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500万中国残疾人,如何被看见

2022-05-15 14: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核真录 核真录

第206期

文稿 | 南大新传未来编辑部·核真录 学生

常雨薇 陈旻筱 冯奕涵

制图 | 陈旻筱 常雨薇 邓伊雯 冯奕涵

编辑 | 邓伊雯 林歆瑶

自1991年起,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被定为全国助残日,又称中国残疾人日。

本期核真录在第32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进行了一个调研。一方面聚焦于主流媒体对残疾人的报道,用数据揭示主流媒体如何呈现残疾人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残疾人论坛中近一万条帖子的分析,探寻残疾人自身最关切的议题。

我们发现:庞大残疾人群体自己的声音,仍然需要更好地被媒体和社会倾听。

01

“残疾人”这个称谓,一直在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将残疾人定义为“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1]。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认为,“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2]。此定义将残疾人放在更广阔的社会交往中,进一步从互动的视角看到残疾人因功能丧失遇到的阻碍。

2022年3月4日,中国残联宣文部印发了《关于宣传报道中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有关称谓的通知》[3],提示用“残疾”、“障碍”等称谓,注明身份时用职务和通用称谓。今年两会前夕,政协委员白岩松建议把“残疾人”改成“残障人”,强调平视视角[4]。可以说,正确称呼残疾人是尊重的第一步,称谓变化的背后是社会观念的变迁。

那么,媒体报道如何呈现这类人群呢?

现有研究发现:总的来看,残疾人报道总数少,时段分布不均衡[5],呈现集中爆发式的特点[6],重官方话语[7],有跟风倾向[8]。深入文本,研究者发现残疾人媒介形象模糊,缺少性别和年龄特征[9],体现出报道观念保守陈旧[10]。复杂、多样、真实的残疾人生活在媒体镜像中像经过了压缩,显得简单而平面,缺乏深入其中的深度报道[11]。

当冬残奥会、无障碍设施等话题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关注和讨论,当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发生变化,残疾人相关报道是否及时跟上这种变化?是否呈现出更多元的形态,展示更真实的残疾人生活?最重要的,也是核真录在此次稿件中最关心的问题是:残疾人能否真的被看见?他们如何被看见?

02

核真录在慧科新闻数据库中以“残疾人”为内容关键词,限定时间为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限定媒体类型为“报刊”,检索得到全部相关稿件共6624篇。核真录对每个月7日至13日的一周时间内各媒体在版面内的所有自署名稿件进行抽样。根据每月“残疾人”相关报道总数的统计结果,所抽样的报道数目和当月报道残疾人报道总量之间的比例大致稳定。去除转载内容,广告内容和无关信息后,我们抽取了在这12周内,各大媒体共发布与残疾人相关的自署名稿件1173篇作为分析对象。

03

核真录发现:新闻媒体对残疾人的报道常常受“纪念日”和文体赛事驱动。

每逢与残疾人相关的节日、大型文体活动,各大媒体就会对该类事件进行短暂而密集的报道,报刊中“残疾人”报道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在抽样的1173篇稿件中,共有132篇稿件受此类事件驱动,占比11.2%。

从报道数量的变化趋势来看,各大媒体关于残疾人的报道在5月全国助残日、12月世界残疾人日、22年3月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前后出现了三个高峰。其中,2022年3月7日至13日,有关北京冬残奥会多达到44篇。各大媒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在本土举办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行全方位、多侧面、集中、全面、深刻的报道。此外,残疾人报道主要集中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助残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全国爱耳日等几个节日前后。如果当月没有与残疾人相关的节日或特殊事件,报道数量就相对较少。

04

核真录还发现:公益活动、助残政策和成就是“残疾人”报道的主体,正面报道占七成。

报道主题为助残相关的公益活动的报道数量最多,共有361篇,占全部报道数量的30.78%。政务活动类报道和助残行动成果展示类报道,这两类报道的占比分别为18.50%和18.33%。

报道内容为介绍助残模式的共有332篇,占样本总数的28.30%。与残疾人有关的活动内容报道,包括助残公益活动、助残文体活动等,占比为26.42%。描写残疾人困境、问责制度建设、问责公共服务、问责侵权行为、倡导公共意识以及普及科学知识或技术的报道较少。前四类占比分别不到1%,后两类则不到2%。

综上,主流媒体在对残疾人进行相关报道时,更倾向于选择正面的、已经取得成果的和具有公益色彩的主题,而对残疾人权利的关注和维护以及相关知识的普及还不足。

正面情感倾向的报道处于主导地位,占70.24%。这一比例说明,报道侧重于展现对残疾人的关爱、救助以及残疾人自己的努力,传递正向、积极的情感,呈现尊重、爱护、支持残疾人发展的社会氛围。但这类报道无意间将残疾人的媒介形象塑造为弱势群体、受助对象,缺乏平视视角。此外,中立的报道占28.90%;负面情感倾向的报道最少,仅占0.77%,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抽样报道对残疾人的困境、受损权利关注不足,不利于大众对残疾人真实生存状况的认识。

