭比娃娃是刺痛中国外贸从业者的经典案例:一个在海外商场的芭比娃娃售价9.9美金,而中国生产者只能从中获利0.1美金。究其原因是我国外贸企业在全球化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十分尴尬,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货运物流、渠道销售、品牌价值这五大环节,利润最高的当属设计和品牌,而这两个环节被国外市场把控,生产者没有话语权。而这样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外贸企业开始逐渐向上游布局,改写对自身不利的角色分工。

现在很多外贸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系统的产业链和销售模式。一方面,掌控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品牌等环节,这就极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全产业链布局、重资产投入形成自身行业护城河,增强了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和底气。另一方面,外贸出口、批发内销、定制生产、终端零售等各个渠道得以自主把握,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运筹帷幄,提升企业资金周转率和渠道抗风险的韧性。

当前网络上充斥着“产业转移、供应链脱钩”的悲观言论,认为不少外贸加工企业迁往东南亚国家。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的本土外贸企业将加工生产放在了土地价格低、政策优惠多、人力成本低、物流网络便捷的东中部四五线城市,企业总部仍放在一线发达城市,充分利用各地区位优势合理配置资源。这一系列举动让中国外贸企业深耕根植于内地,启动“多品类、多品牌、多渠道”战略,实现了转型蜕变。

摆脱低端制造的标签,改变生产者定位、全产业链布局是其一,降本增效释放生产力、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其二。东南亚国家有内需市场和人力成本两大优势,这是吸引国内外企业的关键原因,但是我们外贸企业必须看到中国的竞争力,那就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超级红利期。

现实情况是,如今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低端传统企业,借助自动化装备、智能化系统、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不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让外贸企业有更多的时间、资金、精力去布局全产业链。

此次调研的加工厂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借助新媒体力量成功破圈,将短视频、直播间搬到工厂里满足消费者的沉浸式体验,从生产端直达消费者重塑人货场,实现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最大化,且占据越来越多的营业收入。除此之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解决企业后顾之忧,还能带动就业、贡献税收,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形成三方共赢的良好结果。

外贸企业正在走过三个阶段,传统代加工、全产业链布局、数字化转型升级,未来个性化定制的C2M模式(用户直达工厂制造)或许会成为第四个阶段,我们外贸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不可替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