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锐评 |牧马人:抖音爆红背后的爱情乌托邦

2022-06-10 12: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冯笑盈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作者丨冯笑盈

指导老师丨张慧瑜

引言

《牧马人》拍摄于1982年,是谢晋导演根据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上映后轰动一时,创下1.3亿人观影奇迹,并在次年斩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配角奖和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和最佳剪辑奖。2019年末,这部37年前的老电影再次翻红,其剪辑片段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获得了大量关注。抖音平台上,郭谝子给许灵均“送老婆”的经典桥段播放量超过2000万,豆瓣影评区也出现了很多新鲜评论,许多观众因为被剪辑吸引而去追完了全片。这部老电影再度流行的背后,是影片与当下社会价值观和群体情绪的碰撞与契合,而如今人们所触动之处又与当年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从物质批判、家国情怀、人性之善三个方面讨论影片打动观众的亮点。

《牧马人》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01

影片概述

《牧马人》主要讲述了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朱时茂饰演的许灵均拒绝了从美国专程回来接他的父亲,回到了“敕勒川”草原,和妻子李秀芝(丛珊饰)与儿子过平淡的生活。影片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以许灵均和父亲的交谈为主线,不断回忆过去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父亲逐渐理解了儿子执意留在祖国的原因,不再劝说他回美国继承家业。影片的开场伴随着“敕勒川之歌”展现了广袤的大草原,在内蒙古敕勒川牧场做了小半辈子牧马人的小学教师许灵均告别妻子,一路风尘来到北京,与30年未曾谋面的父亲、拥有亿万资产的旅美华侨许景由相见。当年追求自由的许景由无法忍受与妻子的错误婚姻、丢下妻儿去了美国,而留在国内的儿子许灵均在文革中被划为右派下放牧场、劳动改造。在回忆中,许灵均称自己成了“弃儿”,自己犯的罪是“出身罪”,一度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但他还记得自己也曾“沐浴过新中国的阳光”,“祖国、劳动、人民和大自然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他不仅在牧区质朴善良的邻里乡亲们身上感受到了人间温情,在与四川逃荒而来的苦命女李秀芝结为夫妻后,他更是找到了艰难岁月中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而这是父亲这些人无法感受到的、苦尽甘来后的“心酸与甜美”。因此,他并不认为将自己融入在集体中、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行为是思想陈旧的表现,也不羡慕父亲的舒适生活,他想在祖国迈过“文革“的废墟之时,不离不弃地和祖国人民一同走向新生。

《牧马人》剧情截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02

对物质主义的批判和反思

影片围绕着“去”和“留”的冲突点展开,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而儿子坚定的选择、父亲态度的转变也象征着电影自身隐含的价值导向。在一开始,父亲就有很多立场鲜明的表达:“人是可以改变的,这次一定要把他带走”;“人是享乐的动物,没有人能经得住享乐的诱惑” ;“到了美国,我一定要重新教育他”;“20年受了那么多苦,还有什么可留恋的”;“我要恢复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我要树立你的信念”;“婚姻本身是一种条约和义务”。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父亲代表的是一套西方化的思维体系,追求个人的自由、享受物质带来的快乐;而在集体主义教育下成长的许灵均,看人民日报关注国家大事、心系祖国发展:“在中国,国和家的命运太密切了;在中国,国的命运也是家的命运”。父亲和儿子的话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镜头语言也在塑造这种差异。

影片开场即是草原的自然风光,许灵均和妻子坐着摇摇晃晃的木板推车,破旧的公共汽车开动扬起尘土,巷口上挤满了摆摊和赶集的农民;而在到达北京见到父亲后,镜头表现的则是繁华的夜景,舞池里穿着时髦的人们摇曳身姿,饮料是咖啡和威士忌,餐厅桌上摆满11道菜,三个人吃一顿饭就要80块钱;许灵均收起妻子带来的一筐茶叶蛋,走出迪厅坐在过道里读报,主动离开了灯红酒绿的气氛;父亲用800元高价买下一个瓷器,许灵均只要了角落里5块钱的泡菜坛子;在豪华的酒店里,西装革履的父亲、衣着华丽的宋小姐,让身着中山装的许灵均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而在影片的最后,父亲和儿子进行最终的谈判,二人虽同处一屋,却站在灯光、布景不同的两端,一端是昏暗舒适的沙发,另一端是明亮简朴的写字台,中间的隔断将画面分成两个世界。父亲和儿子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和立场:节俭与奢侈,劳动与享乐,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整个影片中,随着回忆和现实情节的穿插交错,两种场景也不断切换,时而是繁华热闹的都市,时而是简朴自然的乡村,而父亲和儿子的言谈将两种生活方式的碰撞予以串联。

