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开复新书:未来,我们该如何化解AI时代的人类工作危机

2022-05-09 12: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摘编自《AI未来进行式》,作者:李开复 陈楸帆,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

机器人移动平台 (图片来源:TPG)

目前,AI在很多场景、任务中都实现了对人类的超越⸺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仅需很少的能源和维护成本。未来AI将在某些领域逐步取代人类员工,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共识。

(本书中)《职业救星》的故事,正是基于20年后AI取代人类员工的场景展开的:从建筑业到金融业(如承销贷款),AI在各项工作中无所不能,甚至掌握了判断人类员工是否胜任的聘雇权。

显而易见,AI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但也会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失业危机。目前来看,蓝领阶层和白领阶层将首当其冲,因为越是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的人,越容易被AI取代。

AI将带来史无前例的生产效率和经济价值,但同时,也可能会造成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加剧,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AI的发展剥夺了低收入人群的工作机会,使他们失去收入来源;进一步导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失业引起的抑郁症患病率及自杀事件剧增,甚至激起社会动荡;等等。

正是基于这样的两面性,很多人都发出疑问:在变革人类工作这件事上,AI的出现究竟是福还是祸?

在故事《职业救星》所畅想的未来时代,针对AI导致的失业潮,有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出现了一类专门负责重新分配工作的职业再造公司,专门为失业的人提供就业咨询和培训,并为他们分配工作,比如把人们安排到他们原本意想不到的岗位,甚至派遣他们进入云端虚拟空间执行真实场景中的任务。

《职业救星》这个故事想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AI时代,是否有足够多的工作需要人类去做;有没有必要设计一些纯“虚拟”的工作场景,使失业者有机会再次获得唯有通过工作才能产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即使他们并非真的在创造实质性的效益。

我们可以预想一下,如果20年后,《职业救星》中的就业情形真的发生,那么上班族该怎么办?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能够做些什么来预防潜在的失业潮危机?

在AI的参与下,未来的工作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哪些人类员工是可以被AI取代的?哪些工作又是AI力不能及的?或者说,人类是否需要重新建构对就业的认知,并为此制定全新的社会契约?另外,在AI时代,如果我们不必再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那么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接下来,我将从AI如何取代人类员工开始分析,深入探讨AI时代人类就业的各种可能性。

.

AI将如何取代人类员工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AI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具有惊人的优势。

以金融放贷为例。在放贷的审核环节,金融机构在收到贷款申请后,人类审核员一般会仔细核查申请人的各类信息,如净资产、工作收入、家庭状况等,然后再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这是一个繁复的过程。

但AI却不用这样做,它可以直接根据贷款申请人的公开记录、面部信息、下载过的应用程序中的数据,以及在网上的各种浏览历史轨迹等,把成千上万个变量放入“风险控制模型”中,然后快速给出精细化的评估结果。这个过程不仅高效,而且其评估结果比富有经验的人类审核员还要准确。

如果人们不愿意提供这些隐私信息怎么办?那么,让我们来假设,金融机构为了鼓励贷款申请人允许AI审核员查看他的个人资料,于是承诺申请人可以因此而享受到更优惠的贷款政策(更精确的放贷让AI审核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来让利)。结果会怎么样?可能有些人会拒绝,但应该有很多人会选择同意(就像我们在《一叶知命》中所看到的那样)。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日常工作中,AI取代部分白领可能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而且类似的事情也确实发生过,比如过去从事记账和数据录入等专门事务性工作的人类员工,现在都被电脑软件取代了。

在《职业救星》中,我们也能看到那些受AI冲击的白领,从会计师到放射科医生,无一幸免。接下来,如果AI与机器人、自动化等技术进一步结合,一些从事相对复杂工作的蓝领工人也将被取代,比如故事里提到的仓库拣货工、建筑工人、管道工人等,这几类员工被取代的难度逐步递增。到2042年,执行常规任务的仓库拣货工将彻底被仓储机器人取代;在未来的建筑业,由机器人制造的易于大规模组装的部件将成为主流,因此,一部分建筑工人将被建筑机器人取代;管道工人的数量甚至也会慢慢减少,因为大规模组装建筑物的标准管道,可以使用机器人进行维修,不过,因为还有很多老式建筑的管道系统比较复杂,所以管道工这个工种不会那么快消失。

那么,在未来的AI时代,人类员工被AI取代的情况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最容易受到AI冲击的行业有哪些?

