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鲸之骨》的拼图:穿越海陆与时空的答案

2022-06-28 15: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三蝶纪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蓝鲸骨骼标本 三蝶纪 摄

2019年,我在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了一具长达25米的蓝鲸骨架标本。这具保存完好的标本是由1891年在爱尔兰瓦克斯福德港搁浅的一头蓝鲸制作而成,距今已经130余年。

蓝鲸在20世纪初遭到疯狂捕杀,极度濒危,又在后期通过保护恢复了种群,逃离了灭绝的命运。这头蓝鲸被命名为“希望”,放置在现有生物和已灭绝生命的骨骼之间的大厅,告诉人们,生命是如此脆弱,人类所做的一切都要对地球负责。

当我拿到这本《鲸之骨》时,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那具蓝鲸标本。很多自然博物馆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骨骼标本,但是回想一下,比起陆地动物,海洋生物的骨骼标本要少很多,鲸这类体积较大的海洋哺乳动物就更不常见。再仔细想想,比起陆地动物丰富而详细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介绍,鲸类的信息实在是少得可怜,它们庞大而神秘,在研究上有很多的难点。

鲸的祖先长什么样?现状如何?未来又何去何从?我想一般人都无法在第一时间想到答案。如何寻找答案呢?线索就藏在这些巨兽的骨骼里,也就是这本《鲸之骨》要为读者科普的内容。

《鲸之骨》;[美]尼克·彭森 ;海峡书局 ;2022-5

本书的作者尼克·彭森是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海洋哺乳动物化石馆的主管。史密森尼学会创建于1846年,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捐赠建设,学会囊括了美国19座博物馆(美术馆)、9座研究中心、国家动物园以及1.365亿件艺术品和标本,是美国唯一一所由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门博物馆机构,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

早在20世纪30年代,史密森尼学会就拥有了全世界最多的早期鲸类化石藏品,这些藏品为鲸类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化石证据。作者挖了20多年鲸类的骨头和化石,在这些大自然遗存的线索中去探索关于鲸类的一切。这些研究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是远离大众视野的,作者真诚地与读者分享了自己考察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这种真诚的分享难能可贵,本书里的很多信息,我们很难在其他同类科普读物上看到。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这并不是一本鲸类生物学知识介绍,书里也没有彩图去说明各个鲸类与它们的结构,书里着重描述的是通过鲸骨对鲸类进行考察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以及鲸类的演化历史。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鲸类化石的鉴定主要依靠头骨和独特的耳骨。化石证据展示了鲸类5000万年的演化历史,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鲸从陆地生活慢慢过渡到海洋,当时的它们还是四脚兽,和其他的哺乳动物类似,这个过程持续了1000万年不到。此后的4000万年时间里,鲸就开始了完全水生的生活,直至现在。

曾有600多种鲸生存在地球上,而今它们已经全部灭绝。超乎想象的是,早期的鲸类体型只有现在家养的大型犬那么大,而现生的鲸类体型都很大,尤其是须鲸类的,其中最大的是蓝鲸。

蓝鲸的下颌骨不仅是海洋中最大的骨头,也是地球上出现生命至今最大的骨头。换言之,蓝鲸也是这个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和现有的生物里最大的,在看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想到巨大生物,我总会想到恐龙,却忘记很多鲸类都比恐龙大,蓝鲸更是其中的巨无霸,体重超过100吨。我们有幸与史上最大的巨兽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是,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未珍惜过这些庞大的生命。

在20世纪初期,南大洋的各大港口遍布捕鲸站,300万头鲸在这里被猎杀,其中包括325000头蓝鲸,而今这个海域蓝鲸已经变得非常罕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捕鲸活动,给鲸类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等到这些鲸类数量急剧下降,人类才开始意识到需要停止这些疯狂的举动。

古利德维肯南极捕鲸站,曾经有175250头鲸在这里被捕杀,生产过900万桶鲸脂,于1966年关闭。

如何研究鲸类是一个有趣的问题。20世纪初疯狂的捕鲸行为在造成惨痛损失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鲸类的生物学、生态学基础知识以及在各地区鲸种类、数量、解剖学的数据。搁浅的鲸类为鲸类研究补充了解剖学的天然素材。

研究早期的鲸类则需要寻找和挖掘化石,这些化石在获得时往往已经不完整了,就像拿到了一小块拼图,需要更多拼图才能拼出事实的真相。为了研究现生鲸类,科学家们采用了生物信标跟踪记录的方法,坐船寻找野外的鲸类,设法将霓虹色标记安装在鲸身上,以便于追踪它们的各项行为。

还有一些研究是关于鲸落的。死亡的鲸形成了鲸落生态系统,为海洋中其他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只生活在鲸落生态群落中。总而言之,对于鲸类这种海洋中的巨兽,研究方法有更多特殊之处,与我们所熟悉的小动物的研究方法相差甚远。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现代鲸类研究正在走向多领域的跨界合作,正如作者所说:“为了认识世界,科学家们经历了数年的培训和研究,最终却大多把自己困在了知识的谷仓,然而解决科学问题的最佳方法却出现在了学科的边缘。”研究古生物的学者也需要去研究现生的生物作为对比。除了生物学本身的方法,还需要动用很多跨学科的手段和技术辅助研究。

在“鲸之陵”化石遗址现场,大群的鲸骨的挖掘和研究工作就是多领域合作而达成的。想象一下,把这些大尺寸的大骨头们完整地挖掘清理搬运出来,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在挖掘现场包裹分割搬运,很难将骨头完整地拼凑在一起,还原出本来的面目。

激光扫描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激光扫描创建了遗址里几十具鲸骨的数字化模型,这样既不会破坏化石本身,又能高效地还原鲸骨原本的形态,此后还可以用3D打印技术将这些骨架打印成更大的模型。这些工作都需要多个团队的“破圈”合作,不可能靠一个人去完成。

作为一名科学家,作者在写作上还是有一些科学家写作的常见问题,比如说章节里文章的结构零散,部分内容过于专业缺乏注释和图示,非专业的读者读起来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理解,但是不妨碍这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无论你基础如何,你一定能在书里获得关于鲸类的独家信息。本书的译者是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鲸豚的海洋生物学博士曾千慧,有她的翻译加持,保证了中文版的科学性。

谈及鲸类的未来,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人类活动给鲸类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淡水鲸豚类有一些已经灭绝,剩下的岌岌可危。海洋鲸类要面临栖息地破坏、海洋噪声、兼捕、水质污染等等致命威胁。此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除了引起全球变暖还引起了海洋酸化,影响鲸类取食的无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和鲸类的生存环境。

有的鲸类在大屠杀停止之后幸存了下来,慢慢恢复了一部分种群,还有一些并没有那么幸运。

鲸类中体型最小的小头鼠海豚因为过度捕捞,全球只剩下不到30头,它们的窘境给人类留下一个难题:如果什么都不做,它们会走向灭绝;保育工作者尝试抓捕它们圈养繁殖,进行迁地保护,但发现抓捕和囚禁会刺激它们死亡。

值得肯定的是,现在的人们在鲸类保护的意识上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近些年,通过网络的科普和传播,有很多起鲸类搁浅事件都在第一时间受到了关注。单单救助个体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它们和其他水生生物创造更友好的环境。

(本文作者三蝶纪系科普作家,著有《酷虫成长记》《常见海滨动物识别手册》,沉迷观察记录生物多样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