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猪战:英美两大国差点为一头猪开战

木光
2018-01-07 09:4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序曲

19世纪中期,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金矿,一场又一场的淘金热爆发在群山与河谷之间。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东海岸、亚太地区和欧洲各地蜂拥而来,想从中捞一笔横财。

弗雷泽河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它发源于落基山脉,蜿蜒一千多公里,最后在温哥华与里奇蒙之间注入太平洋。1858年,弗雷泽河沿岸也发现了金子,吸引了大批淘金客。其中一名淘金客的名字叫莱曼·卡特勒,来自旧金山或是附近的小镇。他本来也想去淘金,但是可能觉得一夜暴富的希望过于渺茫,于是和十几个农民一起,来到弗雷泽河入海的太平洋沿岸,乘船去了附近的圣胡安岛,当了一个农民。

圣胡安岛是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一个群岛,恰好处在美国本土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之间。今天,如果从西雅图出发去这个岛,得先开车两个小时,然后再坐一个小时的渡轮,才能登上这个如今以赏鲸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今天的圣胡安岛以赏鲸而闻名

卡特勒去到圣胡安岛之后,才发现岛上已经有人居住和拓荒。英国的哈德逊湾公司早已在岛上设立了贸易站,还养了1300头羊,之后又陆陆续续添加了其他牲畜。卡特勒对此不以为然,在他心目中,圣胡安岛乃是美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虽然英国人的出现令人颇感惊愕,不过他没太把这当一回事。而且,他还听说这个哈德逊湾公司中看不中用。前几年,负责征收关税的艾萨克·埃比上校来到岛上,说英国的羊都是进口来到美国领土,必须缴纳关税。哈德逊湾公司一声不吭。第二年,警长艾利斯·巴恩斯抓了四十头公羊去拍卖,来充当税收。英国人同样没有反应。

卡特勒在岛上占了一大块地,建了一个庄园,然后在里面种上土豆等常见的北美农作物。庄稼长势不错,但是让卡特勒心烦的是,隔壁邻居的猪老是钻进园里破坏庄稼,已经不止一回两回了。1859年春天,他发现从隔壁又跑过来一头大黑猪,在他的庄园里偷吃土豆。卡特勒怒气勃发,操起猎枪走出门,瞄准大黑猪一枪打了下去。

圣胡安岛不大,响亮的枪声马上引起了隔壁的查尔斯·格里芬的注意。当他赶过来的时候,黑猪已经一命呜呼。他揪住卡特勒,要他赔偿。格里芬不是美国人,而是受雇于哈德逊湾公司的英国人,而且这头猪也不是他的猪,而是公司的猪。如果卡特勒不赔钱,他就得赔给公司。

卡特勒暗暗叫苦,但是嘴硬不饶人,怪责格里芬没有管好自己的猪。格里芬反唇相讥,说卡特勒没保护好自己的土豆地。纠缠良久之后,卡特勒提出赔偿10美元,但是格里芬一口回绝,要求他赔100美元。卡特勒也生气了,这不是敲诈吗?两人一时争执不下,格里芬怒道,如果你不赔偿,就等着我找人来抓你。卡特勒自然不惧,这里可是美国的领土。没想到,第二天,格里芬真带了几名英国警官过来,声称要逮捕他然后送到温哥华受审。卡特勒拿出美国牛仔的做派,拿起猎枪对着他们,要他们赶紧滚。

事情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升级

英国方面的负责人詹姆斯·道格拉斯总督和美国方面的负责人威廉·哈尼将军得知此事的时候,都有点发愣,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原因是,圣胡安岛的归属仍是一个未知数,而且鉴于当时的局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1783年签订巴黎合约之后,美国正式从英国独立。但是,说独立容易,只需签约和宣言,但是具体的疆域边界却需要漫长的谈判予以确定。因此,从独立的第一天开始,美国与周边的国家就一直存在着领土纠纷。

进入19世纪之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向西扩张,短短几十年内就把边界推到了太平洋岸边,领土纠纷随之而愈演愈烈。1818年,为了解决领土纷争,英国和美国在伦敦签订了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英属北美殖民地与美国在明尼苏达到落基山脉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北纬49度为分界线。同时,对于落基山脉以西的俄勒冈乡村地区(英国称为哥伦比亚地区)的归属,两国暂时约定共同管理,以待后来解决。至此,英国和美国的领土纷争大部分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1846年,为了彻底解决俄勒冈乡村地区的主权问题,两国又签订了一份《俄勒冈条约》,约定仍然以北纬49度为分界线,一直延伸至温哥华岛与北美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中间,然后南转穿过该通道和胡安·德·富卡海峡,直至太平洋为止。然而,问题来了,有两条海峡可被视为该通道的中线,一条是哈罗海峡,位于圣胡安群岛西边,另一条是罗萨里奥海峡,位于圣胡安群岛东边。

