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海祐希,55岁、未婚、保持健身、还在工作

2022-08-09 0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分享生活的灵感 Voicer

在生日到来前一个月,天海祐希因为一组被拍到的街头照再度引起热议。

大家惊讶于她还如此年轻,满怀少年气,好像对众生都平等的时间,唯独忘了她。

除了岁月,她同样游离于世俗对女性的条条框框之外:她仍没有步入婚姻,并且越发享受高度自由的单身生活。她喜欢运动健身,相信肌肉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她还在拍戏工作,干劲满满,准备拍出100%满意的作品再退休。

与其说天海祐希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人生范本,不如说她让我们看到了度过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她55岁生日,我们想来聊聊这个超越了性别、也超越了时间的魅力传奇。

● 站在54岁尾巴上的天海祐希女士

28岁从头开始

一点都不晚

● 十二连拍 ����

从今以后,我会将月组战友们给我的回忆放在心头,用自己的双脚继续走下去,并且走得比现在更远,更远。

- 天海祐希宝冢退团发言

“女王”,是许多人对天海祐希的爱称。不仅因为她在代表作《女王的教室》里饰演了一个严厉苛刻、不近人情的教师,也和她本人的气场有关。

天海祐希被视作独立女性的担当,大众对她的想象总是不自觉蒙上一层精英色彩,好像她的人生时刻闪闪发光,从不黯淡。

事实上,她曾经选择在事业巅峰的28岁抽身而退,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并为此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低沉期。

● 男役时期的天海祐希

以第一名考入录取率堪比东大的宝冢音乐学校、加入负有盛名的宝冢歌剧团、入团初年就出演新人公演的主角、后又成为宝冢有史以来最早成为男役TOP的演员、收获一大批疯狂又坚定的粉丝。

天海祐希28岁以前的人生,好像小说主角开挂一样顺利。她当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过人的天赋很难不让人侧目。

● 流传最广的排练图

● 男役扮相

所谓男役,即女性扮演男性角色。有人称赞形体表演俱佳的天海祐希是百年一见的男役,但她却选择在辉煌顶峰退出宝冢,只为追逐影视演员的梦想。当时天海祐希28岁。

这不是一个轻易的抉择。一边是如鱼得水的宝冢男役TOP,28岁还处在黄金期;一边是前途未卜的影视圈,28岁的年纪非常尴尬——更何况她要从头开始。

不过那又怎样,对天海祐希来说,人生只有一次,总要为从小的演员梦放手一搏。犹豫纠结不仅增加沉没成本,还可能让一往无前的勇气消磨殆尽。

● 天海祐希退团,当年轰动日本

38岁事业才走上正轨

因为坚持自我的人生从不简单

● 《女王的教室》是不少中国观众认识她的起点

我年轻时经常消沉,消沉是挺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真的是因为对一件事无能为力而消沉的话,就停止吧。很多时候即使消沉也没有改变困境的余地,把时间花在消沉上就浪费了。

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一步就跨到梦想的终点,总有迷茫,总有岔路,“女王”也不例外。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天海祐希的勇气,在低沉时依然坚定自己想走的路。

退出宝冢之后的十年里,天海祐希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是《千年之恋之源氏物语》。她反串扮演光源氏,雌雄莫辨,举手投足尽是风流。有人认为,天海祐希之后再无光源氏。

然而这并不完全是天海祐希渴望的,她希望能够以女演员的身份被大家认识——如果继续留在演男役的舒适圈,离开宝冢的意义是什么?

那十年里,天海祐希尝试过许多女性角色:职业杀手、与人偷情的母亲、被强奸的少女、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的妻子……

角色很多元,但在推崇女演员可爱甜美的日本演艺圈,那时的天海祐希并没有那么不可替代。

● 天海祐希早期的角色

转机出现在2005年,那一年天海祐希38岁。

随着《女王的教室》热播,人们发现了天海祐希身上独特又迷人的女王气质——这在日本女演员中并不常见。成熟、中性、独立,这些原本的劣势被天海祐希转为优势,打开了戏路。不用刻意钻进千人一面的甜美枷锁,天海祐希做天海祐希就好。

在此之后,天海祐希接到了越来越多适合她的剧本邀约,在不同影视剧中都留下了经典的独立女性角色。

● 谁说在日本职场中,女性不能独当一面?

但独立女性并非只有一种模样

● 可爱是她,妩媚是她,霸气是她

维持美貌的经验……印象中好像没有诶。

在近几年女性主义浪潮的洗礼下,“独立女性”好像成为一个被过度消费的词语,但它背后意味着什么?

独立女性是否就要西装长裤不离身,穿连衣裙被打入“好嫁风”?是否就要酷飒霸气,不能温婉优雅?是否要始终保持冷静清醒,不能为爱脆弱落泪?

