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捧回美国舞蹈节终身成就奖后,沈伟在巴黎忙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22-08-12 20:54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沈伟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聊一聊他的获奖感受,以及新作《Summary》。(02:22)
创作、画画、看书、弹古琴、学法语,偶尔出去买买菜、跑跑步……电话那头,舞蹈家沈伟向记者描述他在巴黎的日常,俨然一个藏身于闹市的隐士。

7月中旬,54岁的沈伟刚从美国舞蹈节捧回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原计划2020年颁发,因为疫情延期到2022年。这个奖项创立于1981年,旨在表彰那些对现代舞做出卓越贡献的编舞大师,是现代舞界的终极名人堂。沈伟是罕见获此殊荣的华人舞蹈家。

“沈伟既是视觉魔法师,也是技术创新者。”美国舞蹈节在颁奖词里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不拘于文化艺术的定义边界,无论是舞台、画布、电影还是展览、装置,他的作品出色地熔结感官与智性的精确、视觉设计与身体能量,拒绝归类,这只能用一个词来描绘:沈伟。

沈伟领取终身成就奖,身后是他的画作。

捧回奖杯后,沈伟回到巴黎,一头扎入舞剧《东坡》的构思和创作。

委约的橄榄枝来自出品过《只此青绿》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及眉山市歌舞剧院,沈伟身兼导演、编剧、编舞、视觉设计之职,要把北宋文人苏轼的诗词和情操搬上台。

“一半兴奋、一半担忧,太难了,不敢碰。”年初接到邀请后,沈伟用了七八个月时间回顾中国传统文化,8月底,他将回到国内,从零开始挑选演员、组建团队,有望在明年年初交出一部充满东方美学的新作。

毫不意外,创作之路上,沈伟又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一直以来,沈伟作品里的导演、编舞、舞美、服装、影像视觉,几乎都由他一手操刀,鲜少找人代劳。

“要找到和你有相同品味、相同创造性的人,并不容易。”沈伟说,他的审美意识里都是他的人生经历,如果合作者的审美和他不在一条线上,他要花很多时间去解释、去说服,不如自己来更省时间和精力。

一个人单枪匹马闯世界,从创作到生活,沈伟习惯了独来独往,独自面对一切,从不觉苦,也不畏难。

1990年,沈伟在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实验班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专业性现代舞《太阳依旧升起》。1995年,沈伟只身前往纽约,是中国现代舞的开拓者中,觉悟最早、主动走出国门的人之一。2000年,沈伟的《天梯》在美国舞蹈节首演,一炮而红,他在这些舞者的基础上成立了“沈伟舞蹈艺术”,开始真正走入西方主流艺术视野。

2014年,久居纽约的沈伟首次带着《声希》《春之祭》登陆上海,惊艳四方,从此成了上海滩的常客。2021年,沈伟为上海量身定制堪称“艺术奇观”的《融》,轰动一时。沈伟和上海,因为艺术相聚,正在深度捆绑。

美的“暴击”,这是很多人看完沈伟作品的直观感受。他很少回头看,也数不清自己创作了多少作品,唯一可以确信的是,“我还很年轻,创作不会停。”

即便荣誉等身、精品迭出,如今每排一部新作,他仍旧会紧张兮兮,给自己巨大压力。数十年如一日,在创作态度上,沈伟保持了很多人缺失的真诚。

“提高修养,音乐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对年轻人的建议很实际,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享受做艺术家的生命过程,而不是为了目的而目的。

《Summary》由美国舞蹈节委约,2022年7月在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全球首演。摄影:Den McKeown © ADF

“不要给中国人丢脸,要争气”

澎湃新闻:在美国舞蹈节的颁奖典礼上,你的《Summary》全球首演,这部新作将你的舞蹈和绘画结合,一如既往的唯美。

沈伟:这是美国舞蹈节委约的,对方问颁奖那天可不可以发表一个新作品,我说没问题。我在那里选了9个不认识的舞者训练,待了一个多月。

这个作品有艺术上的总结性,积累了我过去很多年的经验,包括我跟绘画的关系、跟视觉的关系、跟舞蹈动作的关系,都呈现得恰到好处。

作品长21分钟,小而精,非常耐看,看很多遍都会觉得有意思,我每次看都很开心、很舒服。舞者也喜欢跳,毕竟我这么多年都在研究怎么利用身体。

作品有好几段,但整体又不觉得是分段,视觉上在变动,运动上也有变化,一直在流动。舞台深处投影了四幅画,是我这两年画的,也代表我过去的一个总结。典礼现场还展览了两幅画作的原作。

澎湃新闻:1989年,你考入广东舞蹈学校与美国舞蹈节合作的现代舞班,从此开始舞蹈之路,如今在美国舞蹈节拿到终身成就奖,有怎样的感触?

