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电迁址西安60周年|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首场公演

2018-01-11 14: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星火八十七载,电波永不消逝。

1月8日晚,为纪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迁址西安60周年,由西电大学生艺术团话剧团历时近一年编排的大型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西电北校区大礼堂隆重上演。
党委书记郑晓静院士,校长杨宗凯,党委副书记龙建成,副校长杨银堂、蒋舜浩,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应坤,校长助理高新波,以及兄弟高校领导、在陕校友、离退休老干部以及学校师生员工近1500人一起观看了演出。
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植根于西电87年的历史,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坚定文化自信,在深入学校校史、扎根传统革命文化中进行文艺创造,为将红色文化基因之“历史母体”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所全力打造的首部校园文化精品剧目。它以西电丰富的红色历史教育资源为积淀,通过学弟演学长的方式,用惟妙惟肖的舞台表现手法讲述了西电在中国革命的多个关键节点上(半部电台起家、红军长征,延安通校、抗日后方支援,渡江作战、解放战争的关键战役)通过技术服务,为解放中国和实现民族独立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故事,展现出了一代代西电人志存四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精神。

郑晓静在演出前发表讲话。她首先介绍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回顾了西电“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的光辉历史,向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倾注心血和付出辛劳的前辈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她指出,西电作为中国高校中仅有的少数几所具有红色文化基因的重点大学,延伸着中国大学中最长的红色根系,学校自创立、发展到壮大,始终与中国革命史紧紧相连,与军队通信史一脉相承,与高等教育史紧密相关,为共和国通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希望这部由西电师生原创的话剧能带领全体西电人一起回顾学校的办学历程,鼓起西电人自强不息,追赶超越的勇气和信心,激发西电人争创一流,为国奉献的决心和斗志,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现学校发展的“西电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话剧演出由“半部电台起家、红军开始长征,延安通校、抗日后方支援...”慷慨激昂的旁白拉开了序幕,缓缓展开一副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所绵延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的高等学府,为党和人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半部电台起家,长征路上办学。话剧的第一幕以中央苏区面临蒋介石的大军围剿,半部电台截获敌人情报却无法将信息传达到各个部队为背景:在无线电队队长王诤一筹莫展之际,从老乡的手中却意外得到了一部电台,事情发生了转机。随后在漫漫长征路上,王诤领导的无线电通讯学校又克服千难万险谱写出了“长征路上办学”的红色教育史诗。
时光荏苒,狼烟再起,抗战烽火燃遍全国,国民党消极抗战,封锁延安,宝塔山下内有饥荒困扰,外有敌军千重,人心一时浮动焦躁,话剧第二幕就在这样的时代巨幕下诉说了延安通校一段鲜为人知的激荡往事。
黎明的曙光穿破黑夜,革命的胜利即将到来,历史进入了最后的抉择。话剧第三幕以我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瑞金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电讯班学员李白烈士为原型,演绎了他与妻子裘慧英,共同坚守十年,在上海和延安之间架起了一座电波桥梁,一次次与国民党斗智斗勇的英勇往事。
革命的电波传遍全国,胜利的呐喊响彻云霄,话剧的最后,所有演员依次在舞台上喊出自己的入党年月和誓言,洪亮而又自信的宣言好似无线电波穿透礼堂,传遍世界。话剧的帷幕悄然落下,而新时代西电人理想与担当的巨幕正在冉冉升起。
当晚,演员们的演出赢得了“满堂彩”,观众们随着剧情时而叹息、时而大笑、时而欢呼,不少观众留下了感动的眼泪。有同学表示,“哭了好几次,笑了好几次,手都拍红拍疼了,怎么会不好看!”有同学表示,“超赞的剧,今后就是西电的品牌啦!”
通讯员:郑淇公 徐海丹 王潇怡 杨帆
责任编辑:贾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