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90后、00后开始思考死亡:数读想立遗嘱的年轻人

2022-07-11 11: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为“湃客·有数”栏目独家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等到我老了再去关注,可能就晚了。”

今年4月底,34岁的王浚宇来到中华遗嘱库,在这个一般观念里离死亡还很遥远的年纪,他立下了自己的遗嘱。

王浚宇曾经从事IT行业,却在父母遭遇意外后转变了自己的人生路径:“以前想的是赚钱,后来和医院、法院打交道多了,我就忍不住开始思考:我会不会遇到同样的意外?等我老了怎么办?”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浚宇转行成为了一名保险经纪人,又在去年底来到中华遗嘱库,担任普法宣传志愿者。在志愿工作中,他了解到,立遗嘱并非老年人的“特权”,许多比他更年轻的90后、00后,也已经开始立遗嘱了。

 

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2021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从2017年到2021年的五年间,每年各有61、130、169、313、578位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到该机构订立遗嘱,在数量与占比上都显著增长。

随着最早一批“00后”步入成年,他们中有119人于2021年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讳谈死亡,而是开始认真地思考:如果有那么一天,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告别这个世界,以及自己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01

年轻人的遗嘱里都写了什么?

“把我的手机烧给我,让我在下面也能安心地玩手机,谢谢了。”

“我开了个系列日记《我的世界很简单》,写的都是我的真实纪事,记得帮我流传后世展现我的沙雕精神。”

“如果我还有全尸的话给我穿个汉服弄下妆容和发型吧,死了也得美美的。”

 ……

除了“封存”在抽屉深处或中华遗嘱库等机构的书面遗嘱,一部分年轻人选择把自己的完整遗嘱发到网上。他们用或轻松或庄重的笔调写下对身后事的安排,也记述死亡尚未降临的当下,自己未完成的遗憾。

在对遗产的处置方面,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存款等关注点外,离世后自己的“数字遗产”该何去何从成了许多年轻人格外在意的领域。

2021年,中华遗嘱库所保管的29253份遗嘱显示,对数字遗产的重视是00后、90后与80后的一大区别。数字遗产分别占据00后与90后关注要素的第二位与第三位。

所谓数字遗产或虚拟财产,主要可分为“社交媒体账号”“支付宝/花呗”“游戏账号”与“网盘/硬盘/存储”四类。

时下,QQ、微信、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了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媒体账号也记录着他们一点一滴的生活痕迹。

因此,考虑到万一意外离开这个世界,一些年轻人想把这些账号留给父母:

“不知道爸妈看到后会更难过还是怎样,但是我想如果留下来,至少他们想看的时候就能看,多了一种选择。”

有人则更加潇洒,选择直接把自己的账号“送给有缘人”。

还有不少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支付宝、花呗等数字支付软件。“不立不行,主要是要安排好支付宝里面的财产。”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欠的花呗可以立吗,我想找个人继承。”

与此同时,也有年轻人调侃:“万一猝死了steam账号谁来继承……那都是艺术品啊。”在书写遗嘱时,那些平时爱玩游戏的90后、00后自然也不忘乐给自己倾注大量时间、精力与财力的游戏账号一个好归宿。

“玩了19年的《梦幻西游》账号,能卖20多万。我拜托一起玩游戏的发小,在我没了之后帮我把号卖了。”

而对于更为私密的网盘或硬盘存储内容,大部分人则不希望留下过多痕迹,“请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碎成粉,还有我的4t机械硬盘拆开,把里面的盘掰了。”

除了安排好遗产的归宿,年轻人在遗嘱中不忘细细记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

“没能够跟小伙伴把工作室做好”

“好想谈一场你死我活的恋爱啊”

“大概是未来没机会读博了吧,没有机会领略医学的另一份天地”

……

对比以下两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的两则遗嘱,不难看出老年人与年轻人在撰写遗嘱时迥异的关注点。

遗产方面,除了钱财之外,年轻人还关心如何处置书籍、日记等具有精神价值的遗物。老人的遗嘱中心怀对子女后代的关怀与教诲,而年轻人的遗嘱文字则轻松不少,并更多表现出珍惜当下、不留遗憾的心愿。

 

而在对葬礼的安排方面,不同于我国传统送葬仪式的隆重与哀恸,许多年轻人希望葬礼尽量从简,不必哭天抢地。一位年轻网友潇洒地写道:

“不要在我的葬礼上流泪。大家可以唱歌、跳舞、喝酒大醉一场。我希望活着的人可以开心。”

也有年轻人提出了更加特殊的要求。在“新世相”发起的遗嘱征集活动中,23岁的Jessica写道:“给我摆好多花、好多草莓、好多炸鸡、好多奶茶,好多肥宅快乐水!”