沈伟:感触太多了,毕竟表演艺术贯穿我的一生中。我第一次上舞台演出是6岁,拿这个奖已经五十多岁了。我这一辈子花了很多时间为艺术努力,现在拿到这个奖,也是对我前半生奋斗的一个肯定。

我一直在往前走,从不停歇,也很少回头看过去。这样一看才发现自己创作了那么多作品,去过那么多地方,和那么多观众有过沟通,这些经历突然全都出现在眼前,挺感动的。能得到美国舞蹈节对你的付出,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和艺术创作的欣赏和认可,感慨颇深。

澎湃新闻:美国舞蹈节评价你,既是视觉魔法师,也是技术创新者,你本人怎么看?

沈伟:不同的评论很多,都可以吧。美国舞蹈节明年90周年了,他们对全世界的编舞家集中研究,有经验,有一定的权威,他们的认可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还是有它的重要性。

澎湃新闻:你也会有为国争光的感觉?

沈伟:有的,在国外这种感觉更强烈。别人会用“你代表中国人”的眼光看你,做什么事情你都会告诫自己,不要给自己丢脸,不要给中国人丢脸,要争气。特别像我,老被人家看到、说到、点到、评到,一下就跟你的历史、你的文化、你的背景联系起来。

《声希》1999年

《天梯》2000年

《春之祭》2003年

《连接转换》2005年

《地图》2005年

澎湃新闻:去美国后,你很快脱颖而出,起点很高,有因为亚洲面孔遇到过区别对待吗?

沈伟:多少都有。在一个陌生地方跟外国人竞争,你对他们的文化不了解,你要学习更多、掌握更多、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机会,让人家承认你。

你们看到我在国外成功,为什么会成功?事实上很不容易,更不是天生的,没有钱,没有背景,我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是通过种种努力得来的。

澎湃新闻:这么多年来有觉得特别难的时候吗?

沈伟:难,一直没有停过啊。哪怕今天在美国舞蹈节创作《Summary》,也觉得很难,因为我每次都想突破,都想对过去积累的所有经验进行升华。

全世界一个人跑,去不同的地方工作,我要克服生活上的很多困难,也要克服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困难,毕竟人和人之间的文化背景不一样。

但我不怕困难。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我来说,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情,只要我有兴趣做,它就不会难倒我。

澎湃新闻:除了创作上的困难,你还提到了生活上的困难,以前很少听你说起这些。

沈伟:昨天跟朋友见面,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我一直是自己买菜做饭,一个星期至少出去买两次菜,家里也不请阿姨打扫卫生,都是自己动手。家具、窗帘、枕头,我也自己做。巴黎和纽约家里的窗帘,我都是去布店买喜欢的布匹和颜色,自己裁剪,自己手缝。

我的生活能力非常强,你把我放到任何一个国家,绝对可以一个人搞定。

生活上的我完全独立,就像在创作上,我一定要有能力去独立面对一切,才能把控整体,依赖别人会很被动。我习惯了来去一个人,一般不带助理,除非工作上必须要,短时间会用一个。

生活完全靠自己打理,也让我有了独立思考的一片空间,干家务活也可以让我转换思维、放松状态、调节情绪、感受生活。

澎湃新闻:你习惯了独来独往,但你的工作需要你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会不会很痛苦?