05

核真录还发现,新闻报道中一多半的“残疾人”形象是模糊的,残联、助残组织、助残工作者往往是报道主体。

新闻报道中的残疾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具体形象的残疾人和形象模糊的残疾人,其中后者占比高达57.89%。

这也就意味着,在一半以上的关于残疾人的报道中,残疾人这一真正的主体是被隐匿了的、是模糊的,他们成为了一种符号。报道真正聚焦的,则是残联、助残组织、助残工作者等与残疾人相关的群体。

而在有具体形象的残疾人稿件中,有63.36%的残疾人形象是社会福利的受益者。这些报道里刻画的残疾人形象通常比较简单:对政府、残联、慈善组织的政策、福利、活动非常感激。这些报道中表达了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但需要承认的是,社会福利的受益者这一形象的建构使得残疾人在公共领域较容易被呈现为被怜悯的形象,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残疾人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

除此之外,残疾人形象为自强的奋斗者稿件数总计86篇,占全部稿件的7.33%,占有具体形象的残疾人稿件的17.4%;残疾人形象为有卓越成就的榜样稿件数总计41篇,占全部稿件的3.50%,占有具体形象的残疾人稿件的8.30%。这两类形象也是媒体报道呈现的重点。

06

残疾人群体自己在关注什么呢?

我们选择了国内最大的残疾人论坛之一百度“残疾人吧”展开调研。截至2022年5月,残疾人吧共有8.9万名成员,累计发帖815.9万条。核真录爬取其中近三年来约一万条帖子的标题及其主楼内容,得到词频图如下。

(根据爬取数据所作词云图)

残疾人群体最为注重情感需求。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高频词中,除了“残疾”、“残疾人”之外,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朋友”,其次是“生活”和“征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我们抽取的相关报道的样本里,很少有媒体关注到这一类问题。

残疾人群体第二关注重点的是:就业问题。

数据显示,“就业”、“招聘”、“公司”这三个词出现的次数也同样位居前列,就业话题也是其他残疾人相关论坛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政府积极完善残疾人保障政策,通过收入支持和就业融入两种机制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歧视、功能障碍、个人能力等问题,特别是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旧有部分残疾人在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发愁。

除了这两点,教育、医疗、服务,这些与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残疾人群体关注重点。

通过在助残日之前我们做的这个小小调研,发现尽管很多新闻媒体正在将视线投向残疾人,但如何让更多的公众听到残疾人群体自己的声音、如何关注与残疾人群体利益相关的话题,媒体的残疾人报道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注:本文中全国残疾人总数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网https://www.cdpf.org.cn/zwgk/zccx/cjrgk/15e9ac67d7124f3fb4a23b7e2ac739aa.htm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https://www.pkulaw.com/chl/bae1a775ddfaf017bdfb.html?keyword=%E6%AE%8B%E7%96%BE%E4%BA%BA%E4%BF%9D%E9%9A%9C%E6%B3%95

[2]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A-RES-61-106.shtml

[3]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联文宣部引发了《关于宣传报道中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有关称谓的通知》:http://www.shdpf.org.cn/clwz/clwz/xxgk/zxwj/2022/03/15/4028fc767f2a677f017f8b57d17f1297.html

[4] 新京报:《白岩松:要想尽办法说得对、说得准,这才是政协委员要卖力的地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335684603308275&wfr=spider&for=pc

[5] 荆丽娜. (2013). 伦理视域下残疾人新闻报道分析——以《新京报》为例. 青年记者, 33, 45–46.

[6] 徐俊星. (2018). 新媒体时代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新思路. 青年记者, 50–51.

[7] 曹芮. (2020). 中国残疾人报道的媒体再现与框架分析(2007-2018) [硕士, 浙江工业大学].

[8] 禹玲玲. (2016). 关于残疾人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考. 传播与版权, 11–12.

[9] 高宇翔, & 刘晗煦. (2016). 对《人民日报》中听力障碍者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 残障权利研究, 3(1), 21-41.

[10] 徐俊星. (2018). 新媒体时代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新思路. 青年记者, 50–51.

[11] 孙卫华. (2006). 媒介关于“弱势群体”报道方式的思考——兼谈新闻传播者的责任. 新闻界, 22–23.

本文内容首发于《NJU核真录》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原标题:《8500万中国残疾人,如何被看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