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早:为什么报志愿应该多考虑考虑文史哲?

2022-06-10 12: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杨早 生活书店 

我也曾经是急功近利的年轻人。现在人到中年,回首漫漫学途,最大的遗憾就是念中文系,却没有去完整地学一遍跟社会隔得几乎最远的古文字学。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学问,用处不是一般的大,所谓“国学”以小学为本,果然不是说说而已。

——杨早

为什么报志愿应该多考虑文史哲?

文丨杨早

到了报志愿的时节,在大学中工作的朋友,谁都会被一众亲友咨询孩子该报什么专业。不过,如今我周边问要不要读文史哲的,几乎没有。张向荣博士的《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按说是替我们人文学科张目的,该当鼓掌。然而我读完之后,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志愿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我是同意的,“热门的专业总会变冷”我也同意,包括说文史哲易学难精,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与更多的精力,我还是同意。只是“学文史哲”与“学好文史哲”之间,实在画不上等号。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句话:一、不学文史哲,是不是就不需要学好文史哲?二、学了文史哲,是不是就理应“学好文史哲”?

所谓“学好”,其实也有两重含义:一重是学有所成,专业从事;另一重是获得文史哲学科对“完整的人”的充分滋养。前者是少数人的选择,当然需要热爱,不仅需要热爱,还需要有物质上的保障,因为从事这一行当的回报率不高,如果你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学者”的话。

后者呢,应该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达到的程度。然而,“应该”往往意味着“稀少”,漫说应用学科的芸芸众学子,就算是文史哲专业的本科生,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个人灵魂、思想和价值观的重塑,也就是对生活的超越”,能做到“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视界在扩大,仿佛山登绝顶,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风景;你也会发现自己的感知力在增强,能感受到旁人毫无知觉的痛苦、喜悦和崇高;你还会觉得,自己对一些外在功利、世俗浮躁的关注在下降。你开始习惯于沉思,很多你曾经为之忧虑、为之困惑、为之恐惧的人和事,你都会慢慢地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pexels.com

上面这些话有点儿虚,我们要考虑国情,事实上,一位在中国接受主要教育的年轻人,能够做到:一、保持对阅读持续的热情;二、知道应该在时代与环境的大前提下理解人与事;三、认同人生的价值实现不是只有一条标准,参差多态的社会更幸福,我认为这就是“学好”文史哲了,无论他选了什么专业。

一起学球,教练说“我看见字儿就犯晕,看看电视还行”,有朋友开玩笑说:要是我家孩子看见字儿就犯晕,还不如掐死算了。

玩笑是玩笑,后面就透出一层浓重的焦虑:我们这些深受文史哲恩养的父母,对于儿女能否感知同样的恩泽,难以抱有足够的信心。视听资源的极大丰富,绘本的流行与囤积,浅阅读、碎片阅读的深入人心,让“识字”似乎变成越来越不必须、不重要了。小儿这一代普遍识字年龄后移,这是让我们无可奈何的事。

我又来忆苦思甜:在我们小时候,如果你不认识字,就意味着你与知识世界完全断绝,即使是“小人儿书”(即连环画),里面也有相当的文字含量。一个人的知识,基本上依靠自主阅读获取。“无书可读”是那个时代无数偏远地方好学者的哀鸣。

图片来源:pexels.com

现在则是无数信息与知识都在往你眼球前、耳朵里涌,千方百计地喊着“选我,选我”,在这个时代长大的孩子,真正是知识世界的“小皇帝”,大家都来供献、奉养你,变着花样儿给你做滋味佳、易消化的吃食,只要你打赏少少银两。

有一个词,我怀疑已经成为“死词”,哪位帮我查查《现代汉语词典》还收录吗?就是“涵泳沉潜”。它与“信息快速处理反应机制”之间的区别,就像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区别:前者两分钟必须有爆点,后者常常一个空镜头就是两分钟。时间并不公平,不同的使用方式是一道选择题。

我曾经也是对文史哲、对人文思维的乐趣充满信仰的少年。但既是公众言论,我们确实不能只讨论小众选择,而是要针对“大多数的可能性”。鲁迅在报纸上主张少读或不读中国书,私下却给许寿裳的儿子开国学书目,就是这个道理。

先说一点很重要的判断:学历在下沉,选择在延后。民国时高小毕业生就业无比正常,后来就是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也不知道是社会进化,导致人可以用在学习阶段的时间越来越长,还是时代多元,让人习得谋生技能、选择终生路向的节点越来越靠后?