导演将改革开放后中西方意识形态涌现的巨大差异,放在小人物的叙事结构中,通过向观众展现差异引发的冲突及其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来传达影片观点,而这种观点甚至直白的表现在父亲的自述中:“在财产上,我是亿万富翁,可在感情上,我却是一贫如洗,说的准确些,我是一个乞丐”。可以看出,父亲许景由作为西方物质主义的代言人,也在经受着这种差异中的矛盾:虽然已受西方文化浸染,却还是在心中保留着“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渴望享受天伦之乐;虽然愧对于儿子,却只能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儿子多年的坎坷,而无法真正理解其中辛酸;虽然想要补偿和培养儿子,却在认识到国内环境的巨大差异后,只能接受现实,寄希望于死后归回故土。父亲的矛盾和“求而不得”正是影片想要体现的、在历史潮流中小人物的选择和结果,一方面既肯定了游子归国的忠诚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对城市文化和物质主义的批判和反思。

《牧马人》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03

浓烈的家国情怀与乡愁

家国情怀是影片想要表达和演绎的核心主题,引导和决定着情节的走向和故事结局。主角许灵均在遭受了文革的磨难后,仍然深爱着祖国:“像我这样的人,既然有这样一个有钱的爸爸,真应该离开这个国家。但是,我的回答是:不,我等了20年了,这一天等到了。我看到了祖国的希望,我播种了20年的汗水和眼泪,我不能在收获的时候离去。”类似这种强烈真挚的表达在影片中出现过多次,许灵均的种种行为也见证着爱国之心:拒绝和父亲去美国继承家产,在平反后激动的留下眼泪,回到讲堂的第一课,他颤抖着拿起粉笔,写下“我和我的祖国”。

家国情怀包含两个层面:小家和大国,千万个小家组成了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家国即是一体,因为爱国才恋家,因为恋家才爱国。在影片中,这种家国相连的思想也有充分的体现。许灵均的爱国之心与爱家之情交织,共同决定着他的最终选择:留下来,他舍不得祖国,更舍不得家人和乡亲。在被下放牧场时,许灵均从乡亲们的关怀中得到慰藉,没有放弃生命;而与秀芝组成家庭是则是他生活的另一个转折点,秀芝带给灵均的是家的温暖和希望,也带给他安定生活和继续前进的勇气与责任。个人、家庭和部落是构成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影片完整的体现了由个人到小家再到国家的家国同构局面,从而为灵均的选择、父亲态度的转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铺垫。

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许灵均的家国情怀或许具有天然性,而对于农村妇女李秀芝来说,她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尚无法深刻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结关系,但依然可以从她身上感受到底层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与热爱。在丈夫出发的前夜,她望着地图说:“你走不了,我知道你舍不得小学校里的孩子,舍不得郭谝子、董大爷,你还舍不得它(墙上的中国地图),你可以把它装在口袋里带走,可那是空的,祁连山你背不走,大草原你背不走”。只有小学文化的李秀芝说不出家与国的抽象概念,但依旧可以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诉说乡愁与赤忱的爱国心。

在美国拥有亿万资产的许景由,此次回国除了与儿子相见,还专程回到母校,参观教室、和老园丁拍照留念,在回去的路上感叹:“南院未空,行人已老,归来事事看尽” 。影片尾声,他还以一种略显卑微的姿态说出了最后的请求:让儿子帮自己在大陆买一块两米长、一米宽的墓地,这些无不表现出身在异乡的华侨内心深处对故土的依恋和不舍。影片中对许景由的刻画有所偏向:虽然资产过亿,最终却是异乡漂泊、落寞孤独而渴望魂归故里的老头,和清贫却踏实幸福的儿子形成鲜明对比。相较于许灵均夫妇的家国情怀,许景由离开故土的行为是一种背弃,他身上的乡愁也因此得到了集中体现,甚至可以些许唤起观众的同情。

