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绿会志愿者2017国庆假日黑沙洲“寻觅白鱀豚”纪行

2017-10-12 10: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国庆期间,有人在出游时为了满足一己之欲而去非法追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也有人甘愿舍弃掉假期游玩,来到黑沙洲头,为寻觅白鱀豚在江面坚守。本文作者张峥嵘除了电视台记者的本职工作外,作为环保圈的朋友,他更喜欢以绿会志愿者和白鱀豚爱好者的身份,为寻找白鱀豚、为保护江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爱好转化为行动,那么这种执着便有了让人更为钦佩的理由。特分享张峥嵘本次国庆考察纪实,与大家共勉。

自从去年10月芜湖黑沙洲传出疑似白鱀豚目击报告,我一直关注着长江上这块神秘的沙洲。作为一名白鱀豚爱好者,我关注黑沙洲,不仅是因为听到目击者的讲述,还因为自己的所见。

今年4月24日下午与一批志愿者到黑沙洲观光时,我曾通过望远镜看到洲头江中心一头很像大江豚尸体的东西浮在一艘小渔船前方不远的地方不动,它的身上还有点花,有点像江豚尸体皮肤绽开露出的肉色,隔了几秒,当我们的船靠近到大约300米时,那个浮着的东西突然不见了,我心里一动,又隔了几秒,原先漂浮物的位置忽然冲出了一个三角形的浪花,沉稳而有力,当时我头皮发麻,心像被撞击了一下,难道会是长江女神?由于当时很激动,我上气不接下气地叫同行的摄像师开机,并且让船围着那个位置转一圈,事后我在录像里听到了自己激动的实况声。那个很像大江豚的漂浮物、平静水面上突然冒出来的沉稳浪花,一直让我念念不忘,而4月份同去观察的志愿者事后披露的目击报告,让我更怀疑自己看到的可能就是一头白鱀豚。虽然,4月25日中午我就离开了黑沙洲,但在两个半天中,我个人每次目睹到的江豚都超过20头。

今年10月长假接近尾声,我抽出时间于7日一早赶到黑沙洲南垅码头,登上了预约好的渡轮,一个人沿着黑沙洲北水道观光,这次我特意准备了一个数码望远镜,可以边观察边录像,这样如果再遇到像4月的情况,可以及时摄像。

黑沙洲北水道非常寂静,两三个小时也不见过路的航船,只有零星的捕蟹船,江水缓缓东去,浩浩荡荡而又平稳低沉,呈现出一种苍凉雄浑的气派。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最早从这里打响,黑沙洲上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激战,老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故事曾在这里真实地上演,而电影中的部分外景也是在黑沙洲芦苇荡拍摄的。特别令我感兴趣的是,当时从黑沙洲一带渡江的是聂凤智率领的三野27军,这支部队在突破长江天险后,又成为解放上海的主力之一,这让上海和芜湖黑沙洲有了一种特殊的关联,当年渡江的解放军将士后代至今还会定期到黑沙洲附近的无为县、荻港一带举办纪念活动。

经过两个小时航行,船在中午时分到了洲头,奇怪的是,这天天气很好,而在北水道中没看到江豚的踪影,在洲头我找到了在这里承包工程的江豚保护志愿者赵世锦,在他的工程船上吃了午饭,随后一同观察,席间,赵世锦说,长江上哪里都有工程,如果在这些工程点发展志愿者,协助观察和守护江豚将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个建议真的不错。

下午,沿南水道回到黑沙洲南垅码头后,我们换乘小艇继续巡察,经过洲尾三江口到芜湖二桥游览了一圈,下午三点左右,到了黑沙洲洲尾三江口,一头江豚也没看到,小艇在洲尾放慢了速度,正在失望时,忽然在小艇的右前方约几十米的位置,两头江豚结对出水,我赶紧用摄影机对准录像,前两个出水都错过了,第三个出水正好处于取景的画幅内,接着又有3对江豚先后经过,好像是约好了一样的,都是成双结对,一前一后紧贴着出水,用摄像机拍,可以清晰记录两头一前一后出水过程。短短一个小时,看到10多头次的江豚依次经过。

 

华元渝教授曾指导说,要注意观察灯浮船附近,潮水顶托的大缓流区,这些区域有利于鱼群觅食,看到江豚多时要认真观察,白鱀豚可能会在江豚出没的外侧出现。我观察这里的三江口,三股水流交汇,形成了大缓流区,江豚频频出现,果然一点不错。

我们把小艇停在著名的201号白色灯浮旁定点观察,继续有江豚不时经过,观察一段时间后,阳光西斜,部分水面反光刺眼,给观察带来困难,加上人少,观察力量很弱。这个时候,我忽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可能要有事发生,这种感觉来自于我能感受到现场有一种很大的气场,长江女神就在附近吧?

 

没想到,几分钟后,一艘拖轮拖着长长一排驳船靠近,在灯浮附近转弯时,队尾的最后一艘驳船向灯浮撞了过来,赵世锦发现危险,大声喊叫示警,驳船的左后舷还是重重地碰上了靠泊在灯浮上的小艇,由于灯浮是可以漂动的,有缓冲,船老大仔细检查了一下艇身,小艇没被撞坏,大家松了口气,看看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决定撤离现场。

这次观察的经历,更让我确信,要在野外拍摄到白鱀豚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江豚因为数量多,一波过去,后面还会来一波,而且出水连续,相对容易把握到,但如果要拍一头特定的江豚,也是很困难的。白鱀豚极度稀少濒危,潜水时间更长,发现的难度已经很大,看到了一次出水,下一次出水在哪里根本无法判断。这是拍摄最大的难点所在。

 

搜索、发现和拍摄是不同的环节,他们的目标不同,方法不同,需要的专业技能也不同,寻找白鱀豚是一项光荣的公益工作,更需要联合各方面力量,尤其是专业力量,集团作战,连续搜索,方能揭示答案,仅靠少数爱好者小团队的力量根本无法取证成功,除非有中大奖的运气。

近年来,自太阳洲至荻港、黑沙洲一线,时有白鱀豚目击报告传出,而且越来越频繁,目击者包括渔民、垂钓者、渡轮工作人员、志愿者,这些目击事件的发生与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特定的历史、地理有关,这一带是白鱀豚的历史栖息地,有学者认为,保护这种世界稀有动物应从保护其历史栖息地着手。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来看,这些目击报告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注:图片由张峥嵘提供

文/张峥嵘   审/卡秋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