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宏亮瞻局|收缩的防线——美国海军反潜体系的构成与缺陷①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宏亮
2017-12-09 15:5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编者按】

北京时间12月5日,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最先进的驱逐舰“朱姆沃尔特”级二号舰首度完成海试。与此同时,有关“朱姆沃尔特”级的任务定位,再度在美国海军内部引起争论,越来越多的军方人士与海军专家主张将其使命从对地打击转向反舰制海。

其实,美国海军制海能力的相对衰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共识。而作为制海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美军的反潜能力虽在搜救阿根廷海军失联潜艇的过程中仍不遑多让,但相较于以往,一些明显的缺陷已隐隐浮现。

没有香槟酒,也没有海军名宿或者社会名流,“朱姆沃尔特”号就这样低调下水了。

这的确让人意外。DDG-1000项目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媒体热炒的“科幻战舰”。然而,2013年10月28日的马里兰州巴斯钢铁造船厂,当科幻成为现实,当这艘可以在海上“来去无踪”的未来型驱逐舰终于下水。船厂却以此项目遭遇严重预算危机为由取消了下水仪式,只有10名当地群众受邀见证了“朱姆沃尔特”号的“诞生”。

夜景中的“朱姆沃尔特”,外形仍然科幻。

关于DDG-1000的疑问还不止这些。朱姆沃尔特级使用了美国海军代表导弹驱逐舰的“DDG”分类代号,数字编码却未接续在阿利·伯克级(DDG-51至DDG-125)之后,而是延续了已经退役的“驱逐舰”斯普鲁恩斯级——最后一艘下水服役的斯普鲁恩斯级是DD-997“海勒”号(在美国海军舰船分类符号中,DD舷号系驱逐舰,也可称为火炮驱逐舰,DDG系导弹驱逐舰)。为了体现划时代的意义,“朱姆沃尔特”隔空三个舷号,直接从DDG-1000开始。

船厂取消下水仪式的理由其实并非空穴来风,该级舰原本计划的32艘建造规模如今却被砍成了可怜的3艘,很可能沦为未来美海军水面舰群的点缀。

与朱姆沃尔特级的“虎头蛇尾”相比,其所延续的前辈斯普鲁恩斯级却堪称冷战时期美国最成功的驱逐舰,它同时也是美海军最后一级未被赋予DDG舷号的“导弹驱逐舰”。该级舰批量建造了31艘之多,在长达30年时间里坚守着美国海军的水下防线,并成为后来美海军设计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平台模板。

2005年9月21日,最后一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DD-985“库欣”号退役。从此,美国海军序列中不再有专攻反潜的驱逐舰。

最后的“火炮驱逐舰”

斯普鲁恩斯级是美国海军为应对苏联核潜艇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批量建造的一款以执行大型区域反潜为主要任务的驱逐舰。首舰“斯普鲁恩斯”号1975年服役,随后陆续下水的该级舰便一直顶在冷战最前沿。

虽然没有被冠以DDG头衔,其仍然是标准的导弹战舰。在标配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外,后续升级舰还陆续加装了“海麻雀”与“标准”-2防空导弹、“战斧”对陆巡航导弹等。不过无论怎么改进,斯普鲁恩斯级最拿手的仍然是反潜。其后期型满载排水量超过8000吨,曾是阿利·伯克级服役前全世界排水量最大的驱逐舰。有了空间充裕的舰体,美国海军自然将可以上舰的几乎所有高性能反潜装备都塞了进来。

斯普鲁恩斯级的声呐系统有两套:一是AN/SQS-53B/C型球鼻艏舰壳声呐,该声呐兼具主被动两种工作方式,能利用三种声波传输途径对水下多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在采用会聚区搜索方式时探测距离超过50公里,而利用深海声道时的最大探测距离则超过100公里。该级舰搭载的AN/SQR-19型拖曳线列声呐探测距离更远,其150公里的探测距离足以引导舰载反潜直升机攻击目标。

反潜火力方面,斯普鲁恩斯级搭载了美国唯一的反潜导弹“阿斯洛克”。最早的7艘舰安装八联装MK16发射箱,弹库备弹24枚;后续24艘舰则将八联装发射箱换成了MK41垂直发射系统。“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采用简单的惯导技术,其战斗部一般搭载MK46或MK50自导鱼雷,特殊情况下也可搭载MK17核深水炸弹。作战时,舰上的MK116型反潜火控系统接收到声呐探测的潜艇坐标后,即可向目标海域发射“阿斯洛克”,导弹在固体发动机推进下以亚声速做纯弹道飞行,在22公里的最大射程内,导弹的实际射程根据目标距离由定时器控制。接近目标空域时,火箭助推器与鱼雷分离,鱼雷进入空中惯性飞行阶段。到达预定落水点前,鱼雷上的降落伞自动展开,以减缓鱼雷入水速度,降落伞会在鱼雷入水冲击的作用下解脱。此后,鱼雷即可按照常规模式搜索攻击。

