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刻漆艺术家项军:五十年只做一件事

2022-06-10 15: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刻漆就像不同的人写字,每个人都会留下不可复制的痕迹”——项军

项军,从事刻漆艺术五十年,当我们为这种惊人的毅力叹服的时候,他从容自若地谈到:“如果这种坚持能够感染到年轻人来尝试这门艺术的话,那我觉得这五十年不算什么!”

01 时间的长度

 1957年,项军出生于上海,16岁,他带着少年的意气进入了上海漆器雕刻厂。从此,学艺之路正式开始。

少年时期的学徒躁动大过安静,而艺术偏偏是令人沉静的事情。每次下课,同学们一拥而上挤出厂门,项军与之截然不同,他似乎更喜欢人去楼空的寂静,常在人群散去之后,一个人默默地在厂里练习。时间久了,他的认真与耐心被带教的陈师傅看在眼里,师傅成了那个愿意陪他一起练习的人,经常为他开小灶,指导他练习刻漆的基本功和一些出错不自知的内容。

基本功最枯燥,日复一日,项军心平气和地练着。师傅考验他的心性,不偷懒,不焦躁,觉得可以了,才开始教他刻花花草草。之后的创作中,他也常常想起那句“心性决定作品成败。”

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的同学一个个离开刻漆厂,另谋新生。只有他站在原点,没有被更迭迅速的时代洪流所影响。

1985年的时候,项军28岁,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关于漆艺的大奖。他的刻漆作品《豫园》被评为国家级珍品,现收藏中国工艺美术馆。当时上海获得这个荣誉的人屈指可数,仅有三位。这一次的获奖坚定了他对刻漆的信念。

“哪怕身边的人都放弃了,我也会继续刻!”

1987年,是他在刻漆厂的第15年。这一年,他有了新的方向,进入工美研究所。逐渐尝试创作符合时代的作品,他希望自己可以在传统的表达上融入更多元素,去打破对漆工艺的认知,才有可能让流失的印象分回来,这样漆艺才能再焕新生!

就这样沉迷于研究作品创作,只想要守住这一片净土,一待就是30年。

要想让刻漆接近时代潮流,就需要年轻大军的支持。作品斩获无数大奖后,他开始带领学生。至今,他都一直坚持手把手教学演示,一笔一划地指导学生手法,常常想到当时的自己。

02 艺术的厚度

时间不辜负每一个真诚的人。五十年的时间,他用作品装满了自己的博物馆,有学生的,有师傅的,有自己的获奖成果。

项军一直在尝试让漆艺走进千家万户,使漆器从平面走向立体。纸胎漆艺、陶胎漆艺、瓷胎漆艺,不锈钢胎漆艺等工艺品和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壁饰及装置艺术结合,打造出新潮的漆艺面貌。

他的刻漆作品,有人文故事题材,有当下城市的描述。他笔下的人物形态丰富,高楼大厦排列有序,构图深远有层次,每一根线条都经过多次打磨,作品中透露着别样精致。

《群仙祝寿图》

2017年项军创作了十二幅通景屏《群仙祝寿图》。此作以清末画家任伯年人物画中的杰作为创作原型。挑战经典必须有付出不寻常的代价。项军为了体现其中的氛围,将人物合理地分布在每一幅画上,少则一人,多则六人。每一幅屏画都是独立的,同时又可以组合成一个不突兀的全幅。这其中构思极其精巧,用色上以淡雅为主,没有大红大紫,生活气息十足。将贺寿场面描绘的生动灵性!

时间的长度奠定艺术的厚度。如今,项军对大作品的创作游刃有余。

《老上海外滩》

这幅漆艺作品是项军2020年的大作。作品有3.2米的长度。图内充满故事感。用黄昏的暖色调作为整幅内容的基调,描绘着城市街道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场景。右边的单独建筑与左上的一排大厦形成强烈的对比,将画面纵深感拉长,体现上海滩的恢弘气势!通篇贴金,在金箔上分层次,明暗对比分明,增加真实感。表现高超技艺的同时流露着对城市的热爱!

具象之外,项军也尝试了抽象。

《木川涧》

相比前两幅的大作,项军的《木川涧》用小篇幅讲述着无尽的故事。不具象的设计让作品引发更多思考。刻画流水般的线条,映射不规则的生活,如同人生不可预知!

时间在他的热忱中不知不觉度过,漆艺的发展随着时代也变得更鲜活。在项军看来,技艺可以传承,但理念前卫需要新鲜的力量支撑!

03 项军艺术履历

项军,1957年生于上海。

一位致力于为传统漆艺注入新的生命力的艺术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制作出具有实用与观赏价值并存的现代刻漆作品,让漆艺从平面走向立体,为中国大漆艺术的传扬与发展尽心竭力。

1985年《豫园》,被评为国家级珍品,现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1987年《蛋壳组成的墙》,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2005年《白的蜻蜓红的云》,获第六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05年漆瓶《白的蜻蜓红的云》获第六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05年被评为上海工艺美术大师

2009年评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2012年聘为上海工艺美院客座教授

注:以上内容均为“十里玉见”版权内容,如需转载或有其他商务咨询,可联系我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