沈伟:所以生活中的我老是一个人,因为我很怕吵。我的性格比较安静、比较宅,不喜欢社交或群体生活。工作上和人打交道太多,实际上非常耗精力,工作结束以后,我希望有独立的个人空间。

澎湃新闻:回过头看,1995年你孤身一人去纽约发展,会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特别勇敢吗,当时有没有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沈伟:为什么都愿意做年轻人?看到困难也不畏惧,可能是年轻人冲动的唯一好处。

当时离开广州去美国,我也做了很久的思想准备,挑战很多,一直在酝酿怎么面对、怎么生存,想到可以在新环境锻炼和学习,又很激动、很兴奋。当时我什么都没有,英文又不好,完全把自己放到最被动的状态去面对一切。因为年轻,你有闯劲,你也不觉得艰难,想要挑战自己的想法也非常强烈。年纪大了以后,做事情反而会悠着点,不像年轻时那么勇敢。

澎湃新闻:现在的你会不会很感谢那时候的自己?

沈伟:我非常感谢自己的求知欲,为了能够学到东西,我甘愿付出代价。书法、戏曲、国画、油画、舞蹈……每一次学习一个新东西,我都要面对新的挑战,求知欲让我有耐心、有韧性。

我9岁离开父母去湖南省艺术学校,一年才回父母家两次。从小一个人生存,自己缝缝补补,没有娇生惯养,锻炼出独立的学习精神。

我对美的敏感也是慢慢学习和培养出来的,从书法、戏曲、国画、油画,到舞蹈,再到电影,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对美的认识。

澎湃新闻:至今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吗?

沈伟:遗憾就是怕自己在创作时没做好案头工作,时间不够的话,你学习得不够深入。

《画卷》2008年

《分与合》2011年

《静止的移动》2011年

《布兰诗歌》2013年

《亦非彼此》2016年

《花园里的人》2017年

“人是有趣的高级动物,像一个谜”

澎湃新闻:2021年,你的浸入式艺术现场《融》在上海很轰动,10场展演场场爆满,有没有很受鼓舞?

沈伟:《融》的创作过程非常难。说到《易经》,大家可能很快会想到黑白八卦,脑子里有条条框框,我是从另一个角度呈现人和世界的关系,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去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最深远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

看过的人都知道,它的体量、它的内容、它的深度、它的丰富性,不是简简单单集合一群人,草草率率就可以做成的。

我在海南陵水的一个小镇闭关了5个月,带了几箱书,一边看书一边研究,累了就画一会画、弹一会琴。我在那儿不认识人,也看不到人,窗外就是大海,想买菜做饭,得打车出门。更难的是,跟随我多年的团队被困在纽约和巴黎,我在上海必须重新搭建制作团队、启用全新的演员班底,这都需要磨合。

因为波士顿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有我的一个大个展闭幕,我提前离开,没有跟全程的每场演出。最后反响这么好,很开心!上海观众很热情,也调动了很多人的积极性,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澎湃新闻:《融》分为展览、影像、表演三个部分,第三幕的沉浸式表演太震撼了。我们以前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可以和舞者距离这么近,会紧张、害羞、不安,但又忍不住被他们吸引,挪不开眼睛。

沈伟:这就是现场演出最重要的一点,是视频和其他表现方式永远没法替代的。有血有肉的人在你面前展现艺术磁场、艺术力量,你亲眼看到立体的、移动的灵魂,比任何一个艺术媒介带来的震撼力都要大。所以一定要让观众近距离去感受,原来艺术可以那么打动人。

人是这个世界的主要演员,是非常有趣的高级动物,可以无限挖掘,像一个谜。第三幕就是探讨“天人合一”,以人为中心,每个观众都不是独立的,可能忘记了自己,完全融在里面,跟环境和天地对话。

澎湃新闻:你做《融》有一个目的,带领中国舞者,打开他们的身体、拓宽他们的思维,最后感觉他们有变化吗?大家说起你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沈伟:变化非常大,看到他们的进步与突破,我非常开心。

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心贴心地教,把我所有的经验倾囊相授,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他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学到更多东西,认识到自己未曾发掘的更多面。排练我都是亲自做示范,不是口头上指指点点,他们能感受到我全方位的投入、付出、真诚。我们相处得非常好,他们也不觉得与我有距离,从亲近中受到启迪和感染,跳舞很开心也很享受。

