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分网剧《一起同过窗》,我们来日方长

孔鲤
2017-12-09 11:2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一起同过窗》第一季是我去年最喜欢的网剧,曾在半年内看了两遍,经过了一年多的等待,第二季终于登场。也许很多人完全没听说过这部剧——这可能要归结为它真的没钱,视频网站不重视、微博话题没身影——但并不妨碍第二季的它依旧成为我最看好的青春剧。

《一起同过窗》第一季豆瓣评分8.8,第二季目前是8.9(截至12月8日)

在第二季开播前一天的发布会上,来到现场的粉丝群体里有剧中男性角色肖海洋的粉丝、余皓的粉丝、任逸帆的粉丝,而现场的男演员共有四位,被忽略掉的那位武雨泽则反而是本剧的第一男主路桥川的扮演者。不仅在现场提问环节中没有观众提问武雨泽,就连在第一季的弹幕里,路桥川也时常被大量观众所讨厌。

是毕鑫业的创作问题吗?是武雨泽的表演问题吗?

都不是。恰恰因为都不是,所以反而弥足珍贵了。

能够想象吗?一个几乎没有人气的主角,身边有着那么多的个性角色,而这样一个“不讨喜”的主角,很可能是导演兼编剧毕鑫业刻意为之的。

因为如果没有路桥川这个角色,这些个性迥异的角色所搭建起来的这出戏,只会是无休止的闹剧,是难以让人感动的闹剧。——这话说出来也许会引来一些角色粉丝的抗议,但事实的确如此,从剧作角度来说剧中谁都能缺(比如顾一心走了故事依然继续),唯独路桥川不能。

我们先来看看路桥川身边的那些角色们。

在剧中肖海洋是一个很豪爽的东北大汉,大大咧咧的他喜欢直来直去,肆意大笑、肆意大叫,豪爽不羁的性格和偶尔流露出的责任感完成了个人的角色塑造。而在接下来的剧情里,肖海洋则逐渐表现出情感细腻的一面。

和肖海洋作对比的,则是个子高挑、举止优雅的余皓。余皓是一个南方人,喜欢嘚瑟,热衷八卦,最突出的特征是娘。但娘不代表娘娘腔,他拥有着非常完美的播音腔,再配上夸张的肢体和表情,虽然在剧中没有感情线,但依旧俘获了大量观众。

毕十三,没有智能手机。智商超绝,但情商几乎为零。不解风情,说话永远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脑回路也和普通人完全不同。因为其特殊的风格,有不少观众都对他产生了十足的好奇心。

以上三个是路桥川是室友,此外还有路桥川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任逸帆。这是全剧中的第一渣男,故事开始就以到处勾搭姑娘的形象而被观众熟悉,虽然顶着“渣男”的名头却很难让观众对他产生恶感,这一切全因为这个角色着实讨喜。

和路桥川、任逸帆混在一起的,则是女主钟白。身为他俩的青梅竹马,暗恋了男主路桥川十多年,尽管为人爽快,被路桥川说“没有女人味”,但在面对路桥川时总是扭扭捏捏。

钟白的室友、路桥川在第一季里喜欢的女生,林洛雪。很多观众起初并不喜欢这样的人,认为她“水性杨花”,不拒绝也不接受男生们的示好,总是能在男生群中游刃有余,而随着故事的逐渐推进,当观众看到她内心的脆弱和孤单、当观众看到她一直爱着毕十三时,很多人开始理解并认同起林洛雪。

……

这样一群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也许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的人的影子,但很显然,没有人会有这么极端,没有人会拥有一往无前的豪迈、没有人会是自始至终的娘炮、没有人会做到从头到尾的与世隔绝、没有人会在一年内泡遍全年级的姑娘……

以毕十三为例,在第二季中,当老师在评点每个人交上来的作业时,看到毕十三交的是自己的一张自拍,正当老师说他对作业一点都不认真时,毕十三解释说:“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最后的晚餐》。”老师自是不解:“这和《最后的晚餐》有什么关系啊?”

毕十三只好继续认真地解释说:“因为这张照片的内容是:十三/个人/在吃饭。”说罢拿出《最后的晚餐》来,上面恰恰有十三个人。

很显然这是在玩一个语言梗,而对剧中的人来说却是最常见不过——毕十三绝不是故意搞笑,而是很认真地在这么认为。

当《一起同过窗》将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人物性格都放大了的时候,所有人乍看之下都变得夸张了,有些观众觉得不够真实了,于是在前几集便放弃了它。

当大多数青春剧都在强调写实的时候,《一起同过窗》一直没打怀旧牌,没有将故事放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没有用各种过去的道具(比如课本、磁带等)让观众怀念——甚至因为成本问题,本剧的服装道具大都比较粗糙(冬天时大家在室外穿着秋季的衣服)、场景设置也很马虎(苏州和湖州经常混淆)。

但在夸张和搞笑之后,《一起同过窗》是为数不多真正做到深情的。一般青春喜剧,第一层次要求做到搞笑,第二层次要求做到在故事基础上的搞笑(比如《最后的晚餐》),第三层次要求做到能说明白一些道理(比如第一季最后路桥川的心态转变),第四层则是要求做到曲终人散时能留下回味无穷的感动。

这一点,毕鑫业是可以做到的。要知,《一起同过窗》的导演毕鑫业的处女作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小短片《再见金华站》,在二十分钟的短片里将暗恋的情绪传递到了许多观众的面前,那句“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也正出自这部短片里。

