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总拿第一”的科大讯飞,距离真正止痛,还有多远

2022-06-20 15: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刚刚过去的618大促中,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再次交出满意答卷。

据悉,在此次618中,科大讯飞砥砺前行,再创佳绩,销售额同比增长40%。

旗下明星产品科大讯飞AI学习机、讯飞智能办公本、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翻译机等获得了消费者青睐,在多个平台取得品类销售冠军。

换言之,在人工智能的toC端上,科大讯飞似乎找到了一定的市场。

但在人工智能的真正大蓝海中,科大讯飞游的分数如何呢?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研究报告2020》显示,在中国人工智能语音语义市场,科大讯飞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凭借多年持续布局AI以及教育等诸多领域,科大讯飞自创业以来实现经营业绩高速发展。

在6月9日召开的科大讯飞23周年庆上,公司董事长刘庆峰以“稳中求进、中流砥柱”为题,对科大讯飞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但根据4月21日晚间科大讯飞发布的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度财报来看,公司净利润出现放缓和下滑现象,无疑让市场质疑科大讯飞的盈利能力是否稳定。

对此,《港湾商业观察》记者施子夫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商业布局和研发的持续投入,势必让净利润看上去不太漂亮。

资料显示,为了业务快速落地和更稳健发展,2021年科大讯飞人员规模增长3301人;研发费用28.3亿,同比增长27.99%。

对于科大讯飞而言,无论是toC端的新布局和人工智能上的投入,都是为了后续可持续增长和巩固独角兽地位的必须。

事实上,科大讯飞未来的盈利能力,还是值得期待的。

科大讯飞目前已经在尝试人工智能的商用,特别是toC端的尝试上。

某种意义上,人工智能规模化商用目前还是全球性课题,尤其是如何成为互联网科技的底层构架上,科大讯飞走的语音只能之路,目前成为底层构架的态势并不明显。

但在人机互动上,人类普遍渴求打通语音输入的丝滑体验,这是一个痒点。

要真正达成在人工智能的领先和智能语音上的领军,科大讯飞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让痒点变成痛点,并真正止痛。

本质上,押注智能语音,就意味着科大讯飞在AI 领域的未来,已经做出方向性选择,只是看游泳的姿势是否正确了。

智能语音的核心是语音输入和智能响应的双向丝滑,科大讯飞目前都还有距离,能否通过toC端的探索来快速积累大数据并训练自家的人工智能达成深度学习,将是其关键大考。

或者说,这条路目前而言,科大讯飞还只是没完全迈出第一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