如果为“独立女性”这个标签所限制,那么可能本身就还不够独立。

● 女王的台词也都鼓舞人心

即便因出演独立女性走红,天海祐希也从不想迎合外界期待而去变成某种样子,或者为了吃“霸气总裁”的人设红利,硬拗男性化的造型。

她可以可爱,可以幽默,也可以释放优雅成熟的女性魅力;她穿笔挺的西装,也穿优雅的连衣裙与和服。

● 和服天海祐希

看过《女王的教室》的观众应该有印象,每集片尾曲,不苟言笑的女王教师都会立马切换状态,笑着问候工作人员,还开心地跳起舞来。

原本工作人员担心接这部戏会有损天海祐希的形象,但她反倒非常喜欢这个有点出格的角色。不过她提议在片尾曲mv让她重回自己,告诉大家:天海祐希还是会笑的。

● 《女王的教室》片尾曲

天海祐希演过播音员、警察、律师、医生等诸多职业女性。她们都在各自的领域散发光芒,能力风度全然不输男同事。

这也鼓励了更多日本女性主动追求热爱的事业,人生才不只有相夫教子这一种选项。

天海祐希曾经对一位应援的铁杆粉丝说,“请像支持我一样支持你自己,你自己的人生也一定会更加精彩的。”

● 医生、律师、警察,她让更多日本女性看到了职业的可能

不结婚

也可以活得丰富完整

讨厌去照顾自己以外的人,不想有人在家里,有人在家的话我都不想在家了。请大家放心,我不会结婚的。

天海祐希决定终生不婚,并且大胆地向世界宣布了这个决定。在婚姻观念相对保守的日本,这个举动出格又反叛。

她的决心常常招来质疑。在综艺中她最多被问起的话题就是婚姻,总有好事者想要打探她的决定是否动摇。

一位男性嘉宾说,“要是能寻觅到恋人就再好不过了不是吗?”天海祐希回答,“不要管我。”

不婚的原因很简单:觉得婚姻麻烦、需要空间独处、不喜欢事事都要顾虑另一半。

她开出条件,如果哪天恋爱了,对方只可以住在自己家附近,但绝对不能同居。

● 独居会不会寂寞?在《不结婚》里她就给出了回答

2012年,她出演日剧《不结婚》,演绎一个坚持单身的女性。通过角色之口,表达了许多她对婚姻与育儿的态度。

如果说女性具有天生的使命,那一定不是生儿育女,而是不断探索自我,寻找想过的人生。

女人真的必须要走入婚姻吗?天海祐希给大家提供了另外一个人生选项,而她本人就是这一选项的理想模版。

在影视剧里,她借角色之口说,“靠男人,你只能当公主;靠自己,你就是女王”;而在综艺访谈里,她说,“与其相亲,还不如健身。男人会背叛你,但肌肉不会!”

不过天海祐希并非鼓励所有女性都选择不婚。对于女性来说,更重要的是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结不结婚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 「只有肌肉才能拯救你!」

当活得自洽

年龄就只是一个数字

只要确保每个今天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那明天一定会有美好的事发生,所以今天要拼了命地去快乐生活。

虽然38岁才在演艺圈有所起色,天海祐希却鲜少展露出年龄焦虑。

40岁,她拍《女人四十》,饰演即将迈入40大关的精神科医生;45岁拍《不结婚》,角色年龄设定也跟着上升。2021年,天海祐希54岁,在电影《没有养老的资金》里扮演一个养老资金出现危机的家庭主妇。

● 《女人四十》

● 《不结婚》的角色设定是44岁,只比天海祐希当时的真实年龄小一岁

看到女演员扮演比自己年轻很多的角色,某种程度上也会制造观众的年龄焦虑。但天海祐希所出演的角色,不仅都与自己的真实年龄相近,探讨的话题也与那个年龄段的女性切身相关。

● 《没有养老的资金》聚焦日本的养老问题

这是天海祐希的“真实”。通过扮演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角色,她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众。同时,通过角色们的经历,她也在探索是什么构成了现在的自己。

当然,天海祐希应该无需为养老资金忧心,但是她从中拓展开去,关注普通50+女性的困境,戳破梦幻泡泡,让大众了解到她同龄女性的“真实”。

● 老年生活不止美好的退休躺平,还有养老金困境

天海祐希透露自己也在慢慢规划养老生活,可能打算与好友一同养老。随着结婚生子等选项被年龄排除,她反而更加轻松了。

因为保持运动,天海祐希看上去比实际年轻。今年55岁的她,显然比过去的自己更加潇洒。

不老传奇也终究会老,生日本身就是向衰老迈进的象征。如果哪天你看到天海祐希满脸皱纹,也请别失望,因为每一条皱纹只是为她的王冠上又多加一颗宝石。

��

比起欣赏她的美丽

更想感激她向我们展现了

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活!

谢谢你,天海祐希女士

55岁生日快乐

原标题:《天海祐希,55岁、未婚、保持健身、还在工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