04

人性的坚韧、温暖与美好

在回忆过去坎坷经历时,许灵均说“死去过,但是我又活过来”。让许灵均重燃生活希望的,是自然、劳动和人性的善与温情。初到牧场时,许灵均在政治上被划为“右派”,而邻里乡亲却没有因此排挤和歧视他。董大爷为他挂上挡风的门帘,董大妈给他端来热腾腾的面条,还说到:“吃饱饭、不想家”;为了不让许灵均再次被批斗,乡民们合伙演戏,以草情不好为由“救”回了灵均,带头的郭谝子还自在地在大字报上撒尿以示抗议;和秀芝结婚时,乡亲们一起凑了粮票、布票、饭锅送来为新人祝福。善良的人们并没有把政治错误当作打击评判的工具,他们只觉得许灵均可怜、需要帮助,便自然地关怀他,许灵均因此获得了极大慰藉:“我的心上,激起了一种美好的感情,我好像融化在这群质朴的人中……我不但找到了人的价值,还有温暖……对于他们给我的,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许灵均和妻子李秀芝的相识出于一场意外,秀芝从四川逃荒而来无家可归,热心的郭谝子答应帮姑娘找一个家,把她介绍给了灵均。灵均和秀芝初次见面,两人都很拘谨,却都细心地照顾着对方。许灵均担心自己是右派耽误了秀芝,但秀芝明白自己“命好”,遇到了好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两个善良的苦命人相依为伴,努力经营着清贫的小家。片中两人在一起的场景尤为甜蜜:灵均在外放牧时,秀芝在家中盖院墙、学认字、养动物,嗔怪丈夫“马都知道想家,人不想家”;在草原山坡上,灵均教秀芝认字,孩子在一旁玩耍。片中的台词也含蓄而动人:“我把心都扒给他了”;“妈妈说爸爸是天上的风筝,飞得再远,线也在妈妈手里”。许灵均在对宋秘书提起秀芝时,脸上掩不住笑意,将秀芝称做“毛丫头”,而在宋秘书感叹他们的幸福时,灵均心里自述:“他们哪能体会过人生的苦和甜,这完全是一个奇特的排列组合”,一句话中包含着对命运阴差阳错的无尽感慨。

许灵均和李秀芝出于意外走在一起,因为彼此都有着善良、朴实的心而能够相濡以沫,虽没有山盟海誓,却在一点一滴的日常中见证着彼此的爱。秀芝纯朴、勤劳能干、有骨气,她对丈夫一字一顿复述电影的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也是她的决心;在儿子想要“爷爷的汽车”时,她教育儿子要自食其力:“自己挣来的钱,花的才安逸”;当丈夫平反发了500元时,她并未特别在意:“在我心中,他还是那个许灵均,他当上官我也不稀罕”。片中的秀芝熟悉陌生环境后便不再羞涩,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坦然大方的生命力,不崇拜金钱与地位,踏踏实实地靠自己的劳动经营生活。对于灵均来说,秀芝更像是一个救赎者,她代表着坚强、光明与希望,让灵均因阶级划分而压抑苦闷的心得到了释怀。而两人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也没有任何退缩与怨言,体现出一种人性的顽强和坚韧。

《牧马人》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05

思考: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牧马人》

“文革”结束后,谢晋导演创作了“文革三部曲”,将丰厚的政治历史感和国族感融合在一起,在反映时代政治的同时融入人道主义。在《牧马人》中,谢晋就是以个人叙事和家庭叙事讲述历史,用情感化方式表达政治话语,在影片中表现为许灵均愿意接受历史的错判、为祖国的新生奋斗,而不是背着历史的包袱远去他乡,追求个人享乐;与之相对应,父亲许景由虽然资产过亿,却无法拥有灵均温暖的亲情、爱情和乡土情,他最后表现出的凄凉落寞正是导演对他抛妻弃子离开祖国的情感惩罚。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谢晋导演在影片中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倡导、人伦价值重构的呼唤和国家民族精神的宣扬,这些政治话语通过小人物感性的叙事得到了自然的展现,从而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在37年后的今天再次唤起观众的共鸣。以下将结合时代背景,从上述三个方面出发简要探讨影片两次受到热捧的社会历史因素。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速,西方思想和物质文化不断涌入,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受到猛烈冲击,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追求奢侈消费、个人自由,影片正是反映出对这种思想畸变、背弃乡土文明的忧虑和警惕;在向往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自由的大环境下,影片中家国情怀的渲染给了也国人一剂强心针,触动了观众心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乡土社会中存留的联结感,对于许多对国外环境感到新鲜好奇、想要出国发展的人来说,影片的情节也足以引发其思考和重新审视。