对90后和00后而言,葬礼的背景音乐一定要是自己爱听的,葬礼的饭也不能随随便便。此外,他们还希望能够“美丽地离开”。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程”里,这一代年轻人也不忘追求浪漫。

02

决定立遗嘱时,他们在想什么?

2001年出生的小郁目前是上海的一名大三学生,三年前,在即将到来的高考压力下,她一度想到了死亡。

“我不太清楚我能不能活着,感觉精神状态不太稳定。和我妈‘口嗨’了一下,她就说,立就立呗,反正你也成年了。”于是2019年春节前后,她与母亲来到上海市奉贤公证处,立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遗嘱。

“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发生什么意外了……如果以后家里人要为了遗产吵翻脸的话,还不如早点立了。”这是小郁在立遗嘱时的想法。

产生过此类念头的,不止小郁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并不讳谈自己在大好年华就想要立下遗嘱的原因。

在分析来自微博、知乎和B站的633条有效评论数据之后,我们发现,“防患于未然”是最常被提及的年轻人立遗嘱原因。

近年来,在疫情的大环境之下,人们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有了更多的理解,一位知乎网友写道,“防患于未然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

而相较于老一辈人忌讳死亡、对“死”字闭口不谈的态度,年轻一代的生死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尝试过生活的告别,才能更珍惜眼下的生活”,“立遗嘱是热爱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年轻人提早立好遗嘱,也是其法律意识增强的表现。在目睹太多因遗产纷争所致的亲人反目成仇的案例之后,这一代年轻人表示要“提前安排好财产分配,保障自己至亲的利益”、“避免日后的家庭纠纷”。

与此同时,在“996”“007”盛行的当下,“什么病都在年轻化,遗嘱也是”。这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拖着不再年轻的身体,承担繁重的生活压力,一边调侃着“谁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猝死”,一边早早地写下了遗嘱。

03

如何立一份具备法律效力的遗嘱?

4月,王浚宇向中华遗嘱库提出了咨询。经过费用评估、文书起草、精神评估等流程,他顺利地打印了遗嘱,在见证人的见证下进行宣读、签字,最终在审核后拿到了自己的遗嘱卡。全过程约花费四千元。

“只有在公证处或遗嘱库立的遗嘱才有法律效力吗?”

“现在立了遗嘱,以后还能修改吗?”

在知乎,立遗嘱的途径及其法律效力是网友们最常问的问题。

其实,并非只有经过机构认证的遗嘱才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2020年最新修订的《民法典》,每一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可根据自身需要与法律规定,以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打印遗嘱、录像遗嘱等不同形式订立遗嘱。其中,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遗嘱形式,并实时更新。

 

不同的遗嘱形式,具有不同的生效条件。但无论选择哪种形式的遗嘱,都需要确保遗嘱的内容表述准确、具体,否则容易产生歧义。

年轻人开始正视和思考死亡、认识遗嘱这件事,显示的或许并非对生命的悲观,而是一种理性负责的态度。如王浚宇所言,用立遗嘱的方式清算自己的余生,是“给自己一个对于未来的交代”:

“从死亡往回去推,了解自己未来可能经历的生活,然后做好现在的准备。”

(文中采访对象“小郁”为化名)

参考资料:

[1]中华遗嘱库《2021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https://www.will.org.cn/portal.php?mod=view&aid=22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https://www.12371.cn/special/mfd/

[3]吴晓娴. QQ号被“00后”写进遗嘱[N]. 南方日报,2022-04-26(A09).

DOI:10.28597/n.cnki.nnfrb.2022.002069.

[4]新世相.今天,我请了5000个年轻人读遗嘱,有人哭着哭着就笑了[EB/OL].2021-04-04.

https://mp.weixin.qq.com/s/XJbtomQT-F_zpeoYvQQE4g. 

[5]真实故事计划.立下遗嘱的年轻人[EB/OL].2018-08-09.

https://mp.weixin.qq.com/s/c78GaiaETY2OtNeasqi1Og.

[6]极昼工作室.年轻人的遗嘱清单:盆栽、代码专利和19年的游戏账号[EB/OL].2018-08-09.

https://mp.weixin.qq.com/s/c78GaiaETY2OtNeasqi1Og.

作者:(成员按照拼音排序,不分先后)

陈芷沁、刘微、马铭泽、吴雨晴、郑颖、钟沁蕊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本科生)、《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硕士生)课程专栏

指导教师:周葆华、徐笛、崔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