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创50条·海漂|“青椒”邓清海:人才是上海的重要优势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7-12-30 10:0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12月14日,上海发布“文创五十条”,其中有专门条款优待外来人才。这些“海漂”人才的到来为上海的文创产业作出了贡献,也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彰显了上海的文化软实力。澎湃新闻聚焦“海漂”人才,讲述他们和上海的故事。

生于1981年的湖南“青椒”(青年教师)邓清海,是万千“海漂”之一。

框架眼镜、纯色外套、走路微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邓清海并不起眼。

他有理工男的话语简洁,还有一种特别的低调与谦逊。很难想象,36岁的邓清海已经是上海市东方学者、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12月8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进邓清海的办公室,听他聊聊自己的“沪漂”故事。邓清海的办公桌很整洁,清一色办公用品。座位墙上只贴着两张东西,一张是孩子的照片,一张是元素周期表。

邓清海在办公室

初来上海,打开了新的学术世界

邓清海第一次来上海是在2004年。那一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下文简称“有机所”)的大门向他敞开。

这中间还有过一次波折。2003年刚从武大毕业时邓清海没考上,第二年再考了一次,才终于来到了这里。

“上海有机所,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学有机化学顶尖的地方。”他回忆,“有机所是出了名的压力大。每周周一到周六肯定要工作,每天晚上做实验至少到十一点,每周还要做工作汇报。做科研,特别是没有结果的时候,人还是会很焦虑的。”

而在21世纪初,内地科研与香港还是有差距,上海有机所的“沪港联合实验室”让邓清海感觉打开了新的学术世界。就是在实验室里,邓清海认识了自己的导师、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支志明,及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乃正。

“我导师是真的很厉害。我们的水平在那时是不够的。‘老板’给课题只给大方向,然后就把我们‘推进泳池’了,我们要自己扑腾扑腾游起来。但每次我们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指出了问题所在。”

除了师资,有机所的科研条件也让邓清海兴奋不已。“我们做实验要用的试剂、化工品,在上海买就非常方便。比如在有机所的时候,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实验物资,上午(上网)买,下午或者第二天就能到了。这是在零几年快递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时候。”

2009年,邓清海交出了博士论文《钌卟啉卡宾络合物的合成、性质及C-N键形成反应的研究》,捕获了活性钌卟啉卡宾中间体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另外利用商业可得的廉价钌络合物[RuCl2(p-cymene)]2催化卡宾参与的N-H键插入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氨基酸衍生物。

在那之后,他先后获德国洪堡基金会、海德堡大学、巴斯夫公司资助,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设计和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手性双噁唑啉钳形配体(Boxmi),该配体在一系列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均取得了优秀效果,获得了国际同行关注和高度评价。

“老师”和“科研者”,相辅相成

2015年,邓清海回到上海,以“上海市特聘教授”身份加入上海师范大学。

采访间隙,一名硕士生敲门而入,希望邓清海能帮他写一份推荐表。

短短几分钟里,邓清海的细致堪比“处女座”:“这个老师的名字,打错了。”“我建议,侧着装订。”“来我这里打印吧,我这打印纸好。”

目前,邓清海的实验室有12名在读硕士生。有意思的是,这12名学生也都不是上海本地人。

“我经常说我们是平等的。在年纪上,他们都是90后、95后。我不是说我有多厉害,但毕竟年长这么多。我希望他们先在这里把我知道的全部学回去。”邓清海会要求学生做实验到晚上十点,但他自己往往是最迟回去的那一个。

“我还要求他们会做数据整理。这和化学没什么特别关系,但和逻辑思维有关,是一种基本素质。我也要求他们会做PPT,希望他们有很好的组织表达能力。我还希望他们英语好。毕竟今后做学术要看文献,大部分跟有机化学相关的好企业都是跨国公司。最后,我希望他们懂得和人交往。”

