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亡灵档案︱孔融女:恐龙的孩子,都灭绝了么?

朱琺
2017-10-20 14:53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孔融画像

失名

孔子的第21代后裔

东汉末年的名士之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词的发明者

卒时:也许是建安十三年八月壬子。另种可能详见正文。也就是公元208年9月26日。

亡地:不详。很可能是当时的首都许。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一书中猜想孔融被诛于曹操攻伐刘表的军中,驻地近今扬州;但证据不足。

死因:多半受到其父孔融牵连,“夷其族”,一并为曹操所杀。

墓葬:不详。或被其父亲的友人脂习收葬。世传孔融墓在扬州高士坊西北骆驼坡,去唐城十里,今旧城区驼岭巷;也许曾随葬。

山东所传孔融墓

汉末三国几乎可以命名为“代沟故事集”:曹家上一代挟天子以令诸侯,下一代禅位登基;刘家上一代坚持抗曹,下一代乐不思蜀;诸葛家上一代多智近妖,下一代庸庸碌碌;嵇家上一代从容引颈,下一代精忠报君。个中的年轻一代,即使如曹丕和曹植那样都很努力地模仿着父辈,但如我们所见,三曹间的命运隔阂成就了各自的个性,彼此的风格与成就都不可替代。这大概正是乱世的逻辑。但也有少数人两代之间顽固而不求变化的传承,同时构成了这个时期隐秘的精神线索。譬如说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字文举,153-208)。

两代人也包括非血缘的层面,即在精神上的父子。祢衡(173-200),想必就是孔融曾经看好的更年轻一代。他上疏保荐过祢衡,深赞其能力与品质。当祢衡来夸许孔融说“仲尼不死”时,他回敬祢衡说“颜回复生”——以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为比。至于祢衡的那句名言:“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则是其精神状态狂悖之时,颠而倒之的修辞。这里的“大儿”,可以看作是祢衡自许为孔融长子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人都站在曹操的对立面:曹操先是嫁祸于江东,借黄祖之手从世界上抹杀了祢衡。之后又先后处死了孔融和杨修。

孔融则将自己视为是蔡邕(132-192)的继承者。他手下有个酷似蔡邕的虎贲士,每每喝酒喝得酣畅时,就会拉来一起坐,自顾自说些出自《诗经》的古老句子。当年,蔡邕也因为言论,而死于王允之手;《三国演义》第九回提到:王允杀董卓之后,曝尸于市,蔡邕伏尸大哭,因为感念董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缘故。而《后汉书》记载,孔融死后,没有人敢收葬,只有一位叫脂习的好朋友伏尸痛悼,说,你活着的时候我劝你的话都不听;现在你死了,我也不活了。曹操听说之后大怒,将脂习逮捕下狱,但最终没杀他。

城市雕塑:孔融让梨

孔融身后生前,皆以少年时期的言论闻名。除了四岁有让梨的惊人语之外,诸史提及时,总会引述他十岁的时候,他父亲带着他去京城拜码头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孔融凭着自己的聪明,居然成了士林领袖李膺的座上客。李膺不轻见外人,而与孔家素无来往。孔融却说:从孔子和老子李耳那儿论起,我们有累世通家之好。一位名士陈韪听了这番话之后,摇头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对答如流:想必您老人家小时候一定了了、了不得得很。

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孔融小小年纪,可谓脑洞清奇。殊不知,“脑洞”一辞几乎就是为孔融所造设的:孔本身就有洞的意思。一千年前宋代时候,有人发现,把“孔”字读得十分慢,也还是洞的意思——那样它可以写成两个汉字:窟窿。窟窿和孔融的现代读音也很接近;而脑壳的洞——把“壳洞”两个字读快了,同样接近孔的发音,只是音调往下坠,有点沉重。