在《AI·未来》一书中,我预测过,截至2033年,有40%的工作岗位上的人类员工都将被AI和自动化技术所取代。当然,这种取代的进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AI取代人类员工的方式是渐进的,就像《职业救星》中珍妮弗从事会计工作的父亲那样,他是逐渐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术取代的。

简单来说,RPA可以看作一种安装在电脑上的“软件机器人”,能够通过软件来观察人类员工所做的一切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软件机器人”会基于它们所观察到的数百万人类员工的工作流程,掌握人类员工执行重复性日常工作的完整过程。

在某些时候,企业会选择让机器人完全接手人类员工的工作,这是一种“划算”之举⸺随着总体工作负担的减轻,企业工资单上的雇员人数将减少。

想象一下,在一个有100名员工的人力资源部门,有20名员工的主要工作是筛选简历⸺将求职者的信息与岗位说明中的任职标准进行比较。如果上马RPA后,筛选效率提升一倍,就会导致其中10名员工失业,而在RPA根据更多数据和经验完成了进一步的学习后,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取代剩下的10名员工。

与此同时,在与求职者进行电子邮件沟通、安排面试、反馈协调、招聘决策,甚至有关入职的基本谈判方面,RPA也都具备非常大的潜力。如果把这些任务也委托给RPA,就会有更多的人类员工被取代。

另外,AI还可以参与对求职者的第一轮面试,进行面试筛选。这个环节类似于《职业救星》中数字人露西对珍妮弗做评估的过程,这种做法将为人力资源部门和招聘经理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

由于AI可以参与上面提到的这些工作环节,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总数有可能从100人减少到10人左右。当AI完成对招聘阶段的赋能后,接下来,它就可以接手人力资源培训、帮助新员工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以及绩效评估等任务了。

人力资源部只是每家企业的职能部门之一,除此之外,AI还可以在财务、法务、销售、市场、客服等部门发挥作用,再加上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推动了企业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导致RPA和类似技术的应用需求量变大,从而进一步加快了AI取代人类员工的进程。不难想象,AI对人类工作的介入虽然是循序渐进的,但最终的结果却非常明确⸺AI将全面取代人类员工。

有乐观主义者认为,新兴技术导致的生产力提升,总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则意味着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与其他新兴技术不同,AI是一种“无所不能”的技术,它将直接对数百个行业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带来冲击。这种冲击不仅包括对体力劳动的替代,还包括在认知上带来的挑战。

大多数技术都会在取代一部分岗位上的人类员工的同时,创造一部分新的就业机会,例如,流水装配线彻底改变了汽车工业⸺从工匠手工组装昂贵的汽车,到普通工人制造更多的平价汽车。可是,AI却与此不同,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接管人类的工作任务,这会直接导致人类就业机会的减少。而且,AI并不会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技术,它会“入侵”各行各业。

另外,AI应用、泛化和迁移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人们总是将其与AI新技术革命相提并论的工业革命,在其发轫100多年后,才扩展到西欧和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而AI却一呼百应遍地开花,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同时开始落地应用。

·

AI取代人类员工背后的潜在危机

 

实际上,AI取代人类员工所带来的失业人数飙升只是危机的冰山一角,而且是浮于水面上的那一角,而潜伏在水下的危机,可能会给人类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首先,失业人数上升会导致岗位竞争加剧,蓝领和白领的薪资可能因此被压缩。然而,与此同时,AI算法却有可能帮助科技巨头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益,造就更多的亿万富翁,于是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问题会愈演愈烈。

英国经济学巨擘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例如,高失业率会压低工资,受其影响,物价降低,进而反向刺激消费,最终会使经济重回正轨),在AI时代下将不再有效,甚至会彻底崩溃。如果不未雨绸缪对此加以控制,而是任其自然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出现新的社会阶层划分:上层是极其富有的AI精英;中层是数量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从事复杂工作的雇员,这些雇员的工作涉及广泛的技能、大量的战略性规划以及创意,这些雇员中的一大部分人收入较低;下层则是最庞大的社会群体⸺无力挣扎的普通民众。

其次,比起失去工作,对于人类来说更为不幸的是失去人生的意义,所以人类在精神层面遭遇的挑战同样值得关注。

未来,人们将看到,在其毕生扎根、钻研的工作中,自己会被AI算法和机器人轻而易举地超越。那些从小就梦想进入某些行业的年轻人,他们的希望可能会就此幻灭。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无形中,人们被灌输了一种观念⸺工作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一旦被颠覆,人们将很难获得自我认同感,反而会产生挫败感。此时,有的人可能会选择滥用药物来逃避现实,有的人可能患上抑郁症甚至选择自杀[据美国报道,在某些遭受现代科技强烈影响的行业(如出租车司机),从业者自杀的人数激增]。更糟糕的是,AI的广泛冲击会使人们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生而为人的意义。

回顾并不久远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面对大规模流行病等非常具有破坏力的动荡性事件时,人类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是多么地脆弱。新冠肺炎疫情,就是最近发生的活生生的例子。而如今的AI经济,也是这样的一个颇具“杀伤力”的颠覆者,倘若不加以干预、调控,放任它自由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与之相比,由于社会政治博弈所引发的动荡,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样说来,似乎摆在人类眼前的,将是一幅惨淡的前景。那么,我们对此能做些什么呢?

