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墨子

2022-06-01 12: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刘子1984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4531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5k+ ·

· 刘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5月有一则新闻,可能被大家忽略了:中国通过自己的量子卫星,首次实现从德令哈到丽江1200公里距离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实现全球化量子通讯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2016年8月,这颗量子卫星上太空时,曾是世界瞩目的重大时事,连美国也羡慕不已。而这个代表中国最尖端科技的国之重器,就被命名为——墨子号。

这颗卫星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了光线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故期望用“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可惜,今人多半已忘记墨子,这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眼中的伟大科学家。而且,他的伟大极为稀缺,他是罕见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举的双料科学家。

墨子,姓墨名翟,一说生于孔子去世的公元前479年,鲁国人,初学儒,后觉儒家礼制啰嗦,不实用,于民无益,干脆反出门去,开创墨家。

墨家之开创性,相当于民国初期的共产主义。其时,为救国救民,精英知识分子从外而内、由上而下地寻找解决方案,唯有李大钊、毛泽东们,立足平民,以民本思想,主张由下而上地发动民众,改造中国。

墨子也是这么想的。战国初,有诸侯国103个,至后期仅剩7国,可想而知中间是怎样一个惨烈、混乱。彼时,孔夫子主张复古,力图用周文王、姜太公时期礼制重新规范败坏的世道人心;老子、庄子则主张无为、道法自然,相当于有些厌世又高深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在你死我活的战乱年代,自然难以流行(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大体上,孔子走的是改良路线,老子走的是非暴力、不合作路线,平民出身的墨子,认为这两者都不解决实际问题,并旗帜鲜明地反贵族、反无为,继而开创了唯物主义、又博大精深的、先秦“共产主义”实践之路。

| 墨子(来自网络)

梁启超就认为,墨子是“小基督”和“大马克思”的混合体……墨家因反儒特点,导致儒家大一统后数千年被打压,墨学乏人问津,其经书既无注释,又无校勘,当时的许多白话,近代更难以理解。所以梁启超深为不平,用了极大的功夫去研究,并开创了“墨学”。

如何理解这个混合体?钱穆先生的观点是个好的切入口。

作为史学通才,钱先生从“第一义”(可理解为“最后的根据地、追问到最后的道理”)的角度,将全世界各大思想家归为“三宗四系”:

第一是“天统”。最后的理论、解释权归“天”,譬如基督教之上帝、墨子之“天志”;

第二是“人统”。分两系,第一系从自己出发,追问到“我”,就是第一义,譬如尼采,可称“己统”;第二系为“群统”,以人类大群为宗,最后归宿在大群集体,譬如德国纳粹;

第三是“物统”。一切理论以物为根据,人也是一“物”,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乃至市场经济的“唯物论”就是代表。

由此观之,孔子是“群统”,老子是“物统”,唯有墨子,是一个夹杂着“物统”+“天统”的混合体。而要进一步理解这个复杂的“混合”,就要从其立场说起。

战国初期,诸侯、贵族生活奢靡,又不断通过战争掠夺以满足其私利。与马克思类似,墨子认为贵族们的享受,大多是从掠夺而来的,那么掠夺、私利、攻伐,就是世道混乱的原因。

如此世道,平民如何保障生存?秩序如何建立?一方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民众之间“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互爱)是思想,“交相利”(互利)是方法;另一方面,社会要发展,应当要追求民众的富庶。

那么,如何让人民互爱、互利、富庶起来?

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首先要控制欲望,“以自苦为极”。人的欲望,衣食住行,应当维持在生命所必需之标准,超过这个限度,就是奢侈,就要反对。

其次在“节用”。儒家主张的礼仪、礼乐、厚葬,这些都是影响生产或不增加实际产出的,“加费不加利于民”,即增加成本但不增加利润的,以及回答不出个“有什么用处”的,都应当禁止。

第三在“劳力本位”。“赖其力则生”,劳作神圣,劳工神圣。各人应做好分内之职业,“各从事其所能”。

劳力本位,继而推出第四个法则,光阴即金钱,时间就是生产力。贵族成天奏乐、跳舞,还有心思“早朝晏退,听狱治政”吗?从君王到百姓,直系亲属死了服丧三年,旁系也得三五月,还怎么做工?所以都不对。

其五,要增加生产力,就应当增加人口繁殖。所以墨子主张早婚,男20女15就得婚配,同时反对蓄妾。因为服丧影响人口繁殖,就更加反对了,所以还专门写了一篇《节葬》。

其六是分配,更体现共产主义了,“有余力以相劳,有余财以相分”。就是说,完成分内事后,还有能力、财力剩余,就应当拿去帮助别人。这两句话,其实是“交相利”的解释,也是《墨子》一书中讲的最多的。

以上是墨子源于生计问题的超级实用主义经济学说。那如何维护这个经济思想呢?

