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六十多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告诉你什么是上海气质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程千千 实习生 章晓莎
2017-12-28 09:1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路”是一个内涵丰富、引人遐思的字眼。它从遥远的过去而来,既延伸在我们脚下,也勾连着历史与未来;既见证了行路者的流浪求索,也承载着大时代的浮沉沧桑。

12月23日下午2点,知名海派作家朱惜珍做客“壹字读书会”,以“路”为关键字,与大家分享隐藏在上海马路背后的珍贵历史记忆。

朱惜珍从2003年起就开始创作与上海历史人文相关的非虚构作品,曾先后出版《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海上遗珍:武康路》等与上海马路息息相关的作品。她与上海的历史文化和上海的路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

朱惜珍在壹字读书会现场。

马路是解读城市的密码

“马路”的称谓源自于欧洲。工业革命前,欧洲还没有用复杂技术修建的道路,一般都为土路。十八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发展,迫切要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此,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用碎石铺路,这条路也就依设计者之名被命名为“马卡丹路”。十九世纪末,我国沿海港口开埠,西方的修路技术因而被带到中国。国人便将“马卡丹路”简称为“马路”,沿用至今。

但在上海,人们对“马路”也有另一种说法。大约在1845年上海开埠后,在现在的南京路以北,河南中路两侧,兴建了一个占地约八亩的跑马场。为了便于马的进出,跑马场外又修了一条路,上海人就把它叫做马路。

“所以为什么说海派文化,上海是海纳百川的,他很有自己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给予马路全新的诠释。”朱惜珍说道。

关于上海马路的命名,朱惜珍指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路名伴随着上海的风云变幻起起伏伏,印上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有色彩。影响它的重要因素有三点,一是古今更迭,二是交通发展,三是政权更迭。”上海道路的命名按时期可划分为古代、租界时期、晚清、辛亥革命后和平建设时期,日伪政权时期、国共二次内战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

武康路

租界时期,上海租界区路名自成一派,大多以外国人的姓来命名。比如,在武康路有一条以美国传教士命名的福开森路;淮海中路在改革开放前叫霞飞路,是以一名法国元帅的名字命名的。

民国时期,由于资本兴旺,在闸北地区一度出现表达振兴中华、民族长生愿望的路名,比如永兴路、华昌路等。“大上海计划”时期,五角场和江湾一带的路名多为民字头、国字头,比如说民立路、国权路等,沿用至今,这是大上海计划的遗物。

淮海中路

新中国成立后,路名多以国内地名命名。东西向马路以城市命名,如南京路、北京路;南北向的马路则以省份命名,如四川北路、福建中路。1952年起,上海市政管理部门继承以中国省市命名的传统,并形成更为完善的原则,道路的方位以地方省市命名。如杨浦区地处上海的东北角,对应东北的辽宁省,就有了松花江路、鞍山路等;长宁区地处上海市区西南,路名便以贵州省地名命名,如遵义路、茅台路等。

“上海的马路是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马路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不少依旧保留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的特殊符号,镶嵌着东西方两种文明互相包容的印记,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便是其中的典型。”10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历史风貌道路(街巷)的保护,确定了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144条道路为保护对象,更将其中64条路定为必须原汁原味保护的对象。在朱惜珍出版的《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一书中,就对这64条马路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详细展开。

这些永不拓宽的马路是展示上海城市发展脉络,延续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集中体现了上海城市的精华和神韵,浓缩了上海的历史印象。“马路两旁林立着的法国梧桐是上海马路的标志,而马路深处的花园洋房和欧式廊柱背后,它们的庭院溢出的是最纯正的上海味道。”

朱惜珍

陕西北路:与历史的一场幽会

接下来,朱惜珍对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静安区的“网红”路——陕西北路展开了详细介绍。

“陕西北路毗邻南京西路,它好像是南京西路这株大树上伸出的一根挂满了珠宝的枝杈,以一种低调的贵族气默默地烘托着旁边繁华热闹的南京西路,徜徉其间,只觉历史的花瓣飘散一路,处处暗香浮动。”朱惜珍用了一大段溢美之词来形容陕西北路的独特魅力。

马勒别墅

陕西北路原名西摩路,建成于1914年,地处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区,是华洋混居的高档居民区,海派文化的重要聚集区,被称为上海的“洋人街”。它北起新闸路,南至巨鹿路,在这段长约一公里的路上,汇集了宋家老宅、马勒别墅、荣宗敬故居、怀恩堂等2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名人名居。在2013年6月8日的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承载着上海百年发展记忆的陕西北路,与多伦路、武康路一道,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成为上海的骄傲。

闻名遐迩的马勒别墅就是陕西北路历史文化街的重要一部分。马勒别墅形如一座梦幻城堡,有着非常浓厚的北欧建筑风情,玲珑而精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滩著名的大富翁、英籍犹太人马勒为他的宝贝女儿斥巨资打造的。他将女儿梦中那座既有着安徒生童话中的华丽梦幻,亦有着父亲故乡英格兰的北欧风情的城堡变为了现实,象征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万般宠爱。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据租界。因为犹太人的身份,马勒全家被赶往集中营,这里成为日本军人的俱乐部。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驻地。马勒一家从集中营出来以后身心遭受巨大的创伤,便离开了上海,从此再没回来。耗时九年建成的别墅,马勒一家居住才不到七年。

荣氏住宅。

位于陕西北路186号的荣氏住宅,最初由一德国人在1910年建成,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迫,弃楼回国,而后历经六年的扩张改建,成为“面粉大王”、“棉纺大王”荣宗敬家族的私宅。

100年前,荣氏父子三人从江苏无锡来到上海,艰苦创业,在历史的洪流中把握机遇,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民族资本家族。荣氏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在经济损失和日伪政权胁迫的双重压力下,荣宗敬深夜从陕西北路186号的后门出走,坐上轮船远居香港,不久便罹患肺疾,与世长辞。而见证了一个家族兴旺腾达的荣氏住宅,也随主人的先后离去,从此进入历史的封存。

陕西北路369号。

另有一座颇具英国乡村风格的别墅坐落于陕西北路369号,这就是当时备受瞩目的宋氏家族的故居。当年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都与这座花园住宅有密切的联系,给这个花园带来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传奇故事。这里是蒋介石和宋美龄举办盛大的宗教婚礼之地,也一度成为蒋介石在沪探讨国家大事之处,与中国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你们听我讲完这些故事,再看感觉就不一样了。很神奇,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在朱惜珍的讲述中,在场的读者仿佛与上海的过去进行了一场奇妙的幽会,民族资本家的创业之路,传奇家族的兴衰之史,让这条路上的一情一景都具有了灵魂,处处都是历史与现实的无声对话,浓郁深沉而又回味悠长。

现场观众。

“壹字读书会”由静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学习办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指导,大道小雅读书会和静安区文化馆承办。活动以“识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传播传统文化、交流读书心得、“只取一个字,直抵事物之本质”。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