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虞顺祥︱马克斯与科恩和道森——两家书店的旧事琐忆

虞顺祥
2017-12-19 15:08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海莲·汉芙(Helene Hanff)的《查令十字街84号》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风靡全世界读书圈,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我也是这本书的忠实拥趸,这些年有幸收集到一些此书各国初版本与作者签名本。遗憾的是,我找了好久,始终与书中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Marks & Co.)经理弗兰克·德尔(Frank Doel)的签名本缘悭一面。

最近,在墨尔本书商凯·克拉多克女士(Kay Craddock)发来的图录中,我看到一本1886年美国德·维诺出版社(The De Vinne Press)发行的《历史上的印刷字体》(HISTORIC PRINTING TYPES),该书除了是作者西奥多·德·维诺(Theodore L. De Vinne)题款本之外,左环衬页上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九名成员亲笔签赠,内容如下:

“赠缪尔·道森

1950年10-11月访问伦敦留念

马克·科恩

本·马克斯

乔治·普卢默

弗兰克·德尔

 及其他五位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成员签名

1950年11月10日”

《历史上的印刷字体》HISTORIC PRINTING TYPES书影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成员集体签名页

缪尔·道森是美国洛杉矶“道森书店”(Dawson's Bookshop)创始人、著名书商欧内斯特·道森(Ernest Dawson)的次子,道森书店是具有百年历史、上世纪在加州地区首屈一指的老牌古书店,不少知名藏书家,如爱德华·纽顿(A. Edward Newton)、罗森巴赫(A.S.W  、Rosenbach)、埃丝特尔·多希尼(Estelle L. Doheny)、劳伦斯·克拉克·鲍威尔(Lawrence Clark Powell)等,均是这家书店的客户。埃伦·谢弗(Ellen Shaffer)曾在道森书店工作多年,后来担任西尔弗拉多博物馆(Silverado Museum)馆长,晚年接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口述历史研究室采访时,他回忆道,为了满足中高端客户的各种需求,每隔一段时间,欧内斯特就会远赴英伦猎书,而古书店林立的查令十字街历来是他每次行程的重点。在此期间,欧内斯特结识了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两位创始人——本杰明·马克斯(Benjamin Marks)与马克·科恩(Mark Cohen)。

位于洛杉矶格兰大道的道森书店外景,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著名藏书家爱德华·纽顿(中)与欧内斯特·道森(右)交谈,摄于道森书店

本杰明·马克斯与马克·科恩十五六岁时便进入伦敦著名的莎乐伦书店(Henry Sotheran)工作,两人在莎乐伦摸爬滚打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古书买卖经验与广阔的人脉。约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两人商议从莎乐伦离开,合伙开一家书店。本杰明当时刚迎娶伦敦著名犹太书商伊曼纽尔·约瑟夫(Emmanuel Joseph)的女儿为妻,伊曼纽尔开在查令十字街48A的书店E. Joseph是伦敦古书业中的翘楚,但他的两个儿子并不欢迎这位家庭新成员,为了保障自己女儿的利益,伊曼纽尔在本杰明夫妇结婚时给与了丰厚的嫁妆,而这笔嫁妆便成了开立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主要资金来源。

书店成立后两人熟门熟路,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很快引起了常来英伦猎书的欧内斯特的注意,几番顺利合作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于1928年正式成为道森书店在英国的珍本征集代理商,除了常规的电报联系订书之外,道森书店还会定期派遣店员驻扎对方书店。随着欧内斯特年龄渐长,他开始着手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缪尔与格伦(Glen Dawson)参与书店生意,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安排格伦赴英,跟随马克斯与科恩学习古书鉴定及买卖经验。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两家书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不一般了。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外景
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内景

当时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刚从一桩丑闻的阴影之中摆脱出来。英国经典惊悚片《偷窥人》(Peeping Tom)不少中国影迷都看过,这部电影的编剧里奥·马克斯(Leo Marks,1920-2011)二战时曾是英国特别行动处(SOE)一名杰出的密码编译员。此君除了情报人员与剧作家这两重身份之外,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便是本杰明·马克斯之子,他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在丝绸与氰化物之间》(Between Silk and Cyanide)中,有一章便是介绍父亲的书店,文中他提到了一个叫做“书圈”(Book Ring)的围标组织,这一组织活跃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当时伦敦的五家知名古书商牵头发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便是其中之一,每一场珍本拍卖会举行前,书圈成员都会聚在一起协商,确定由一人代表大家出价,而其他人则不再参与竞拍,拍得物品后,他们会前往一个安全屋(Safe House)进行第二次拍卖,出价最高者得到这件拍品,这一过程被他们称作“淘汰赛”(Knock out),而前后两次拍卖成交价之间的差价,则平分给没有得到这件拍品的人。