政治上,墨子走了两极。第一是组织,相比儒家、道家等松散“思想”派,墨家是一个实干派。它具有严密的组织,并实行“巨子”的首领制、接班人制。

战争的攻伐对民生影响最大,因此墨家主张“非攻”。听说哪国要攻打哪国,先派人去说服,说不服?那就干吧——我帮助另一国守城。这不是吹牛,墨家一者人多势众,二者讲究“江湖义气”,义字之下,兄弟平等,舍身忘死,勇猛无比,三者研发实力强,守城器械、作战技术,都堪敌国。

史载,鲁班为楚国发明了攻城云梯,楚王大喜,打算拿宋国练手。墨子听说了,走了十天十夜,不休息,到楚国都城的时候跟个乞丐没什么分别。墨子先是劝说鲁班,鲁班不听,继而一起面见楚王。楚王当然也不肯退,墨子只好放出杀手锏,“咱们玩个游戏,请鲁班攻城,我来守,你们再看。”

于是两大宗师解裤带围成城,取书简作器械,进行沙盘演练。结果,鲁班攻了九次,器械耗尽,而墨子守了九次,还绰绰有余。鲁班萌生杀意,墨子慨然对楚王说,“鲁班想杀我,这没办法,但我的徒弟禽滑厘等三百勇士,已经做好充分战斗准备,杀了我也不影响结果。”楚王不想偷鸡不成还得罪这么一大门派,只好作罢。

这段历史,可见墨家组织之强悍,强大如楚国,都得礼让三分。

各诸侯国对墨家既怕又爱,还有一层原因,则是第二极——墨家主张“尚同”,即人民都跟着天子走,因为“天子是天下的仁人”,是由“万民之选择而立”。所以墨家总体还是一个爱国组织。

这便衍生出一个大问题:如果说开国的天子是天子,那么后面的君位如何继承?凭什么说他们就一定是“仁人”?你这不是专制吗?

这一方面,是封建贵族时代思想所限,作为平民,墨子推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另一方面,是墨子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其实是,我“巨子”才是天下仁人,而且,那个乱糟糟的时代,也没个明确的敌人,没法吼一嗓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墨子只好用上“天志”“明鬼”的宗教手法。

当时,孔子是明确反对天意、鬼神的,老子的“天道”,其实也是自然规律。只有墨家,借用“天统”维护其学说、规范世间行为,并用传教士般的执着、苦修身体力行。

墨子之“天”,与基督教的上帝类似,是一位“人格神”,有意念、情操。而其意志,即“天志”,就是衡量一切事物之标准。“天志”教导世人要平等、互爱、互助,就是兼爱。遵守天志得福,违反天志得祸,而且,还有鬼神来惩罚,又推出“明鬼”。

这个初级模型,显然还达不到宗教的高度——因为它是用来解决现世实用主义的,不是为了建立一套彼岸、灵魂世界观的,逻辑也难以自洽。但,一者,这只是“太古遗物”,本来也不是什么大创新;二者,它反映的正是民间的诉求,渴望有更高级的力量来维持公道;三者,它还推导出一个墨家的重要学说——“非命”。

从《论语》里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到战国延展出的五行、阴阳家等流派,及至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的《易经》,命,是儒家一个重要观点,意图让人安心守命、恪守本分。但它否定着人的自由意志,几千年来,也阻碍了社会的创新、创造。

作为反儒先锋,墨子极为反对。他认为,天虽有意志、有奖惩,但并不规定人的命,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所谓的命,其实是“科学”的因果律。

为辨明这个问题,墨子顺手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论理学,后人将其相关章节集为《墨辩》,并衍生出以惠施、公孙龙(论述“白马非马”者)为代表的“名家”辩论派。

论理学,首要是“知识论”。知识从何而来,墨子归纳为“闻知”(传授)、“说知”(推论)、“亲知”(亲身体验)三类,并推出相对应的“考之”“用之”“原知”三种方法。

其中,“亲知”,强调亲身实践、实验,就是科学精神之根本。同时,墨家还强调知识的传授,而非儒家、道家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知识论以下,墨子还建立起一套讲辩的工具包,包括“名、实、举、辞、意、说、故、类”等,在此不展开。

显然,这套论理学,早于亚里士多德,建立了系统的概念、判断、推论之类的逻辑方法,《墨子》书中,最常见的字也是“故”“则”,通“因果律”——这正是中国古代跳跃式、意会式论述所极度缺乏的!