好大学都在改,一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到了二年级甚至三年级才确定专业。不怕来不及,研究生基本上快成必修学历了。总有一天,高考之后选志愿会成为“从前我们是这样的”那种怀旧报道吧?到那时,高考完就是选学校,大学新鲜人先听遍所有基础课程再说。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我一向有个信条,自己发明的:“本科靠自己,硕士靠氛围,博士靠导师。”虽然过了一二十年,想来还可以让现在的学子借镜一下。是不是只适用于人文学科?不保证,试试看。

“本科靠自己”,说的是本科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建立自己的阅读路径,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而不是等着老师开书目,再从资料中选择要研究的题目。不怕浅,不怕重复,关键要通过这种浅层但逐渐深化的研究确定自己究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只是大而化之的说法——现在书店摆放图书,都不敢将书分为“文学”“历史”“哲学”等大类了,“小说”都不行,得是“中国当代小说”这么细的分类,对“专业”感兴趣不如对“问题”感兴趣来得实在。所以一个人的学术兴趣是从小问题开始,多去探索几个“为什么”,基本弄清楚了这些“为什么”,自己想学的(而不是父母、老师要自己学的)是啥,也就浮出海面了。

“硕士靠氛围”,因为硕士阶段已经入了研究之门,或至少应该窥见门内的风景。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氛围,培养出来的学生,意识、眼界都迥乎不同。同样是读了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有人早就进了门庭,已经学会了一套太祖长拳,有人离大门还有二里地。所以本科考得不太理想的同学,就更得加油靠自己,靠考研究生转换一下氛围。

“博士靠导师”,你可以说是要靠导师扶持提携,介绍工作、参与课题什么的,而更重要的是,导师是你自己选的,你也是导师选的,希望互选的前提是师生有共同的学术兴趣与学术思路,前人所谓“家法”,大体如此。如果要“学好文史哲”,没有自家面目根本要不得。自家面目如何得?不外是师承与自觉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片来源:pixabay.com

以上述信条为基础,再来反观高考后的报志愿,可依可援的操作法则就比较清楚了:

一、尽量选择中心城市,尽量选择高档次学校。“211”以上,根本不要去想“好不好找工作”这种假命题,什么专业都行,反正人生选择已经延后了。

二、如果没法选好学校,那么尽量选择挨好学校近的地方,至少可以蹭课、蹭讲座、蹭图书馆,在好学校找个男女朋友也是打入内部的捷径。

三、本科专业反而尽量要选出路广、转型易的,给自己留一个二次选择人生的机会。千万不要选那种只要选了,要么一条道走到黑,要么虚掷四年光阴的专业——文科里面,文史哲都是万金油,所以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

大学教育的功利化,非自今日始,亦无可能至今日终。闹得最厉害的时候,我读本科的中山大学,谣言风传,说中文系要改名“大众传播系”,历史系要改名“旅游观光系”(确实开了导游专业,专科),哲学系要改名“行为管理系”——这些或是笑谈,图书馆系倒确实先改名“图书情报系”,再改名“信息管理系”,也不知道有没有促进就业的功效。

我也曾经是急功近利的年轻人。现在人到中年,回首漫漫学途,最大的遗憾就是念中文系,却没有去完整地学一遍跟社会隔得几乎最远的古文字学。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学问,用处不是一般的大,所谓“国学”以小学为本,果然不是说说而已。

本文摘自《早生贵子:帮不了你养娃,但能帮你觉悟》

杨早 著

*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版权由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所有

新书推荐

《早生贵子:帮不了你养娃,但能帮你觉悟》

杨早 著

ISBN:978-7-80768-305-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杨早,1973 年生于四川富顺,中山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身兼文史学者、书评人、阅读推广人三重身份,关注儿童教育。与书评人绿茶合著写给孩子的《中国通史》,并在“三联中读”开设讲给少儿的启蒙专栏《简说中国史》《简说中国人》。

著有畅销书《元周记》(2020)、《拾读汪曾祺》(2020)、《早读过了》(2018)、《说史记》(2015)、《民国了》(2012)、《野史记》(2005)等,编著“话题”年度系列(2005—2014),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有《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沈从文集》《汪曾祺集》等。参与创立并主持“阅读邻居”读书会及微信公众号“早茶夜读”,个人主持微信公众号“早就说过”“杨早讲史”。

内容简介

《早生贵子》是学者杨早当父亲十年的心灵史,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教育问题的50项思考,内容辐射家庭、学校、社会、未来,质疑与反思精神贯穿始终。

全书分为四辑,先后观照养娃日常、中小学教育、大学角色、代际关系。字里行间,所谓“成长”,探寻的是孩子、家长、社会的共同进步,指向多元价值观。在成为焦虑的家长之前,翻翻这本书吧!人生并非只有一种解法,一如每个孩子的成长。

编辑推荐

这部《早生贵子》是杨早以“养娃”为起点,探寻“成长”多元可能性的行思录。全书有以下3方面看点:

一是“父亲杨早”的一线养娃体会与经验,如:怎样当好一名育儿能力不强的父亲?孩子不睡觉怎么办?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启蒙?上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学英语?有没有必要追求学区房?

二是“媒体人杨早”对近十年教育热点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涉及一度引发热议、至今余波未歇的国学热、中小学生减负、高考作文、文科教育、大学角色、就业难、留学生毕业去向等。

三是“学者杨早”借由回顾鲁迅、梁漱溟、沈从文等中国现代文人的经历,对处理教育问题、维系代际关系的思悟。此间对于结婚、生育、父母角色等问题的观照,同步于当下时代大潮中个体的思虑。

总体上,问题意识贯穿始终。诙谐中不乏严肃的思考,是一部活生生的“纸上脱口秀”;着眼点见高度但不高冷,是一部凸显人文底色的“教育行思录”。亦是作为父亲的知识分子十年间的珍贵思想档案,启发读者跳出窠臼,换一种眼光看未来。

原标题:《杨早:为什么报志愿应该多考虑考虑文史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