地图上的圣胡安群岛,蓝线为哈罗海峡,红线为罗萨里奥海峡。

英国方面认为,应当以罗萨里奥海峡为准,如此一来,圣胡安岛就该是英国的领土。但是美国方面对此坚决反对。两国一时争执不下。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是商定条约的时候,双方对这一地区的认识都不是很清楚。当时作为谈判依据的两份地图都没有清楚地显示这一区域的地理情况,人们甚至连哈罗海峡的存在都不知道,遑论区分边界。

此时,英属北美地区仍是殖民地,尚未成立后来的加拿大国家。负责管理哥伦比亚地区的就是哈德逊湾公司,其首脑是詹姆斯·道格拉斯。

据历史记载,道格拉斯不仅身材高大威猛,而且办事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他对自己的衣着打扮,甚至是妻子孩子的衣着打扮,都非常挑剔,对颜色、裁剪有具体的规定。在公务方面,他同样很讲究次序和细节。

他的同事都说他为人慷慨大方,但是较为冷漠。像这样严格冷漠的一个人,生活情趣恐怕也不会多。不过,道格拉斯却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一些杂志上的笑话,旁边写上简单的两个字:有趣。

以严格冷漠而著称的道格拉斯

圣胡安岛上的杀猪事件对他来说,属于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说起来,此事之所以发生,追根溯源,道格拉斯其实是始作俑者。1845年,哈德逊湾公司到圣胡安岛上建立三文鱼加工厂,三年之后又设立了贸易站,都是出自他的指使。之后派人放羊和养猪,同样得到了他的允许。道格拉斯自然认为圣胡安岛的主权归于英国,他的做法很有可能是想先把地方给占着,然后再慢慢跟美国人磨下去。

美国人很快就发现了道格拉斯的伎俩,先是派来税务官收集关税,接着又让当地警长捉了四十头羊替代缴税。对此,道格拉斯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以他的高傲自然不屑于跟美国人谈判。但是,他给伦敦政府发去的报告却遭到了上级的训斥,叫他切勿多事,保持克制。这令他颇感恼火,此后几年,越来越多美国人在官方怂恿之下来到岛上开垦拓荒,更让他充满怨言。于是,1859年春天的纠纷发生之后,道格拉斯毫不客气地发出了一张逮捕证,派出几名警官到圣胡安岛抓拿卡特勒。

威廉·哈尼将军是当地一支美国军队的司令,负责保护俄勒冈地区的殖民者。他得知此事之后也是吃了一惊,随后马上赶到了圣胡安岛。在了解情况之后,他宣布该岛已经被美军占领,并派遣60名士兵,在乔治·皮克特上尉的带领下登上圣胡安岛,保护岛上美国人民的一切权利,并抵抗英国政府的任何干涉。

如此一来,哈尼就把美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无论他的本意是什么,这样的举措无疑是极为冒险而具有挑衅意味的。道格拉斯愤怒至极,他马上要求三艘停泊在附近的埃斯奎莫尔特的军舰开来圣胡安岛,要把美国人一举赶下大海。

战争一触即发。

战争

威廉·哈尼将军17岁就加入了美国海军,曾经参加过美墨战争和征讨印第安人的战争。1859年圣胡安危机爆发的时候,他已经59岁,依然极为勇悍。他的手下乔治·皮克特上尉同样是个好战分子,多年之后,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战役中,皮克特将会因为率领南军的一次自杀式冲锋而被后人所铭记。

皮克特登岛之后,首先把卡特勒保护起来,不让英国方面的警官把他带走。皮克特宣称,这里是美国的领土,只承认美国的法律和法庭。尽管哈尼和皮克特都做好开战的准备,但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他们也不敢轻易打响第一枪。

乔治·皮克特后来成为南军的一员悍将

英国方面,杰弗里·霍恩比已经带领三艘战舰赶了过来。道格拉斯让霍恩比迅速组织登陆,把美国人赶走。但是霍恩比十分谨慎,他让战舰在圣胡安岛外围逡巡,然后向皮克特喊话,表示愿意上来谈判。皮克特一口回绝,并且表示如果英军胆敢登岛,他会带领部下抵抗到底。哈尼也对皮克特表示支持,还派遣凯西上校去支援。

霍恩比虽然遭到皮克特的嘲讽,但是他没有生气,仍然保持冷静克制。他命令战舰封锁圣胡安岛,但是不能轻举妄动,等更为高级的官员到来之后再做处理。道格拉斯为此大发雷霆,质疑霍恩比为何按兵不动。为此,他一辈子都没原谅霍恩比。

不久,英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司令贝恩斯赶到圣胡安岛。他称赞了霍恩比的克制,并且下了一道明确的命令,绝对不能首先开枪。贝恩斯私下表示,两个大国为了一头猪爆发战争,简直就是荒谬。尽管如此,贝恩斯没有完全忽略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他要求继续保持对圣胡安岛的封锁,并且进一步增援舰队。

随着战争热度的上升,两国政府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信息在伦敦、圣胡安岛和华盛顿之间迅速传递。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电报已经开始普及,因而信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三方之间传播。

在华盛顿,布坎南总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遣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到圣胡安岛处理此事。布坎南不想开战,而斯科特就是那个最恰当的和平使者。斯科特此时已经73岁,拖着一条瘸腿,但他却是美国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将军,曾经先后结束了两场战争,阻止过若干可能爆发的战争。两年之后,当他退休的时候,林肯总统亲自率领阁员来到他家,对他表示敬意。

