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不脱逃”到“治本安全观”,江苏监狱评最佳教育改造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通讯员 孙银军
2017-12-29 12:00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现代监狱正朝着旨“改造和矫正”的方向和理念转变。 @江苏监狱 图

恐怕没多少人曾认真想过,监狱里头,会是什么样的“风景”?

199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构成了相当一部分人对监狱的认知,冰冷,灰暗,残酷,甚至丑恶。如果说片里的狱警是单纯以“报复和惩戒”为目的。20多年过去了,我国现代监狱正朝着旨“改造和矫正”的方向和理念转变。

12月28日,江苏省监狱系统在南京监狱礼堂举办“十优教育改造故事”和“十佳社会帮教使者”活动评选揭晓仪式。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温情故事,惹得不少参会人员几度落泪,现场掌声雷动。

位于常州的江苏省新康监狱三十二监区,是专门关押艾滋病服刑人员的羁押场所。关押在这里的艾滋病犯,通常都认为自己的“刑期比命长”,因此,他们多会产生“悲观绝望、破罐子破摔”等心理,逃跑、自杀、行凶的危险都很高。

“在这里工作,最愧疚的就是,整天让家人担惊受怕。”新康监狱三十二监区三级警长刘文林说,如今他快要退休了,但“直到现在,每次上班,老婆还是对我说:‘盼你能平安回来’”。

十年来,新康监狱共收押收治全国12个省份的艾滋病犯813人。一旦这些艾滋病人刑满释放,监狱又会积极协调地方、说服家属,甚至护送到家,完成其回归社会的“无缝对接”。该监狱连续十年监管医疗安全无事故、执法管理无过错。

另一则故事则发生在无锡监狱。刚大学毕业的刘洪(化名),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单身母亲处了一个对象,却经常遭到对方暴力。于是,在一次冲突中,他和母亲一时冲动将对方伤害致死,母子俩双双入刑,刘洪被关在无锡监狱,母亲则在常州监狱服刑。

这让刘洪一度失去活下来的信心,多次实施自杀。当监狱民警了解到,刘洪曾流露出担心服刑母亲的念头。无锡监狱的民警于是专门前往常州监狱,拍摄了刘洪母亲的视频,并播放给刘洪看。那一刻,他泪流满面,终于将憋在心里长久的情绪宣泄了出来。自那以后,刘洪的改造慢慢步入正轨。

不幸的是,2016年9月,经确诊,刘洪患上了白血病。无锡监狱为刘泽办理了保外就业。之后,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与监狱启动了阳光帮扶程序,为刘洪送去了骨髓移植手术所缺的10万元现金。“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我一定要好好活下来。”病床上的刘洪感恩地说。

这些故事,展现的是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对监狱“治本安全观”改革的初步探索。

2017年5月初,司法部决定将监狱体制改革纳入司法行政改革任务,要求“从底线安全观向治本安全观转变”,"要在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上”加大监管机制改革的工作力度。

这是司法部首次提出“治本安全观”这一概念。

所谓“治本安全观”,即是要从过去“犯人不脱逃”的底线,放眼到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谋划,不仅涉及刑罚执行、教育矫正的理念转变,涉及到从服刑人员入监服刑、出监后安置帮教,还涉及到社会保障、社会帮扶、社会治理各相关环节的系统再造,对现有的教育改造资源、方式方法等进行优化组合。

“就刑罚执行而言,司法行政机关不但拥有完备的羁押场所和完善的劳动改造设施,而且有丰富多元的矫正帮扶资源,可以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兼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柳玉祥认为,要把“不跑人”的底线安全观,深化为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治本安全观。

从这些获评的优秀教育改造故事里,我们或许能够感知到江苏监狱系统所做出的努力。

以下是节选的“十优教育改造故事”

江北医院女犯监区——全省监狱唯一集中收治女性精神病犯的监区

“有时我们亲手给他们喂饭,饭吃的好好的,她会突然啪一口吐我们一身。上卫生间时,拿着一块大便就往我们身上扔。给她们测血压的时候,上来就打你一巴掌……”

邵某芳,晚上睡觉时,会突然走到其他病犯床边,猛掐别人脖子,有典型的梦游症状。她服刑后被家里人抛弃,特别想念自己的孩子,这就成了她的心病,因此,她总是梦游重复“噩梦”。

江北医院女犯监区医生华晔说,民警们反复联系她的家属,让她儿子每个月接听妈妈的亲情电话、给妈妈写信,现在经过药物治疗和亲情帮助,精神疾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近两年来邵再也没有发生过梦游症状。

目前女犯监区90名住院精神病犯中,重症精神病犯70人,占比为78%,存在家庭婚姻问题的精神病犯47人,占比52%,故意杀人等暴力型犯罪52人,占比58%,具有自杀、自残倾向危险罪犯49人,占比54%。

“面对这个既是罪犯、又是病人的特殊群体,我们始终坚持‘医者仁心、治病救心’,一手抓医疗救治,一手抓教育矫治。”江北医院女犯监区监区长谢三妹说。

南京监狱——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灵魂深处的伤口

周金某,因犯贩毒罪,判了无期徒刑,曾经三次服刑。这次刚入监时,他对监狱的管理特别抗拒,不爱说话,破罐子破摔。找不到破题点。

之后,民警察觉到,他对音乐感兴趣,于是为他选择了音乐矫正项目,周金某兴趣很浓,融入到乐队中,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在一次讲解歌曲《家》之后,他主动告诉民警说他想家,特别放心不下父母和女儿,“我们了解到,他女儿初中辍学在家,患上了抑郁症。” 南京监狱十一监区民警邵鹏说,端午节,监区主动邀请他的家人来监开展亲情帮教,让他与女儿有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他哭了,女儿也哭了,全家都哭了。周金某的心结被打开了。

“我女儿也复学了,和同班同学相处的也很好,刚刚听到,我心里面很开心。”周金某说。他也因此能安心接受改造了。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