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越创新,越未来丨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首次发布

教育之弦
2017-10-10 19: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教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始终居于重要的位置。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经济社会转型、科技革命、新的全球化和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正在积累学校形态变革的势能。人类迈向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学习的步伐从未停止,而今天比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更接近深刻变革的时刻。我们有责任和同道者一起,共同面向未来,共同迎接挑战,共同探索实践,为教育创新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

本计划的发起,旨在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确定的核心任务,聚焦基础教育和0-18岁儿童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更好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好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培养创新人才。

我们将基于这一计划,系统总结国内国际已有的前沿性探索和改革创新的经验,同相关学校、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专业化服务机构、民办教育投资人、新闻媒体和一切有志于此的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汇聚来自于理论研究、行政管理和一线工作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实践着未来学校的领导者,以进一步明确未来学校的发展理念、基础框架、技术方案、实践路径和资源配置,推动发展一批引领示范项目学校和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资源、方案、产品、技术和服务。

我们将和全球未来教育创新机构建立对话平台,并推动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在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在教育的前沿探索中提出中国方案,提升中国影响力。

这一计划将是长期和可持续的。我们将努力在2020年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计划将展望到2030年,并在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主要目标和基础机制

本计划的主要目标在三个方向上。一是在理论上,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推动对教育、学习和创新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建立推动学校这一教育的基本载体形成、发展、演化的理论框架,深化对教育发展和创新规律性认识,把握教育和学校发展的趋势。二是在政策上,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推动形成对于未来学校的社会共识,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重大的政策建议,为未来学校的实践创设有利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三是在实践上,推动一批多种样式的具有未来创新性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在这一探索中形成的具有广泛性的理念、资源、方案、技术、产品、服务等应用于从城市到乡村的学校。

我们认识到,必须打造未来学校发展的核心引擎,使未来学校的发展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学习者成长的需要,使未来学校沿着科学的方向前进。

人类对理想教育的追求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尽管许多人主要从技术特点是信息技术的角度探讨未来学校,但我们必须强调,一切技术或其他物的要素都应当服务于实现更美好教育的理想。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始终是未来学校设计、建设和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未来学校的价值,在于通过我们的努力,一步步接近理想教育的共识,包括以学习者为中心、全面发展、人人皆学、终身学习、因材施教、多样化成长、创新能力的获得、全球化意识以及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开放融合等等,特别是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思维、人文思维、美学思维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使新人类和中华民族的新公民成为人类发展的新进阶。未来学校的研究与探索,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的理想主义者的集聚。

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关键支柱。人类在迈向理想教育的进程中,不断地探索教育、学习和创新的本质性问题,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这是未来学校创新的基石所在。重视学生核心素养,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认知和能力的同步进阶,知识和实践的有机融合,保护求知欲和激发创新力,激励学习者自主学习,认可不同学习方式的等价性等等领域的成果,技术进步为学习方式的丰富和创新打开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并因而对学校的校园布局、空间结构、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的变革产生了革命性的需求。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基于鼓励创新、审慎和宽容的原则,使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不断惠及更多的学习者。

新的技术的进步、创新和融合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进步,必须依赖于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今天正在发生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如历史上我们曾经经过的一样,已经为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学习准备了条件。文字的发明,纸和印刷术的出现,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曾经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和新型学校产生的决定性力量,而移动互联、宽带和云,大数据,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区域链,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成熟,已经在诸方面具备了决定性改变学校形态的条件,即未来学校必然地改变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的形态,摆脱原有的技术条件的局限,使我们得以在宏观历史和整体性变革的视野上,开展对未来学校的展望并付诸实践。

上述三个方面,它们相互牵引、促进和支撑,构成了未来学校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建构这一动力机制,是本计划实施和发展的基础。这一机制既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正处在这个一个伟大变革的时期;又告诉我们,在这一时期未来学校并不存在终极的设计,而是一场基于现实教育的不断突破、加速和演化的变革。

核心特征

在这样一个不断突破、加速和演化的过程中,未来学校的探索是多样化和多路径的,但其必定有共同的特征。对其内在特征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基于已有的认识和实践,我们将具备以下特征的未来学校称之为未来学校Ⅰ:1.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2. 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3.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4.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5.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6.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这标志着灵巧教育时代的来临。当然我们也会关注在学校建设发展中仍然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校园安全、校园文化、教师成长、教育装备、后勤设施及供应链等。在上述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编制未来学校2020协议框架。