而剧中的这些情绪,大都和路桥川这个角色息息相关。剧中大大小小具有特殊个性的人物都由他穿插其中,从而形成一张极为有趣的大网(毕十三的小跟班眼镜因为只和毕十三发生互动,因此角色便没那么鲜明)。

甚至可以说,没有路桥川,这些人不会关系如此紧密,他们甚至不会彼此成为朋友。身为主角,却时常屈居别人的身后,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着那个推波助澜的人,从而凸显出了身边这些角色的独特个性。

而这个犹如一杯白开水的路桥川,如果没有他,故事就不会成立。

第一季里,当有人嘲笑余皓是娘炮时,路桥川第一个挥拳上去,于是在一个没人听得见的夜晚,余皓独自说:“以前,从来没有人会替我打架。他们骂我是娘炮,我就自己冲上去挠他们,然后再被他们欺负。没有人会帮我,因为帮我的人也会被人嘲笑。今天是,第一次有人替我出头。”

在第二季中,毕十三喜欢的那个女生去美国了,毕十三很伤心,他想到那个女生说过要和喜欢的人一起坐摩天轮(尽管那个女生喜欢的人不是毕十三),于是跑去游乐场,用锤子砸开了控制摩天轮的屋子,要去独自一人坐摩天轮。

身为班长的路桥川赶到了,一心想要劝住他,认为这样会被抓,但当他发现毕十三是一定要做的时候,路桥川抢过了锤子,自己砸开:“既然那么讨厌她,不做点她讨厌的事,就太遗憾了。不过今晚,我做贼,你赴约。”

在剧中,路桥川就这样穿梭于每个小段落故事中,每个小故事的主角往往不是他,但这些小故事主角的个人完成却离不开他。

任逸帆,非要讨论他为什么会成为渣男,在第一季中其实就有解释了。自小父母离异,而腰缠万贯的父亲很快就再次娶妻生子,生活在没有人疼爱的家里,任逸帆的朋友只有路桥川和钟白两个人。于是在那年的除夕夜,路桥川和钟白给了任逸帆有生以来(也是全剧中)最大的一次惊喜感动,用任逸帆的话说就是:“你们好过分啊。”

除此之外,对肖海洋、顾一心、李殊词等很多人来说,路桥川都在他们生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尤其是林洛雪。

林洛雪这样一个起初不太讨喜的角色,要想完成其在观众观感中的转变,其实是需要一定功力的。于是毕鑫业设置让路桥川不再只是过路人而是参与人:路桥川喜欢林洛雪。而林洛雪爱的其实是毕十三(当然这不是套路化的狗血剧情),但这几个人之间的感情却偏偏不是那种很普通的,因此当林洛雪发现自己也喜欢路桥川时,却意外地又发现了毕十三爱上了一个女子。

伤心欲绝的她在那一天拒绝了路桥川的告白,她说:“一定要是现在吗?我们明天再说好吗?现在的我一定拒绝你。明天无论你跟我说什么我都答应你。”在听到路桥川的拒绝(路桥川坚持要在那一天告白,他说现在说是因为他喜欢林洛雪,而明天说只是因为他想和林洛雪在一起)后,林洛雪甚至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是那种特别随便的女人。”

路桥川只回复了这一句:“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这不是对路桥川和林洛雪的关系说的,而是对林洛雪说的,虽然过去人们都认为林洛雪是一个特别随便的人,但是来日方长,将来只与将来有关系。

毕鑫业一定很爱这个词,所以他舍不得把这个词只对着林洛雪说一遍。事实上在第二季的片尾曲《写给我们的一封信》里,歌词的最后一句话便是:

“来日方长。”

所有的夸张在最后都以一种让你或怅惘或痛哭的情绪收尾,夸张没关系,感情是最真实的。

“来日方长”在剧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词。因为每个人都跟着剧情的变化有着自己的成长,有着自己的改变。

面对心爱之人离去而不愿开口的毕十三,在林洛雪的怒吼下,虽然没能放下顾一心,却认清了现实,终于在四十三天后以误打误撞在舞台上念了话剧台词的形式和顾一心说了再见。

始终没有办法拒绝人的李殊词,在看到路桥川面对老师的偏袒时的据理力争,自己也有了勇气,于是当有人再对她提无理要求时,她下定了决心、鼓足了勇气拒绝。

片尾曲的歌词里还有这样的话:“那些年我们自大的样子好闪亮,……纵使最终活成想要的模样,好过此刻对未来的想象。能共你年少轻狂,谈笑倚同窗,都是这唯一的岁月里最好的时光。”

“一起同过窗”,从剧名看就是一部青春剧,而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恣意的、绿色的、欢快的、无忧的、迷茫的,其实青春最大的特点是无知。因为无知,所以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因为无知,所以总是横冲直撞;因为无知,所以能在一张白纸填充起自己的想象。

当这些许许多多的角色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没法讨厌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也许生活中没有他们的身影,但他们或多或少恰恰是我们在青春时代想要活成的模样。就好像那句话:“那些年我们自大的样子好闪亮。”

毕鑫业肯定是还想要接着拍第三季的,所以这一季肯定不会把路桥川和钟白、肖海洋和钟白、路桥川和林洛雪、毕十三和林洛雪、肖海洋和李殊词、肖海洋和许连翘等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做成完成时。——但我不关心这个。

因为来日方长。

【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信号:Kongli1996),微博@孔鲤】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