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圳再推促消费“30条”,但这次不仅仅是促消费...

2022-05-28 12: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5月26日,深圳再推促消费“30条”。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最高1万元补贴、新增投放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保障性住房“拎包入住”等措施,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30条”跟以往的促消费政策相比,还特别设置了很多直接落在企业身上的政策。如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加大高科技抗疫产品、消耗型抗疫产品采购、储备、推广力度等等。

这样的安排是何用意?如何理解深圳这一轮促消费政策?它将对稳经济起到什么作用?围绕这些问题,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专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

一、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加强各类市场主体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Q:此前,促消费政策更多聚焦于个体消费者,但深圳最新发布的促消费“30条”却有所不同。您如何看待其中的区别?

A:这也是此次政策的重点——联动生产端促消费。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端和生产端受到的冲击都十分明显。消费和生产本身就是经济循环的链条,如果没有供给配合,促进消费的政策就有可能失去效果,而如果是从两端同时发力的话,经济运行的链条就能够更加顺畅,政策的效果也会更好。

实际上,深圳在生产端的优势特别突出,比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本身就是深圳的特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优势。同时,这也是消费升级的方向,深圳将生产和消费相互联动,这也是一个自我循环的链条,对深圳的产业升级也有很大帮助,并能够更好地促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举个例子,此次促消费“30条”中,深圳拿出“真金白银”促进汽车消费是一大亮点。针对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重点领域,汽车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比较大,相关数据显示家庭消费中超10%属于汽车消费。

此外,汽车的产业链较长,对消费的带动性很强,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钢铁、制造以及电子设备等,下游的汽车保养、燃油消费等,对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有望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Q:我们应该如何用好此次“联动生产端促消费”的政策,您有什么建议?

A:从深圳的促消费政策来看,我觉得它不仅限于解决眼前消费不足的问题,同时还把促消费同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等战略结合在一起。从长期来看,要加强各类市场主体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从而达到政策最大的效果。

综合来看,我主要有三点建议。

第一,要加强建设优质商圈。提供更多优秀的消费场景,来带动消费。

第二,要发展消费金融。当前,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意愿和动力不足,可以利用金融的方式,提高消费能力。例如,对一些贵重的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包括汽车、珠宝、数码电器、健身器材等等,可以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分期付款、消费贷款等消费金融服务,为消费者提供资金的支持。

第三,要鼓励深圳的企业加快研发,利用现在促消费的形势和背景,来提升产品质量,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促消费就是稳经济

Q:距离上一轮“五一”假期大规模促消费间隔不到一个月,深圳这次又推出30条。如此密集,您怎么看?

A:消费是最终的需求,我们得看到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现在,在经济的总盘子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扩大消费也对生产、就业有稳增长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促消费实际上就是稳经济。

立足于深圳自身发展特征,我们的经济一直都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是拥有消费能力的,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通过这种政策的杠杆,实际上就能够把居民的消费能力,真正转化成实际的消费,实际消费的增长,又会驱动经济持续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链条的效应。

Q:目前,深圳已经发布了多轮稳经济举措,您对这些综合政策有何解读?

A: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完整的循环链条,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故障,整个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于产业而言,例如服务业、制造业等,经济的各行各业中间也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任何一个产业出现问题,整个经济可能会受到影响。

深圳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这是基于经济运行的本质规律,用这种综合施策的方式,提高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应对冲击的能力,最终实现从政府的输血到市场主体的自我造血,形成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记者 / 毛芸 付佳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