常有“青椒”抱怨,授课精力和科研产出难以平衡。“我也有两份工作,一份是教书,特别是本科教学。一份就是科研。但在我们这个学科里,两方面还是相辅相成的。你把本科生培养好,即便他未必会成为化学研究生,我们是师范大学,以后他们很可能是我们孩子的老师。另外教学对科研也是有帮助的。在化学领域,尽管我们一直在研究前沿的东西,但是理论上的东西大多还是大学的知识。”

近期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40岁以下的老师可以参加。“虽然这个比赛对我来说,在评定职称方面没有太多 ‘用处’,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我一直认为,学校科研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教学更是如此,但受众更广。另外,上好一门课,将 ‘枯燥’知识形象化讲授其实是很高的要求,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必须投入精力努力争取的目标。”

有人羡慕邓清海,说他不必在“副教授”和“教授”之间心力交瘁,也不用为了硬性指标焦头烂耳。

“从德国一回来就是教授,这确实是我的幸运。但教授和讲师一样会有压力。比如我要申请经费,理工科实验室每年有三四十万的基本消耗,而经费申请并不容易,也是要有成果支撑的。我们的成果,是维持一个实验室运转的前提。”

目前,邓清海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不对称催化,金属催化的C-N键形成反应等,负责如“新型手性钳形协同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多个科研和人才项目。

“没有进展的时候,也觉得难受。但还是很享受在实验室探索的感觉。”邓清海说,“我希望实验室这些学生未来可以继续深造,开阔眼界。人只要有能力,到哪里都是没问题的。”

邓清海的实验室

尽管压力大,还是很喜欢上海

上海对于邓清海的另一层特殊意义在于,他娶了一位上海太太。

“我太太很好,特别优秀。”说起太太,邓清海眼中有一种特别的光辉。在他去德国之前,两人就在上海领证了,太太还跟着他去了德国。在德国工作近五年后,两人一起回到上海。

除了增长的见识外,邓清海夫妇还带回了出生不久的一双儿女。妹妹和哥哥就差一岁多,现在都还在上幼儿园。每天早晨,邓清海会先将孩子送至学校附属幼儿园,再去实验室工作。

“陪家人的时间其实特别少,因为我基本都在学校,要么上课,要么做科研。”

就在采访中途,太太来了电话,说小朋友发烧了。“嗯,我觉得不用。”“单纯发烧的话,再观察观察。”邓清海安慰着太太,三言两语中有理工男特有的清晰和冷静。

绝大多数时候,邓清海喜欢现在规律又平凡的生活。只是想到还在农村老家的父母,也会有一缕愁云漫过心头。

“要说现在的焦虑,一个是父母。要他们来上海,他们不习惯。从长远来说肯定有这个矛盾,但很难解决。另一个就是孩子。上海的教育竞争很激烈,身为父亲我肯定也会……就告诉自己慢一点,不要急吧。”

“身边朋友、同学聊天,大家会说上海房价好高,小孩上学不易,医院看病排队,大家会各种‘吐槽’,但没有人真的会离开这里。”邓清海笑言,“尽管压力大,我还是很喜欢上海。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城市,当然我太太是一个很大因素,但上海本身确实很开放。在我们这个学科,上海优势非常明显。除了多个顶尖的科研机构、经常性的国际学术交流研讨机会,还有开放的企业横向项目信息。不能说完全第一,但也是顶尖之一。”

“而且我想,上海也是其他行业海外人才归国发展的首选地之一。”借助上海市侨联青委会理事和上海师范大学新侨驿站理事长的身份,邓清海也认识了各个行业的海归。“能和这样的一群人交往、相处,乃至共事,真是很享受、很幸运的事。每个人经历都很丰富,能力都很强,而且思维很活跃。这应该是上海很重要的资源或者优势。另外,上海整个社会比较纯粹,你能明显感觉到这里办事规范,秩序性强。”

“至于压力那部分,看淡一点,一步步来吧。上海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肯定会辛苦,但无论医疗、教育,总归是有出路。一步步来,五年、十年后回头看,可能也就这么回事。”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