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

斯科特一想到要长途跋涉,前往西北边陲处理一头猪引发的危机,就感到头疼。这场危机在他看来实在令人厌恶至极。不过,他毕竟站得高,看得远,眼前这场危机在他看来微不足道,更大的一场危机正在南方酝酿。由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双方的争论逐渐升级。南方已经有个别州喊出口号,要退出联邦,另组政府。内战的乌云笼罩在美国的上空。在这个时候,显然不能为了一头猪而跟大英帝国开战。

1859年10月28日,斯科特抵达俄勒冈之后,马上把极为好战的皮克特调离圣胡安岛,派到贝林厄姆要塞任职。然后,他向道格拉斯提出了一个建议,邀请英军登岛,与美军一起管理圣胡安岛。道格拉斯喜出望外,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英国国旗再次飘扬在圣胡安岛的上空。斯科特还提议,主权问题暂时搁置,英美两国都可以派军驻扎在岛上,但是人数不能超过100人。在征得英国方面的同意之后,斯科特认为大事已了,和平已经实现,于是启程返回华盛顿。

哈尼与斯科特两人早有不和,此前他们两人在美墨战争中共事的时候就闹过矛盾。这次,斯科特利用自己的职权,压下了哈尼的好战倾向,令他大为不满。皮克特同样满腹牢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同时跟三个领导打交道,他们的职权都要比我大……他们想要联合占领岛屿,我表示反对,但我阻止不了他们。”

斯科特一走,哈尼马上就爆发了。他解除了岛上美军司令的职务,把皮克特重新调了回来。英国人大吃一惊,以为战争又要逼近。斯科特发现之后,再次将皮克特委派到贝林厄姆要塞,这次哈尼也被调走了,他被安排到圣路易斯任职。

战争的疑云暂时散去了。

天命

1871年,英美两国同意委托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组织一个仲裁委员会来彻底解决圣胡安岛的归属问题。最终,委员会作出了一个有利于美国的裁决,认定以哈罗海峡为界,圣胡安岛归于美国。两国都表示愿意接受。

在漫长的19世纪,圣胡安岛纠纷只是英美两国之间频繁的战争危机之中的一次。事实上,就在此事发生前两年,英美双方的军舰还在加勒比海上对峙,几乎爆发一场大战。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可以称为“成长的烦恼”。在美国诞生之初,领土范围只局限于东海岸的13个殖民地,面积不大。当时的移民虽然已经开始慢慢向西推进,但是数量很少。1859年,一个苏族人回忆说,三十年前他还是一个青年的时候,曾经从普拉特河一路走到密西西比河,接着进入现在的威斯康星,最后到达密歇根湖,回家的时候则取道明尼苏达。在他经过的辽阔土地上——往返长达两千英里——他只在今天的伊利诺伊或者密歇根湖畔瞥见过一小撮白人。但是这没有维持多久。白人移民迅速挤满了这些无人区或者印第安人占据的区域,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州分。

美国的领土扩张

就像一棵发育过猛的大树,不断地伸展出新的枝桠,在此过程中,它必定要和旁边的其他植物竞争养分,冲突就油然而生。大部分西进移民对自己的扩张行为毫无内疚之心,他们不畏跟印第安人、跟英国乃至其他国家发生冲突。在他们看来,扩张就是他们的“昭昭天命”。

“昭昭天命”是纽约记者约翰·奥沙利文在1845年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他的本意是鼓吹美国吞并得克萨斯和俄勒冈地区全境。他认为,扩张占领整块北美大陆是我们的昭昭天命,上帝已经把它赐给我们来做伟大的自由和自治实验。

昭昭天命的说法强调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认为,通过扩张领土来传播民主制度,创建一个美丽的新世界,是上帝赐予美国人的使命。这种说法并不新鲜。早期来到北美的清教徒就持有创建一个迥异于道德败坏的旧世界的新社会的观念。独立战争之后,许多美国人都以其自由和民主为豪,认为创立一个这样的新国家,是世界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事情。

在昭昭天命的驱使下,美国人先把矛头指向印第安人,大肆驱赶和抢夺他们的土地。然后他们又看上了得克萨斯,与墨西哥大打出手。接着,他们还想统一大陆,把英国人彻底赶出北美,因而在俄勒冈地区与英国发生龃龉。不仅如此,美国人对加勒比地区也心存念想。尤其是南方人,十分渴望占领古巴、尼加拉瓜等地,扩展奴隶种植园。

但是,19世纪中期恰恰是大英帝国最为强盛的时期。对于美国的扩张行为,英国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当美国人的行为损害到其核心利益的时候,英国就毫不客气了。于是在1812年,英国和美国开战;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差点延伸到了北美;1856年,英美海军在加勒比海对峙;1859年,圣胡安岛几乎爆发猪战;1861年,“特伦特”号事件引发了严重的战争危机。

在美国的昭昭天命与英国的帝国主义之间,猪战只是长长的冲突链条上的一环。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