文革时期的爱情多带有政治色彩,两个人的感情问题被称为“作风”问题,足以断掉一个人的前途,而恋爱的标准也变得刻板单调。在这种政治环境下,爱情更多是人们对一个阶级的爱情,是对于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爱情的追求被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同质化、失去了人性而显得生硬疏远,许多人因此失去了的爱的勇气、无法体会爱情的纯真浪漫。因此,《牧马人》中的爱情在这种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而动人,重新唤起了经历过文革的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如今,这部老电影的视频剪辑再次爆红,播放量较高的视频多是以下标题:“那个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代”;“那时候的爱情很美好,姑娘很清纯,牵了手就是一辈子”;“希望我们的生活中也能闯进这么一个善良的人”;“清贫的生活,青涩的爱情,那时候人们总是那样的纯朴”。而评论区则多是“那时的爱情为什么这么简单?”;“从前的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个时候真的没有套路”;“我也想要国家分配对象”。可以看出,人们在观看《牧马人》时充满了对过去年代的乌托邦式想象。除了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人们关注的更多是一种纯粹和质朴,是脱离物质、真实温暖的情谊,以及乡土社会稳定的联结感,而这与当下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

当前社会结构呈现一种原子化倾向,人与人之间情感疏离,信任感较低、距离感较强;电子设备传输信息的不在场感弱化了表达的真实性,情感互动模式的转变让感情变得不再那么珍贵。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焦虑,对感情则缺乏安全感。情感无用论、游戏论成为流行的恋爱观,快餐式恋爱普遍存在。社会情感结构被经济秩序的超级结构打破,情感行动越来越被理性支配。另一方面,消费主义愈加盛行,在物欲膨胀、价值多元的时代特征下,人们普遍淡化理想而追求现实,社会竞争逐步“内卷化”。因此,人们对过去的追忆和眷恋,实际上是对当下物质至上、情感疏离的现状的无奈和反叛。人们怀念过去的简单和纯粹,疲惫于物质的追逐和情感的游戏,向往着不以物质为标准、没有套路和算计的感情;秀芝不过于看重物质、靠勤劳的双手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和灵均放弃亿万家产和安逸生活、留下来为祖国奋斗的坚定信仰,在当下更显得难能可贵。

《牧马人》在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的处理上较为熟练,但演员的部分表演略显生硬,台词话剧腔较重,而如今观众再回看这部老电影时则给予了更多的包容度,在“老电影滤镜”下,“又红又专”的台词和“用力过猛”的演技都被视为过去特有的“年代感”而自然接受,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质朴的温情中。单从影片情节来看,秀芝和灵均的爱情实际上还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状态;多年被错划右派的许灵均也可以接受历史的包袱,依旧高扬爱国之心;影片淡化了高压政治环境下人们遭受的磨难,强调人与人之间美好、理想的状态。而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或许这就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不掺杂过多物质利益的关系,这种乌托邦式的想象正是这部影视作品提供给观众的精神慰藉。

参考文献

[1] 白银. 浅论谢晋电影《牧马人》中的爱情观与家国情怀[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 008(019):152-153.

[2] 李晓华, 汤静. 论从张贤亮《灵与肉》到谢晋《牧马人》的电影改编[J]. 名作欣赏, 2019, 637(05):106-110.

[3] 郭小雪. 四重情感翻红电影《牧马人》[J]. 科技传播.

[4] 周萍萍. 谢晋电影中的城乡关系论——以《牧马人》为例[J]. 文教资料, 2012, 000(013):80-81.

[5]周安华,吴迪.游走于精神询唤与浪漫言说间——论谢晋电影政治及其“情感化”表述[J].社会科学,2013(12):172-177.

[6]段善策.新时期之初主流电影的症候式阅读——兼谈谢晋电影的叙事伦理[J].电影文学,2021(06):97-101.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与文化研究》2021年度课程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1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 | 冯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锐评 | 《牧马人》:抖音爆红背后的爱情乌托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