澎湃新闻:从2014年到2021年,你每隔两三年都会带重要作品来上海,包括舞蹈和画作。一开始你的演出上座率并没有达到预期,现在的你已经有很多铁粉了。

沈伟: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认识过程,最开始大家不太了解可能不太关心,看了以后觉得好,一传十十传百,下次就会有更多人来。

这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酝酿、长期耕耘的结果。和上海的观众、上海的合作方、上海的文化艺术圈慢慢建立了解,才会出现现在这种状态。

澎湃新闻:未来还会为上海原创更多作品吗,像《融》这样量身定制的作品。

沈伟:一定会有。《融》有可能明年回归上海。去年10场,场场爆满,每一场其实都加了观众,还是有很多人想看没看到。当时就想加场,各方面来不及,因为牵扯的人太多了。希望明年能回来,让更多观众观看和体验,我们经验也更多了,我会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展演还是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融》是契合那个圆形空间打造的,因为圆的建筑元素,与八卦的圆和中国文化里“天”的概念,一定要这样一个空间。

《融》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委约,2021年6月在上海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全球首演。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洁 图

澎湃新闻:受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眉山市歌舞剧院之邀,8月底你要回国创排《东坡》,你会给大家带来怎样一部中国作品?

沈伟:以我的艺术风格,我不会做一个叙事性的故事作品,但一定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和现在文明与人类社会有关联。

我年初就收到了邀请,一直看书,看到现在,阅读苏轼的诗词、生平,了解当时的环境、背景。我花了七八个月时间去重新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诗词、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韵律。

没有诗词,就没有苏轼,那么多诗词,怎么选择,怎么传递?把文学中的文字转变成舞蹈和视觉艺术,还真不容易。

找到我时,我有一半兴奋、一半担忧,太难了,不敢碰。国内也做过那么多了,我怎么去呈现?压力很大。我从小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觉得值得,很有意义,所以好吧,我接受挑战。从导演、编剧、编舞到视觉设计,我都要自己操刀,尽量用我过去的所有经验来努力吧,能做成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8月底回国后至少要待半年。回来还要继续学习,很多资料要在国内查,还没挑选演员,还没组建团队,创作各方面目前还是零。

我的《声希》也是从老子的文字里出来的,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年轻人还是老人,都喜欢。我希望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一个更大更广的世界。

澎湃新闻:现在的你定居巴黎,从纽约到巴黎,两个艺术之都有没有带给你不一样的养分?

沈伟:2017年我在巴黎安顿了一个空间,有住所,有画室。纽约也有,有工作就飞过去。我和苏轼挺像的,他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我也是四海为家,中国、美国、欧洲三个地方来回跑。他也喜欢书法、画画、美食,我也是,非常热爱生活。

巴黎和纽约完全不一样。纽约的艺术更聚焦当下和未来,巴黎更宏观,历史性更强,从过去到现在以及未来都有考虑到,因为法国的历史长嘛,概括的东西比较多、更全面。

澎湃新闻:和我们描述一下你在巴黎的日常吧。

沈伟:我早上七点起来会去公园跑步,一星期尽量跑三四次,跑完步回家做早餐,或者路上吃,回来练会古琴。上午工作,学习、画画、写东西、剪片子。午饭有时在家吃,15分钟可以搞定,有时买个三文治,在公园看书晒太阳一小时,回来弹会琴。下午继续工作。五点简单吃个晚餐,弹会琴,有时去公园走一走,有时回邮件、回微信,处理行政工作。晚上看看新闻,十点半睡觉,最辛苦时九点就要睡了,因为早上起来事情很多。

我每个星期还要出去买两三次菜,上两次法语课,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

澎湃新闻:不工作时,你会在巴黎走一走吗,比如去美术馆看展览、在咖啡馆喝咖啡?

沈伟:会看展,但不是每天的日常,一星期最多一次。早上跑完步在路边吃早餐时会喝咖啡,平时不会跑外面去喝,我要工作,时间不够用啊。我来巴黎是创作和学习的,不是来喝咖啡的。

我不太见朋友,一个月最多见一次,有时候两三个月见一次,有的朋友半年都见不了一次。我在创作和研究的中途不想见人,要保持在自己的状态和频率中,除非很重要的事。我不会觉得孤独,我又不是小孩,要与一群人去玩。

(实习生王主对本文也有贡献)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