除“阿斯洛克”外,斯普鲁恩斯级上的2座三联装MK32型鱼雷发射管也可以发射MK46或MK50轻型反潜鱼雷、MK32鱼雷管的口径是324毫米,通过压缩空气打开左右舷的发射窗口进行发射。MK46是世界上第1款热动力自导鱼雷,也是最早采用数字计算机的自导鱼雷。其安装一台微型燃气发动机,由海水电池驱动。该鱼雷射程为11公里,最大速度40节,采用主被动声纳制导,自导搜索距离超过1000米,可攻击位于水下800米深度的苏联超大潜深核潜艇。

MK46型鱼雷颇具传奇色彩。它不仅装备于台湾地区海军,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海军也先后通过偶然捕获和军贸渠道获得该型鱼雷及相关资料,后发展为“鱼-7”型鱼雷,在我军大量装备。

MK46鱼雷在发射入水2秒后改平,再经过2秒启动海水电池动力装置,同时发出下潜指令,鱼雷以45度角下潜接敌。到达预定搜索深度时,按蛇形(主动自导)或环形(被动自导)方式搜索。捕获目标后,用主动自导方式追击。如丢失目标,则重新转入蛇形或环形搜索,直到重新发现目标或发动机燃烧殆尽为止。MK50鱼雷是MK46的发展改进型,其不仅射程提高至20公里,航速超过50节,更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款智能鱼雷。MK50的自导系统能把真实目标的反射信号从海底杂波及假目标中分辨出来,自导作用距离达到MK46的两倍。

作为区域反潜驱逐舰,美国海军从一开始就要求斯普鲁恩斯级必须能搭载两架反潜直升机。相比之下,吨位稍大一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早期型只有直升机甲板,没有机库——这也是由两款驱逐舰在航母编队中的任务分工决定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海军用SH-60B“海鹰”直升机全面取代了航母护航舰艇上的SH-2G“超海妖”。

斯普鲁恩斯级的最大航速达33节。该级舰是美国海军第一款采用全燃联合动力的战舰,这同样是由其所承担的反潜任务决定的。燃气轮机振动小、噪声低、加速快。由于苏联核潜艇拥有很高的水下航速,斯普鲁恩斯级必须能够在出现水下预警时快速机动至攻击阵位。同时,更小的动力噪声也有助于舰上声呐工作,并缩短被敌方潜艇发现的距离。不光是动力系统,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各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的降噪设计和处理,美国海军曾自豪地声称该级舰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水面舰艇。

反潜接班人

作为唯一的反潜驱逐舰,美国海军决定将其退役自然事出有因。实际上,8000至10000吨的水面平台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任务兼容度。在最初设计提康德罗加级和阿利·伯克级时,美国海军只是一味的考虑如何才能把全套“宙斯盾”作战系统装在斯普鲁恩斯级的现成舰体上。然而,后来“宙斯盾”以及MK41垂直发射系统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则有些出人意料。而且,当时正赶上冷战结束,美国再保有数十艘功能相对单一、舰体老旧的反潜驱逐舰用处不大,况且它们还吞噬掉了大量装备升级与维护的预算。在此情况下,将提康德罗加级和阿利·伯克级多用途化就被提上日程。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在80年代中期后陆续加装“战斧”巡航导弹和MK41垂直发射系统,实际上也在告别单一功能,朝通用化发展。因此,当舰体寿命达到30年后,美军没有选择为其延寿,其使命也转由更新的通用化军舰担当。

从1987年服役的第8艘舰开始,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反潜能力已经不弱于斯普鲁恩斯级。1987年服役的CG-54“安提坦”号(CG系导弹巡洋舰)加装了与斯普鲁恩斯级相同的AN/SQR-19拖曳线列声呐,之前该级舰只配备AN/SQS-53球鼻艏声呐。提康德罗加级同样装有两座MK32鱼雷发射管,以及由MK116火控系统控制的垂直发射型“阿斯洛克”导弹,还可搭载两架“海鹰”反潜直升机。仅从反潜能力来看,CG-54之后的20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斯普鲁恩斯级几乎完全一样。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反潜系统改进则经历了一些波折。2000年之前服役的28艘该级舰均配备AN/SQS-53球鼻艏声呐和AN/SQR-19拖曳线列声呐,以及MK116反潜火控系统。反潜火力同样是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导弹和两座MK32鱼雷发射管。应该说舰艇本身的搜潜能力比早期型提康德罗加级更强。然而,这28艘驱逐舰却没有直升机机库,只能在直升机甲板上临时起降或系留直升机,实际只具备近程反潜能力。

从第29艘DDG-79“奥斯卡·奥斯汀”号开始建造的34艘阿利·伯克级被称为FlightⅡA型。这些驱逐舰最大的改进是增加了机库,可搭载两架SH-60B反潜直升机。然而为了节省成本,FlightⅡA型舰却又取消了AN/SQR-19拖曳线列声呐。一得一失,让该版本的阿利·伯克级反潜能力只得到有限提升。不过由于DDG-1000项目基本被放弃,美国海军只好再继续建造阿利·伯克级弥补缺口。目前已开工的FlightⅢ型终于搭载了完善的反潜作战系统,其将安装的拖曳线列声呐也不再是AN/SQR-19,而是性能更好的AN/SQR-20。

通过上述改进,提康德罗加级与阿利·伯克级均具备了与斯普鲁恩斯级相当的反潜能力。这两型舰建造数量巨大,完全可以弥补斯普鲁恩斯级退役后留下的反潜舰空缺。

(未完待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