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白雪公主》打擂:中国首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诞生记

郭虹
2017-12-01 17:05
翻书党 >
字号

1939年夏,万籁鸣和万古蟾从重庆返回了上海。此时孤岛上海尚有电影“商机”,迪斯尼耗资百万美元的彩色动画大片《白雪公主》1938年初在美上映后,当年就登陆上海影戏院,上海的媒体对此已有登载。万氏兄弟回沪后,此片仍在放映。

万氏兄弟看到了《白雪公主》及其放映盛况,一方面感叹境外动画发展一日千里,动画片已突破以前的黑白系列短片模式,能拍出这样美轮美奂的巨幅长片,华丽五彩一如真人、胜似真人;而另一方面,他们也痛感中国动画生存之困窘,其肩负使命之繁重——在中国创制类似的动画大片,除了我们的文化富矿可供挖掘之外,其他条件都不具备。

万氏兄弟又开始寻找资金,但得到的多是冷言冷语。不过眼看《白雪公主》的票房收益居高不下,“许多非电影界的资本家也为之眼红”(万古蟾语),制作中国国产动画长片的机会,终于开始萌动了。在激动和煎熬中,万氏兄弟的中国动画大电影的梦想炽烈于胸,想到若从我国文学经典《西游记》取材,则无论故事情节还是奇幻想象,都必成一绝!

此时,《白雪公主》还在创造票房神话,每天影戏院售票处都有观众“排着长队”购票观看,这种盛况也引起了上海“国联”的高度关注。国联即中国联合影业公司由上海新华、华新、华成三家电影制片公司合并而成,简称“国联”,总经理是张善琨。万氏兄弟回忆时常用的“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是其旧称。国联总经理张善琨因见《白雪公主》这部动画电影巨制成果非凡,亦产生了出品中国动画巨制之雄心,他看好了一部由王乾白写的动画剧本《铁扇公主》,随后就委派导演方霈霖带着剧本找到万籁鸣和万古蟾,洽谈制作中国第一部动画大电影的合作事宜。

这一情节出自《西游记》中“孙行者三借芭蕉扇”一段。这一故事可取许多片名,诸如“三借芭蕉扇”、“火焰山”等。所以取名“铁扇公主”,其中便有与《白雪公主》分庭抗礼之意,这也正合我们的心意。按当时我们所积累的创作经验,对拍长片已颇具信心,若非世途艰难,也许长片早已摄成,为国争光之心已有之。于是,我们答应承接该片。其条件是将剧本改为隐含唤起民众,团结一心,坚持持久战斗,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日主题。达成协议后,在一九四〇年,新华联合影业公司专为《铁扇公主》成立卡通部,我担任该部主任。籁鸣此时已在良友图书馆公司任《良友画报》美术编辑,以兼职的形式在卡通部工作。

这段回忆录,澄清了好几个问题:     

首先,《铁扇公主》剧本并非万籁鸣和万古蟾所作,编剧是王乾白,当然万氏兄弟俩对剧本也有不小的贡献;

其次,该片之所以暗含抗日救国的精神,原来是兄弟俩之前就特别要求的,难怪万古蟾事后曾被日本记者追问其背后的政治动机,且该片输入日本之后,当地的一些“明眼”艺术家在折服之余,亦能明显感受到片中的民族反抗精神;

其三,我们明白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大片片名的由来,并非完全是对《白雪公主》的模仿,其中也有以中华经典“打擂”之意;

其四,国联的卡通部,是万氏两兄弟应允立项了之后,“奉项”由万古蟾和万籁鸣创立的,而非很多材料说的资本家一见有利可图就“纷纷”创建在先的;

其五,此片的第一负责人是万古蟾(卡通部主任),万籁鸣兼职参与(副主任),因为他回沪后,很快就应邀加盟在沪复刊的《良友》,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专职美编,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

《铁扇公主》

该片的监制是张善琨,编剧是王乾白,张善琨的筹资和支持,应予积极肯定,“当中国联合影片公司主人张善琨得知万籁鸣回到上海的消息之后,立刻加以延聘。不但计划摄制卡通,并且立即动手创制第一部长篇卡通。他说:‘中国卡通拍不好,我不信,我第一个要试试。’”

“不能不推崇张善琨氏的卓识与魄力,他听得了这个消息,以为这是为中国电影史争取光荣的事,应该加以鼓励与援助,于是从中经人介绍之下,万氏兄弟就很迅速的投到新华的部下,完成了合作手续。现在,张氏特地下令,在丁香花园摄影场内,建设起可容三百人同时工作的大画室一所,专供万氏兄弟以及其部下,作为工作领域。”

丁香花园位于今华山路,“万氏人马”制作动画专用的小洋楼解放后曾为宋庆龄住宅;当时的绘制部门主要集中在二楼,三楼为摄影要地,中国第一部动画大电影能在这么幽静良好的工作环境里诞生,张善琨功不可没。

公司相当器重闻名遐迩的万氏兄弟,正式委任之后,项目于1940年3月启动。万氏兄弟备感意气风发,他们与王乾白一道,在剧本中添加了呼吁共同抗敌的情节,最后定稿的《铁扇公主》情节为: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被一座火焰山挡住了去路,扑灭大火的唯一办法就是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悟空前往铁扇公主住地芭蕉洞,想要借扇一用,公主不肯,悟空于是变身一只飞虫进入铁扇公主腹中,疼痛难忍的铁扇公主只得给了悟空一把扇子。悟空拿扇子去灭火,却完全没有作用,才知是假的。八戒自告奋勇,假扮牛魔王潜入芭蕉洞,趁铁扇公主酒酣之际,骗取了芭蕉扇。归途中的八戒得意扬扬,不料芭蕉扇又被牛魔王假扮的“悟空”骗走了。八戒无功而返,唐僧号召民众齐心协力,共同对付牛魔王。此时锣鼓铿锵,人们众志成城,悟空也在众人的帮助下制服了牛魔王,其妻也只得拿出真的神扇。悟空以扇熄灭了烈焰、带来了雨水、引来了丰美绿地。最后师徒四人再次踏上西天取经之路,远处的西天佛境金光四射,前程无限美好。

