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大马院教授刘同舫: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向度

2017-11-02 14: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而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和文化自信为支撑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开展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等发展向度,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科学化是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是由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科学化是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石,将生产力的变革作为社会嬗变和历史演进的根本力量,科学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果。在文化领域,马克思通过揭示文化的阶级属性,指出资产阶级文化只是为少数资产阶级谋取利益、将现实的人异化为冰冷的“物”的工具,只有无产阶级文化才是代表人类整体利益,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进步文化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选择与资本主义文化截然不同的发展旨趣,就是致力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纵深发展,文化交流碰撞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面对多元多变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浪潮的冲击,必须在文化建设中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住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民族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

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度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百折不挠、延绵不绝的旺盛生命力,海纳百川、多元共生的谦和包容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厚重底蕴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们理应为此感到自豪。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影视、文学、流行音乐等载体营造虚假的“西方文化优越论”,严重腐蚀了国内一批所谓精英人士的思想,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妄自菲薄或全盘否定一度成为知识界的一股歪风,通过贬低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形象以迎合西方人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要求的文化作品数见不鲜。文化上的去民族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思想和精神上被奴役的先兆。抛弃民族文化的个性,牺牲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权,对西方文化无底线地迎合并不能换来理解和尊重,只能进一步强化西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固有偏见和歧视,在民族文化的谱系中走向边缘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民族化为引领,在文化作品中集中体现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彰显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自重者人重之,自尊者人尊之,自爱者人爱之”,唯有不断提升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重、自尊与自爱,才能真正获得其它民族的认同及认可。

三、大众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石

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夯实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化根源于群众。阳春白雪固然高贵典雅,但未免曲高和寡;下里巴人虽然通俗粗浅,却胜在脍炙人口。文化一旦有了群众的基础,就能焕发出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从革命时期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到建设时期的“双为”方针,我党一直将扎根于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新时代下开展文化建设要继续抓住人民群众这条主线,推动文化建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要极力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主体热情,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创造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创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推进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完善文化效益评价体系,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喜不喜欢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时代化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必须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增强文化的生存能力。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具体形态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文化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不同的文化之间同样适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以文化的视角来看,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兴起和消亡史,各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争相竞胜,只有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自我革新的文化才能生存延续。历史上我们曾因闭关锁国而游离在时代潮流之外,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在文化发展上的因循守旧几乎断绝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今开展文化建设应谨记历史教训,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新时代特色,彰显新时代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化应在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等向度中加以体现。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发展,不断生成新的理论成果,以新成果反哺、指引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去芜存菁的基础上返本开新,为传统文化赋予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使命;要紧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发动人民群众借力新媒体、新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实践、新成果,传播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共建共享。

 

(作者刘同舫,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