· 

从事哪些工作的人不容易被AI取代

 

要想从容应对AI时代的就业形势,首先应该清楚AI的特点,例如,AI不具备什么能力,不能完成什么种类的工作。然后,我们才能抓紧时间提前增设AI无法接管的工作岗位,为人们提供相应的职业咨询,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从而实现AI时代工作岗位的供需平衡。

我认为,在以下3个方面,AI存在明显不足,即便到了2042年,AI可能仍然无法完全掌握这些能力。

第一,创造力。AI不具备进行创造、构思以及战略性规划的能力。尽管AI非常擅长针对单一领域的任务进行优化,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但它无法选择自己的目标,无法跨领域构思,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也难以具备那些对人类而言不言自明的常识。

第二,同理心。AI没有“同情”“关爱”之类的“感同身受”的感觉,无法在情感方面实现与人类的真正互动,无法给他人带去关怀。

尽管目前科研人员已经致力于改进AI在这一方面的缺陷,但人类在需要情感互动的时候,仍然很难从一个机器人的身上得到心里所期待的真心的关怀,收获心灵上的慰藉。这也就是所谓的不够“人性化”。

第三,灵活性。AI和机器人技术无法完成一些精确而复杂的体力工作,如灵巧的手眼协作。此外,AI还难以很好地应对未知的或非结构化的空间,并在其中执行工作任务,尤其是它观察不到的空间。

那么,上面提到的这些AI的短板和缺陷,会对人类未来的就业形势产生什么影响呢?

不难预测,一些不需要社交的重复性工作可能会全部被AI接管,如电话销售员,以及之前提到的保险审核员和贷款审核员等。

那些需要高度社交技巧并且相对重复执行的工作,将由人类与AI共同承担,二者将在工作中各自发挥所长,实现人机协同合作。例如,在课堂上,AI可以负责日常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的评分,甚至完成一些标准化的课程教学和个性化的练习指导;人类教师则可以专注于成为善解人意的导师,用自己的同理心去理解学生、激励学生,陪伴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启迪,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及情商。

对于那些需要创造力但不需要社交互动的工作,AI将成为帮助人类发挥更大创造力和潜力的利器。例如,科学家可以利用AI技术提高药物研发的速度和精准度。

还有一些既需要创造力又需要社交技能的工作,比如《职业救星》中的迈克尔和艾莉森所做的是高度策略性的工作,他们将成为未来人类职场中的“闪光点”,很难被AI取代。

图8-1和图8-2展示了在不同职业的能力结构中,对创造力和社交技能的要求。图8-1是智力型工作被AI接管的二维图,其中,横轴代表职业所需的创造力,纵轴代表职业所需的社交技能;分布在图中右上方的工作更适合人类,左下方的工作更适合AI。

智力型工作被AI接管的二维图

图8-2是劳力型工作被AI接管的二维图,其中的纵轴仍然代表相关职业所需的社交技能,横轴则代表从事相关职业所需的体力劳动的复杂程度(这种复杂程度是根据具体工作所要求的肢体灵巧度,以及对是否需要在未知环境、非结构化环境中解决问题进行衡量后确定的)。图中右上方的工作更适合人类,左下方的工作更适合AI。比如帮助老年人洗澡的护理工(敬老院陪护)的工作,不但需要社交技能,还需要灵巧的肢体技能,因而更适合人类;仓库拣货员既不需要社交技能,也不需要具备很高的手工灵巧度,因而更适合AI。

 

劳力型工作被AI接管的二维图

显而易见,仍然有很多职业是AI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够胜任的,所以,对于人类来说,这类工作相对安全。但是,有些从事相对简单的工作的人,却无法避免被AI彻底取代的命运,对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才可以帮助人类员工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仍然保持“工作—赚钱谋生—获得成就感”的人生模式?