至此,我国首部动画大片,可谓真正步入了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制作,1940年的《青青电影》等刊物,都对《铁扇公主》的初期工作进行了追踪报道:

现在已将《铁扇公主》一部分画成,正式开始摄制,并已将万氏兄弟私有之“卡通自动摄片机”,运到了丁香花园,据万氏兄弟言,该项机器系在五六年前,向一美国人购得,在中国,可说只有此一部,机件很复杂,机器的上部,装置摄片机,可以自动拍片,钢架长二丈余,上下左右,也可自由推动,以分别远景或近景,在拍片机的上面,装有圆轴一根,摄片时可以自由打转。灯光,计有四层,以分强弱,布景也可分出四层,摄片时,须四五位摄影师管理机件,只须揿动开关,摄片机就可自动将一张张画片拍摄进去,导演由万籁鸣万古蟾二人担任。

兄弟俩带着100多名制作人员(后增至200人)“日夜兼程”进入奋战,这是万氏兄弟从事动画绘制以来,首次接受全面大考。

在《铁扇公主》的制作过程中,伯父和父亲两人是有分工的:因为伯父在片外还有其他事情要照顾,所以卡通部主任的工作由我父亲担当。我父亲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铁扇公主》上,负责全剧组的组织、管理、培训、领导等行政工作,还主管拍摄,以及主持解决诸如人物抖动等技术问题。伯父则专心于片中的人物造型和背景绘制。两人配合默契。要论对《铁扇公主》的贡献和付出的辛劳,父亲是可以在主绘中排第一,但他不,他让哥哥排第一。所以在一切对外的报道、宣传和最后的片头上都赫然写着:“主绘 万籁鸣 万古蟾”。而且父亲坚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名字都上银幕。

万古蟾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虚怀和美德显而易见。万氏兄弟打算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快把这部动画长片赶制出来,他们不愿增加投资人的负担,同时也想让中国观众早日观赏到国人创制的民族动画大电影。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耗用资金、人工、时间也是史无前例的,万氏兄弟一方面抱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创制,另一方面他们也顶着巨大的压力,避免让宝贵的投入折戟沉沙,更不能让国人失望、让境外轻视。绘制动画片之艰难,在20年代杨左匋开创动画先河时,沪上报刊就曾提及制作卡通成本极高,尤其耗费人力物力。而此次随着万氏兄弟《铁扇公主》的浩繁工作一步步展开,媒体的相关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时人们才对其繁复艰难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铁扇公主》中的师兄弟三人

有关动画片人才之稀缺、绘制之艰难的报道或文章,在《铁扇公主》完成之后的数年里,仍能见于沪上一些影视刊物,1942年9月的《中联影讯》即为其一,这篇未署名的文章写道:

艺术本来是傻子们才肯干的事,雕塑、绘画、音乐,这些部门,研求一生,难得一饱,往往在身后方能放养大业,引起后世人注意。可是上述艺术部门总还是有赚钱过活的条件,独有卡通艺术,使不明白的人只当漫画看待,可是综合的条件而需具有绘画音乐雕塑文艺多方面的广泛性。

万氏兄弟做动画最艰苦的时候,只求“一饱”,理解者甚为稀少,技能要求还特别高。《铁扇公主》“只此一片,已动员了一百五十名学员的伟力,一年余长时期的绘制,……卡通片之难,更难于登天”,这样“一部具有艺术价值又是神话教育并重的《铁扇公主》”,“从雕塑入手,一张一张画,全片九千张,再加配音,时间的消耗是无限制的”,画稿最终竟多达3万余幅。

加之上海当时处于孤岛时期,摄制成本确有不利变数,时局、投资都有不小的风险,一部真人电影几个月、半年就能完成,而这部动画电影却只见大部队一直在作业、不停地“耗费”,不知何时才能完工。“新华影业公司职工怨言,因为本来公司就资金不足,有些摇摇欲坠,再搞了动画长片,会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而倒闭”(万籁鸣语)。

两兄弟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十二分地卖力,昼夜兼程,尽快保质保量完成使命。他们白天要培训招来的动画员工、答疑解惑、处理各种问题和事务,工作间隙和晚间还有造型、原画、背景、动态处理等各种专家的“作业”。招来的新手们短期内一时难达要求,支出不菲又不见收益,一时间,卡通部成了众矢之的,投资的“股东”也出现了意见分歧,万古蟾和万籁鸣进退两难,项目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随时又可能流产。

幸好此时出现了转机: 该公司筹资游说突然间“柳暗花明”,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盛丕华的“财神”,是当时上海“上元银财团”的负责人,他答应承揽《铁扇公主》尚需的全部费用。至此,兄弟俩总算如释重负,我国首部电影长片的制作才得以继续进行。因此,在中国动画史上,应如实记载盛丕华先生的巨大功绩——若非其慷慨相助,中国动画历史上,就不会在1941年结出《铁扇公主》这颗绚丽的“果实”,中国也就失去了一次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的大好机会。

航程再启,万氏兄弟终有机会实现他们的铿锵诺言:“为中国电影史争取光荣的第一步卡通长片,我们是决不会辱没它的!”

本文节选自郭虹,《上海:中国动画电影的摇篮》,中西书局,2017年6月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