孔融这一镌刻在姓氏中的父系基因特征,稳定地传到了他的下一代。孔融被收捕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才七八九岁的样子。各部史书说法不一。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孙盛《魏氏春秋》一书称“二子年八岁”,则或许同父异母,或许同胞孪生;但《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却引作“八岁、九岁”,《世说新语·言语》正文同;《后汉书·孔融传》又称是女七岁、男九岁。这两个小孩子早在三年前就有过惊人之语,尤其是小的那位,在趁父亲睡午觉的时候到床头偷酒喝,大的问:见了父亲为什么不拜一拜?小的答:“偷,那得行礼!”并见《世说新语》,列在十岁孔融的事迹之后,显示两代人之间完整的遗传性状。而紧接着的下一条,上场的依然是这两个孩子和孔融,说到:孔融向收捕者乞求留孩子一条生路。但孩子却当场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死亡面前,比起年迈的父亲,幼小的脑袋显得更有洞察力。

我们更相信,那个四五岁时偷酒喝的,其实是个女孩子。更严肃的《后汉书》就是这么写的;并记下了比她大一两岁的兄长,依旧担纲配角;这就跟当年孔融让梨时候,他的兄长们成为背景如出一辙。孔融兄弟七人,排行老六。孔融的女儿喝止了她的哥哥口渴喝肉汤的孩子气举动,说:生命都快要终结了,你还馋个什么劲呢?又说:但如果死亡之后犹有存在,我们不就可以重新与父母在一起了么?这正是最好的期望(“至愿”)呵。说完,她伸长了稚嫩的脖子,在刀斧的寒光下,小脸流露着坦然而神往的表情。

城市雕塑:孔融让梨

在汉末三国时代,刑法酷烈,“犯大逆者,其法诛及已出之女”,出嫁的女儿也会被株连,何况这个如此伶俐的小姑娘呢?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谓是“戮不及嗣”。说不定,这位未长成的小姑娘最终和脂习一样活了下来。因为据正史《晋书》所记,我们知道三国末期一代名将羊祜(221-278)的父亲羊衜娶了两任太太,一任是蔡邕之女,生下了羊祜和他早夭的亲兄长羊承;而此前还有一任则是孔融的女儿,生下了长子羊发。至少有一位孔融的女儿,留下了子嗣。这其中的史实有太多的空白不能确定,令人遐想也历来有所争执,包括:蔡氏夫人是不是归汉的蔡文姬本人,在曹操许配给董祀之后没多久因董去世或别的缘故,改适羊氏?或是其一位不著名的姊妹?而孔夫人她到底是先前那位四岁偷酒、七岁丧父的幼女呢?还是孔融的一位大女儿,经历过袁谭之危而幸存,却最终没逃过“犯大逆者其法诛及”之难?因为羊发的生年不能确定,有可能是208年之前出生的,但也可能是218年左右的人。那位孔氏夫人也许卒于208年,还可能是218年之后不久。有通家之好的蔡夫人同病相怜,如此痛惜孔夫人命运之多蹇,故而格外照顾其遗嗣羊发,抚养其长大。可是,羊发并未留下任何过人的言语,只有三个儿子。脑洞遗传的链条从孔融开始,怎么推算,事实上皆二世而亡了。

二十世纪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幻想小说集《宇宙连环图》中有《恐龙》一篇,提到一个亘古长生的主角QWFWQ,一度是一条恐龙。到了恐龙大规模灭絶,大地逐渐为“新人”即人类所主宰的年代,他混迹在新人的村庄中,艰难地完成了身份认同的转变,却保留了恐龙的实质,甚至还与一个新人与恐龙的混血女孩生下子嗣。在小说的结尾处,他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完美无缺的小恐龙,”“却对恐龙的名字的涵义又一无所知。”那个小孩子对他说:“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一个新人!”。“好样的!”QWFWQ——中文旧译作“夸父”——说罢,“穿越山谷与平原,到了一个地方的火车站,乘上火车,混入人群之中。”我们注意到,孔融不止是在读音,还有处于一个时代中的精神气质方面,都接近于“恐龙”一词。我们多么希望(“至愿”),当年尽管孔融死了,不能复生;但那个完整遗传了他脑洞的小女儿,以及她的儿子,却像卡尔维诺笔下的恐龙那样,活了下来,混入了人群之中。

参考文献:

《后汉书》卷七〇《孔融传》

《三国志·魏书》卷一二《崔琰传》裴松之注

《世说新语·言语》。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