我们相信,这一探索的成果将应用到最广泛的普通学校中,其成果不仅将使那些领先型未来学校受益,建设中的新型学校受益;还将使更多的学校,无论是试图进行系统性的改进,局部的探索性实验,还是部分的进步和具体的变化,包括设计和建设未来校园、未来教室、创新实验室和教师发展中心等,都将在发展和创新中得到更大的助力。这些成果在本质上具有普遍和共享的意义。计划将推动建立创新成果共享的平台。

我们相信,这一探索将为更多新型学校的出现提供可能,例如大型学校从中央控制转向智能集合,基于互联学习的小型或分布式学校,中央人工智能支持型的学习中心,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微型学校,幼儿园向儿童发展中心的转变,大学和职业院校智慧学习工场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学校从传统的梯级刚性封闭结构转向基于广泛连接的学习生态系统等等,这些新探索和新的平台、课程、数据、信息、资源、技术服务者大量涌现等等所形成的合力,将推动基础教育向灵巧教育的新境界的迈进。

在未来学校Ⅰ的基础上,我们将推动未来学校迈向更高级的阶段。在这个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必将导致对教育、学习和创新的本质性问题研究不断深化,进而定义和设计教育的新形态、新学习、新场景、新课程和新流程,这些新定义将更新我们对儿童发展进程,校园空间和建筑,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食堂、宿舍和生活设施,教师、学生和课程,环境和文化设计,学习方式和评价标准,教学组织和管理,学校、家庭和社区关系等学校诸要素的认知。

研究平台

本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研究平台。这个研究平台将系统梳理已有的创新案例以及相关的资源、方案、产品、技术和服务,汇聚多领域的包括研究与实践的专家,在此基础上,将给出未来学校发展的基础框架,在基础框架下推动细分领域的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同时结合有针对性的典型学校、典型项目不断深化研究。

建立这一研究平台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未来学校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横跨政治、教育、经济、劳动、法律、心理、社会、美学、健康、脑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智能硬件、统计和数据、教学仪器和装备、管理、规划、建筑、材料、环境、能源、生态、声学和光学、设计、安全、供应链等领域。尽管在这项计划启动的初期,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同时展开研究,但所有研究者都应当认识到学科间、领域间交叉融合创新的重要性。

建立这一研究平台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一线领导者。已经在实践探索中取得成就的教育行政官员、校长和教师,是研究工作得以实施的关键力量。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其质量举世公认。而第一线,一直是孕育创新的肥沃土壤,也是推动未来学校创新最根本的力量。我们的研究工作将基于对这些创新案例、经验和成果的挖掘、整理和分析,从而建立起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创新仓库和网络。

建立这一研究平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证明,企业和企业家是不可或缺的推动教育创新的力量。今天的教育系统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服务提供者深入到教育创新的最前沿,在未来学校的生态系统中,他们不可或缺。学习者和家长也不是改革的客体,而是改革的主体。公益基金、志愿者和教育服务产业的投资人,我们也期待他们的加入。一切有志于这一事业的人和机构,只要与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都是我们的同盟军。

研究工作将在三个互相联系的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总的课题组,其核心是把握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未来学校的基础框架,建立未来学校研究的总体框架,指导和评价分课题组的工作,并为未来学校的实践提供建议。第二个层面是分课题组,在总的框架下,承担具体的基础教育学校创新某一领域的研究任务。第三个层面是在上述课题组的基础上,组织对重点案例和实验项目的研究。我们也将会支持国际合作的研究。

我们已经为计划的实施准备了起步阶段的研究基金。第一期研究课题已经发布,2017年还将发布第二期的研究课题。我们期望支持这一事业的机构和人士能够为这一研究项目筹集更多的研究资金。

实验项目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计划推动研究成果得以广泛应用,而实验本身是研究不可或缺的过程,两者是相互支持、紧密配合的。实验项目包括三种重要的方式:一是为已有的学校提供改进方案;二是基于已有的学校模式提供创新方案;三是运用成熟的创新成果建设新形态的未来学校。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是基于成熟方案持续演进的过程。失败的实验将对学习者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使实验取得成功,避免实验的失败,因此,我们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基于案例和经验,基于多学科的整合分析,基于已有的成熟方案,基于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实验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不能离开现实的基础,也不能缺乏理想的引领。