墨子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大实干家。除了各种发明创造,还在发明中总结、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几何学(形学)、物理学、经济学、军事学等,若不是后继乏人、被儒家打压,墨子,以其平民主义立场、革命性、思想学说、实干力、影响力等,堪称先秦时代毛泽东式伟人!

墨子还是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共产主义者”。他曾上书楚惠王,惠王说,“书是好极了,我虽不能依着做,却敬重你的为人,把书社的地方封你罢”。墨子却说,“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掉头不顾,去了。

还有一回,墨子派弟子公尚去游说越王,越王很高兴,告诉公尚,“你能请墨子来越,我就把五百里地封他”,又派了五十辆车去迎接。墨子得知越王并无意接受他的道义,就把公尚骂了一顿,“越王不知道我的道义,难道你也不知道吗”,照样不理越王。

因其伟大,故世人以“孔墨”并称,社会名流,“非儒即墨”。儒家之“仁”,与墨家之“兼爱”,对社会影响极大。

墨子的“兼爱”观,实分“兼”与“爱”。孙中山也极为推崇墨子,“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而“兼”字,更打破等级与亲疏界限,“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种思想,对破解当今世人,尤其是儿童独孩“自我中心”观念,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381年,墨子去世,此后,墨家一分为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墨家实力。但依靠其平民主义立场,及“利天下而为之”的担当,墨门依然根基牢固,子弟众多,名家辈出,其开创的平民主义游侠精神,后世也经久不衰。

墨子之后,墨家论述颇丰,可惜儒家大一统后,大多佚失。可见,文人间的斗争也往往你死我活。这闪烁着伟大理想主义,又难能可贵地用实用主义践行的体系,后来为何敌不过儒家,走向衰落?

第一大根本,在于其体系中很多地方是违背人性的。

譬如,为了推行兼爱,要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平等去爱别人的父母,细究下去,反而成了“不爱”,被儒家攻击为“无父无母”,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凭什么可以去爱别人?再如组织内部,其苦行、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极度依靠带头人,但当领袖自证力、凝聚力减退,或内部一有腐败,势必加速人心之丧失。

正如庄子的批评,“其道太觳(因恐惧而发抖),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天下不堪墨子,虽能独任,奈天下何?”就是说,墨子让世人紧绷,令人不堪忍受。

第二大根本,在于其逻辑有诸多漏洞。

理想之下,其推行手段过于功利主义。比如“天志”学说,逻辑高度已经上到宇宙观、世界观,非但不能继续推导,反而一下落到“明鬼”,以鬼神约束世人,跳跃实在太大。

第三大根本,在于过度囿于“平民主义”,充满平民式短见、偏见。

譬如“非乐”,不能说只有可见的物质才是生产力,精神就不是生产力。我听一会儿音乐再去劳动,劳动效率提高了,是不是生产力?我闲下来听听音乐,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是不是更有利于生产?

第四大根本,在于其由平民而“民粹”,与精英主义融合不足,最终搞成了个封闭系统。

墨子反儒,凡是儒家倡导的,我就反对,道家的,我也不理,最终越来越“自己玩”。而为了推行互助、“共产”,又把一切私有性质的团体都破除了,无法得到社会精英、权力阶层内心的真正支持。

反观儒家,“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中庸路线,改良主义般,一点一点进步,一点一点融合,最终获得上下共同认可,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梁启超也说,“夫言理想,老子近唯心,墨子近唯物,孔子则其折衷也;夫言作用,老子任自然,墨子尊人为,孔子则其折衷也”。于今,也是如此,主义与市场,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左翼或右翼……都被搞成了对立的两极。两极之间,往往非此即彼,互相“攻伐”,引起思想混乱,即便争胜,也只是一时,最终还是要失败,这又是何必?

近代以来,人们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各种革命,把“中庸”这个词革命掉了,总觉得中庸就是平庸、骑墙、老好人的象征,不带劲,其实大错特错。所谓中庸,是先明晰事物之对立的两极,行事时不取其极端,而取乎中间。也即上文的折衷、融合、改良之类。

夫唯折衷,才能长久,夫唯融合,才有未来。

下篇计划讲孔子,大致为《孔子与精英主义》,敬请关注。

作者:民间观察派,独立思考者。专栏作者,撰稿人,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个人公号:刘子的自留地。

参考书籍:

商务印书馆,《梁启超论诸子百家》;

钱穆,《中国思想史》,《讲堂遗录——中国思想史六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原标题:《墨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