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砥砺奋进的中国精神·评论|砥砺中国精神,喜迎历史盛会

求是网、澎湃新闻网特约撰稿 陈鲁民
2017-10-17 15:02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前夕,一首《砥砺奋进的中国精神》RAP歌曲在朋友圈刷屏,曲调高亢,雄壮有力,歌词更是精彩纷呈,昂扬向上,令人心潮奔涌,热血沸腾。歌中唱到:

“砥砺奋进的中国精神,厉害了我的国。

砥砺奋进的这五年历史性变革, 我们说一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十三亿人不怕艰难。

在伟大复兴路上,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听完这首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两句话,一句是“厉害了我的国”,一句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厉害了我的国”,这就是对中国精神的最好诠释。

人是要有些精神的,没有精神就是行尸走肉,饭囊衣架;一个民族也是要有些精神的,没有精神,就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革命战争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上甘岭精神等。在和平建设时期,又产生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志愿精神、企业家精神、闽东精神、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正是靠着伟大的中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一心,与时俱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种种伟大变化,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表现在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用最形象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我的国”,是中国精神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前进目标,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理想。尤其是近代以来,灾难深重饱受列强欺辱的中国人,割地赔款,任人宰割,签订不平等条约,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弱民穷落后挨打的悲惨。因而,为了国家民族的“厉害”,成千上万的人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厉害了,我的国”,今天终于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国家从来没有这样强大,国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在强国之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绝不能自满自大,停滞不前,而要继续努力,更上层楼。天上不会掉馅饼。“厉害了,我的国”,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几代人为此而栉风沐雨,孜孜矻矻,多少人为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来之不易;“厉害了,我的国”,也将会惠及每个中国人,使我们每个人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品尝到国强民富的实惠。

为了让“我的国”更厉害,我们都要发扬中国精神,争取做“厉害”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奉献,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元旦贺词里号召说:“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关键。“撸起袖子加油干”,首先要用“洪荒之力”。中国是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好比负重远行,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别人大得多的努力,流更多的汗水,非使用“洪荒之力”就难以成其事。“撸起袖子加油干”,贵在团结一致。强国富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精诚团结,万众一心,排除干扰,清理“杂音”,众口一词,高声喊出“中国加油”的最强音,为自己也为国家鼓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要以大局为重,努力弘扬正能量,远离那些不利于加油鼓劲的牢骚怪话,远离那种萎靡不振放浪形骸的“葛优瘫”,振奋精神,自强不息,用更大更多的成就来奉献社会,拥抱未来。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时号召我们:振奋精神,砥砺奋进,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盛会即将召开,万众翘目以待,此时此刻,我们有很多话要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砥砺中国精神,喜迎历史盛会 。

(作者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