无论是哪一类实验项目,都不会有统一模式。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师资的质量,管理的能力,举办人的意愿,技术资源的准备,都会导致实验项目的多样性。重要的不是在什么时候达到一个终极的目标,重要的是不断进步。

同样,无论是哪一类实验项目,无论是公办和民办,都会在一个网络平台上被连结在一起。我们必须意识到,未来学校不再是相对封闭的教学组织,而将是基于移动互联的广泛连结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将依托这一平台,致力于推进研究成果的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校长和教师社区的建设,区域合作,国际合作和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

教育技术创新共同体

本计划期望并必然产生的成果,是将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但是,教育创新者和技术创新者仍然缺乏有效的桥梁,使新技术的应用仍然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育创新的需求。计划的实施试图建立一个教育创新者与技术创新者对话、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进建立教育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我们必须关注、跟踪和研究最新技术的发展对学校的重大影响。5G通信、空天信息技术、物联网、装配式智能建筑、清洁能源等正在从不同维度重构学校的空间场,互联网、数字出版、VR&AR、人工智能等正以不同方式重构学校的知识场,大数据、区块链、脑科学、心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新突破等正从不同层面重构学校的基础机制。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革命引致社会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引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重新分野,引致教育建构基础的变革,已然汇聚成对学校形态创新的强大推动力。

教育机构和科技公司应当成为教育技术创新共同体。我们的计划既支持大型科技公司能够开展重大的教育技术创新,推动形成建立未来学校的新的技术基础;也支持教育技术的创新创业者,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开辟更多教育技术创新的新领域。

我们将寻求广泛的合作,建立教育技术创新的新平台,包括基于物理空间的双创基地、培训基地和知识成果的转化基地,也包括国际教育合作成果的中国化基地。

我们认为,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目标:使中国成为世界教育技术创新的领先者,并推动将创新成果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中国科技竞争力的提升、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已经具备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但需要更好的政策设计和加快扫除体制机制的障碍。

必须申明的原则

我们的任务是创立中国未来学校的品牌。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不赞成以未来学校的名义直接引入国外的教育品牌或不加辨别地引入课程体系。未来学校的研究和实验都应当立足于中国的国民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国家对于管理、学制、课程、教师资格等各方面的规定。

我们反对强化应试教育倾向。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是未来学校的基准,这是实施计划的初心。我们不赞成将应试教育的措施和办法包装成未来学校的探索,更不赞成将新技术应用到强化应试教育中。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应当清楚我们这一立场。

我们强调未来学校的包容性。未来学校的研究与实验在于探索具有普通意义和可以广泛应用的成果。未来学校不是贵族学校。尽管对于一所特定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来讲,总会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但是他们应当对于社会各阶层是包容的,并意识到、履行起学校的首要责任是对公共社会的责任,特别是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谐和共同发展。

我们强调公益性优先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机制始终在教育发展、改革和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不应当因为教育的公益性而忽略了利益机制设计的关键性,这是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的重要内容。同样,依法可以举办的营利性幼儿园、普通高中,专业化服务的提供者,教育领域的投资人,都具有鲜明的产业性质,但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本项目的参与人都应当认可以公益性优先的原则。

组织架构

为推动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的实施,我们将设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与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中国教育智库网共同设立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研究院是开放性的研究平台和设计中心。

中心既有的合作伙伴,包括大学、教育科学决策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智库网的智库联盟成员、教育现代化监测与研究的合作伙伴、先进技术领域的企业合作伙伴、绿色校园设计联盟的合作伙伴、科技后勤领域的合作伙伴都将以各自的专业资源参与到这一计划中。

计划是开放的。我们愿意与所有合作伙伴在本计划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探讨一切可能的合作方式,包括推动区域性的实验、设立论坛、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交换学者、设立专门项目、分享和交换数据、建设媒介平台、设立投资基金等等。

结束语

未来学校,需要想象力和行动力。迄今为止,我们对计划的考虑,不会局限我们推动未来学校实验的行动。为了实现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期盼,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敢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是中国基础教育创新的前线,我们很难完全预判前进的困难、风险和挑战。但我们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终能将无数教育创新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星辰大海。请你和我们一起,创新,向未来。

联系方式: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张智 66093431

未来学校研究院

郑德林 18600118813 66093448

学前教育和儿童发展中心

张海昕 18311166682 66093453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