·

如何化解AI时代的人类工作危机

 

AI所引发的新经济革命已现端倪,随之而来的工作消亡问题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对的时代性挑战。对此,我建议把“3R”作为人类应对AI经济变革的途径,即二次学习(Relearn)、二次定义(Recalibrate)和二次复兴(Renaissance)。3R是我们迎接时代挑战时可以努力的方向。

二次学习

 

我们应该发出严正警告,唤醒那些正踩在失业悬崖边缘的人们,鼓励他们主动出击,重新学习。

令人欣慰的是,有不少人类的工作是AI难以胜任的,特别是那些需要创造力、复杂工艺、社交技巧以及依赖人工操作AI工具的工作。我们可以倡导人们积极投入二次学习,帮助他们掌握从事此类工作的(新)技能,为适应AI新经济下的新型工作场景做好准备。

职业培训机构需要尽快重设课程,增加AI时代可持续就业的培训科目;政府可以为这些培训提供奖励和补贴;企业可以参考类似于亚马逊职业选择计划(CareerChoiceProgram)的方案,设立专项经费,资助员工参加职业再造培训项目,帮助员工获得飞机维修技师、电脑辅助设计师、医疗护理师等职业的资格许可证。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财富的增长和寿命的延长,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性工作将成为社会的刚性需求,其重要性与需求量都会水涨船高,例如,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要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良好的健康和福祉”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医护人员的需求缺口将高达1800万人。过去,这类关怀型职业在社会上一直不被重视,薪酬也普遍偏低,但以后,这些“以人为本”的职业将成为AI新经济运行的基石,值得更多的人考虑通过二次学习来投入其中。

为了进一步缓解人力资源供需失衡,我们甚至可以考虑把目前“志愿者服务”类型的工作调整为全职薪酬型工作,诸如献血中心服务人员、寄养服务提供者、夏令营老师、心理咨询师等,也包括一些为了照顾家中老人不得不离开职场的成年人。另外,可以预见的是,自动化时代一旦到来,社会将需要大批志愿者为失业人员提供热线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在职场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疑虑和困难,排解心理压力,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失业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发生。这些志愿者也应当获得合理的报酬和社会的认可。

二次定义

除了重新学习职业技能,我们还需要结合各类AI工具,重新调整工作岗位的“人机协作”模式。因此,对于不少职业的工作方式乃至工作内容,我们需要重新进行定义。

信息化革命在短短几十年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使用电脑上的各种软件是当今普遍的人机协作模式。在AI时代,各行各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进化”:AI可以测算出不同条件下的沙盘推演结果;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量化显示工作任务的最优解;也可以协助不同行业优化工作流程,完成日常的重复性事务。我认为,很难出现单一通用型的AI工具,我们必须针对各个行业提供特定的解决问题的应用程序,如此,举凡药物分子研发、营销广告策划、新闻信息核实等任务,都能通过高度定制化的AI工具来实现。

当我们对一些职业进行二次定义,充分把“以人为本”的人性特质和AI善于优化的技术优势深度结合起来之后,许多工作将被重塑,不少新兴岗位也将被创造出来。

在AI时代的人机协作中,AI和人类合理分工、各展所长,AI可以既智能又高效地承担起各种重复性任务,由此,人类从业者得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需要温情、创意、策略的人文层面的工作上,从而产生1+1>2的合作效应。举例来说,人们生病了,最信任的仍然是人类医生,由于医生可以使用专业的AI医疗诊断工具,快速准确地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所以他们能腾出充裕的时间和患者深入探讨病情,抚慰他们的心灵。医生的职业角色也将因此被二次定义为“关爱型医生”。

正如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职业,AI的崛起也创造了很多全新的职业,目前已经有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标注员、机器人维修员等。我们应该时刻关注AI新经济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兴职业,确保公众掌握就业情况,并且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次复兴

 

有了得当的培训和称心的工具,我们可以期待又一次“文艺复兴”的到来⸺由AI催生的人类释放激情、创造力迸发、人性升华的新高峰。

中国历史上有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曲,滥觞于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则诞生了辉煌的文学、音乐、建筑、雕塑,这些作品在数百年后仍被人赞颂。那么,AI新经济将会激荡出怎样的人文复兴?

AI视觉工具将成为绘画、雕塑及摄影艺术家们的得力助手,可以按照他们的指示创作、完善作品。AI文字工具可以辅助小说家、诗人、记者,为写作注入新的灵感。AI可以帮助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让教师把时间和精力节约出来,去设计崭新的课程课件,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传递标准化知识(信息),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学生进行个性化互动上,这样,他们才能成为AI时代的教育家。

如果让我预言这场由科技进步引发的“二次复兴”将具有什么意义,我想借用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名言:“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我的儿子们才有研究数学和哲学的自由。我的儿子们应该去研究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史、造船、航海、商务和农业,为的是使他们的孩子有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绣和瓷艺的权利。”

·

相关阅读:

《AI未来进行式》
作 者:李开复 陈楸帆
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