通过这种围标方式,书圈中人就可在缺少竞争的情况下低价拍得该物品,纵使部分成员对某些拍品并不感兴趣,也可从中分到一笔钱。

Between Silk and Cyanide书影

密谋总有暴露的那一天。有一次,在霍奇森拍卖行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埃文·贝德福德(Evan Bedford),伦敦的一位著名心脏学专家,委托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代理竞拍一本《哈维的心与血液运动》(Harvey's De Motu Cordis)。埃文为这本十七世纪论述血液循环的经典给出的委托价是三百英镑,但事后他得知这本书的成交价仅为两百英镑,赶紧电话联系弗兰克询问原因,在对方一再逼问下,弗兰克只好如实相告:此书在“淘汰赛”中以六百五十镑成交了。

得知真相后,埃文非常恼怒,立刻将此事写成书面报告,呈送英国下议院,揭发“书圈”这一不道德行径。由于这种围标行为严重侵害了委托方、拍卖行及正常参拍人员的利益,消息传开之后引发舆论哗然,五家书店颜面扫地。《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有位编辑是爱书之人,不忍这五家书店就此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出面调停,极力在书圈成员之间沟通斡旋,最终说服这些书店联合签署一份保证书,承诺以后不再私下串通竞标,此事才得以渐渐平息。

屋漏偏逢连夜雨,“书圈”事件刚过去没多久,又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位合伙人着实为书店的生意头疼不已,一方面,由于战事迅速席卷欧洲各地,造成书店的国际邮购订单生意急剧下滑,另一方面,在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伦敦实施的战略大轰炸,造成约十万幢房屋被摧毁,位于市区的查令十字街也被波及,据普茨茅斯大学的凯瑟琳·琼斯(Catherine Jones)博士与英国国家档案馆联合制作的伦敦大轰炸(Bomb Sight - Mapping the World War 2 London Blitz Bomb Census)网站资料显示,有一枚炸弹甚至就投在离书店仅十几米远的摩尔街路口(Moor Street)。在当时这个环境下,书店迫切需要为店内的珍本书籍寻觅一个更为安全的存放地点。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道森书店伸出了援手,两家书店经过商议后,签订了一份战时互惠代理协议,马克斯与科恩书店负责将大批珍本发运至洛杉矶道森书店,而道森书店收到书后,以“安全保管或销售”为准则,在战争期间妥善安置这批书籍。这样一来,这批珍本便可免受战火波及,因为采用寄售方式,也不会影响书店生意,战争对书店的影响,也就降到了最低程度。据埃伦·谢弗回忆,道森书店收到书后,将侧重点放在“销售”上,大部分书籍都转变成一张张大额支票汇往英国,在战争结束后只剩少量书籍被寄回伦敦。

伦敦大轰炸期间炸弹投掷位置示意图,黄色标记是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所处位置

为了感谢道森书店在二战期间对自己的大力帮衬,在1950年缪尔访英时(当时欧内斯特已去世,道森书店交由缪尔与格伦两兄弟经营),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准备了这份特别的礼物。据著名书人尼古拉斯•巴克(Nicolas Barker)2005年在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撰文回忆,缪尔曾担任美国古书商协会(The Antiquari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主席,他不仅是经验丰富的古书商,还是加州著名的独立印刷商,学生时代便对印刷术及字体排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缪尔甚至在家中建立了一间私人印刷工坊。HISTORIC PRINTING TYPES这本书限印两百零二册,作者西奥多·德·维诺是格罗里埃俱乐部(Grolier Club,成立于1884年1月,是北美洲历史最悠久的独立藏书机构)创始人之一,此外,他还是十九世纪末著名的字体排印学专家。一本好书来到真正需要它、真正爱惜它的人手里,才是最好的归宿。

我写信联系凯女士,请求保留此书,“算便宜些可以吗?”我问。“有些书的价格我可以优惠一点”,她真挚的语气犹如澳洲阳光一般坦荡,“可是这本我做不到,但我可以给你免去国际快递的运费。”我买下了这本书。

(缪尔·道森,1923-2005)

1968年马克斯去世,科恩也已年迈,由于两人的子女均对书店生意兴味索然,科恩遂将书店生意都交由弗兰克打理,然而弗兰克不久后也因患急症去世,年老体衰、无心经营下去的科恩于1970年底结束了书店的生意,并将店内绝大部分书籍交由霍奇森拍卖会拍卖。1971年,最后一批书籍拍卖当天,科恩离开了人世,至此,两家书店之间的合作,落下了帷幕。值得欣慰的是,两家书店的后人——缪尔之子迈克尔·道森(Michael Dawson)与马克斯的侄外孙大卫·布拉斯(David Brass)——如今仍在网上继续经营古书业务,两家书人的故事仍在延续,这是否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呢?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