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圳展示文化自信:率先首发城市文化菜单对标国际一流城市

2018-01-16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要问深圳人有多幸福?看看我们业余生活有多丰富就知道了!

刚看完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设计大展,紧接着就是“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时装周,还有水墨画双年展、流行音乐节......一场场文化盛宴简直停不下来!

文化已成为深圳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可圈可点的文化成果,成为了彰显文化自信的“深圳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年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全面发力、成果丰硕的一年。在这一年,深圳第五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三部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次发布城市文化菜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齐飞、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文化创新指挥棒下的文化交响曲,气势恢宏、动人心弦。

在日前举行的市委宣传部2017年度工作总结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表示,实施2020方案的“初衷”,就是要秉持传承和创新的精神,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谋长远,打造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文化强市。

时光荏苒,效果显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唯有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当我们回眸2017年时,哪些事件可跻身“2017年深圳宣传文化十件大事”?这些事,需要有能见度、有影响力,需要在市民中有口碑、有分量,需要对城市发展有促进、有贡献。综合上述因素,今天,读特推出宣传文化十件大事盘点,敬请关注,在一起回望中,感受城市最美的文化风景线。

01

迎接、宣传、贯彻十九大“主线”贯穿深圳宣传文化工作全年,宣传文化战线多管齐下,为十九大精神在深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营造良好氛围,凝神聚力。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

2017年年初的深圳宣传思想工作会提出,深圳宣传文化系统将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这一年,深圳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领发展。

▪  出台《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方案》,在全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市委中心组2017年共开展集中学习34次,市委抽调高规格理论骨干力量组成市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开展基层宣讲活动272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络;

▪  以空前力度开展社会宣传,设计了十九大公益广告28款102幅画面,在全市各区、海陆空铁、东西南北中进行全方位宣传;

▪  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启动迎十九大宣传,开设《勇当尖兵 再创新局》《中国梦 深圳行》等专栏,在大会期间共开设专栏30多个,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5周年之际开展“牢记嘱托这五年”专项宣传,12月7日,深圳特区报头版推出近2万字长篇述评《伟大旗帜指引深圳经济特区发展迈入新时代——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圳五周年之际》;

▪  十九大网络宣传红红火火,推出宣传作品3442篇(条),推送重点稿件64篇次,总阅读量近3.1亿人次;

▪  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行动快、规模大、效果好,举行宣讲249场,受众125000人次;

▪  第九届深圳学术年会以“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为主题,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社科事业发展;

▪  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组织创作歌曲《向往》,举办《人民的心声》、《梦的筑路石》音乐会以及优秀美术作品展等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

02

深圳第五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汇聚了一座城市的共同努力,成为全体市民的共有荣耀。

2017年11月14日,是深圳特区发展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好日子。

这一天,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深圳榜上有名,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城市综合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五连冠”的荣耀,是对深圳城市文明的最大褒奖,彰显了深圳经济特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的协调发展,彰显了深圳青春之城的新气象、新风尚、新变化、新活力。

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一座城市的努力,每个市民的荣耀。在第五届文明城市创建中,深圳市几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一把手”身先士卒的坚决行动力,激发了全市上下的昂扬士气和十足干劲;各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攻坚克难,展示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执行力;新闻媒体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释放出“文明之声无所不在”的强大辐射力;广大市民热情参与、践行文明,迸发出“文明大厦你我共建”的强大响应力。

深圳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消息一发布,市民网友纷纷留言,为深圳赢得这一荣誉而倍感自豪——“为文明深圳点赞”“生活在深圳真是太幸福太自豪了”“实至名归,热烈祝贺深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市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开展的文明城市问卷调查中,99.3%的市民表示支持深圳参评全国文明城市,95.9%的市民对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效感到满意。

03

深圳首发城市文化菜单,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让市民尽享“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丰富文化生活。

2017年5月16日,深圳城市文化菜单发布。

建立“城市文化菜单”,是深圳文化建设史上一件大事,既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创新举措,也是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提升深圳国际化形象的必然选择。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介绍,建立和发布“深圳城市文化菜单”是最受市民群众和中外访客欢迎的一项文化创意。“2020方案”明确提出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建立城市文化菜单,“建立城市文化菜单,是城市定位所需、文化发展所需、市民生活所需,同时还有一个期许,就是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文化菜单,“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这份具有“中国风格、深圳特色”又不失“世界色彩、国际风范”的文化菜单,共收录了国际化、标志性的品牌文化活动28项,涵盖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科技创新、体育休闲等类别。其中,大部分活动都由国家级或国际权威专业机构主办或授权,不少活动代表了我国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准,是可以代表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文化大餐”,让不同口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那几道菜。

1月有新春“关爱行动”、WTA深圳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中国设计大展,2月有创意设计新锐奖、深圳国际魔术节,3月有“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时装周、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4月有深圳设计周、深圳湾飓风——流行音乐节……还有文博会、中国图片大赛、深圳国际摄影大展、高交会、国际科技影视周、读书月、创意十二月、深圳国际马拉松赛……精彩不断,美不胜收。

随着文化菜单的发布,人们又多了一个爱上深圳的理由——爱深圳,爱她一年12个月里轮番上演的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妙不可言。相约鹏城,共赴美好的文化之约!

04

深圳3件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占广东省获奖数的四分之三,14部作品获评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数居全省第一。

2017年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京举行,深圳不负众望,再创佳绩——深圳原创歌曲《向往》《爱国之恋》、广播剧《罗湖桥》共三件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占广东省获奖数的四分之三。

其中,歌曲《向往》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人格魅力;歌曲《爱国之恋》,是一首唱给祖国的情歌,真挚、纯粹,娓娓道来,唱出了深圳人民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恋;广播剧《罗湖桥》以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通关口岸——罗湖桥为题,以一张寄托亲情和希望的“全家福”为线索,描述了一家人在历史浪潮下几经离散,最终受益于改革开放时代福祉,了却夙愿的动人故事。

2017年,深圳还有14部作品获评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数居全省第一。获奖作品包括《熊出没之奇幻空间》等4部电影,《好大一个家》等3部电视剧,《正义红师》等2部电视动画片,《向往》等2首歌曲,《罗湖桥》等2部广播剧,以及报告文学《大国商帮——承载近代中国转型之重的粤商群体》,可谓硕果累累。

市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公布了一组数据:从2011年第六次文代会以来,各文艺家协会会员共获全国性文艺奖(含入选入展)740项,全省性文艺奖(含入选入展)799项,国际性文艺奖(含入选入展)358项,尽展“深圳文艺”的力量。

05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吹响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文艺深军”砥砺前行驶上新征程。

2017年9月底,《深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获得市委常委会、市委深改组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出台实施。11月10日,深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动员会举行,正式吹响我市新一轮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号角。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是深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又一崭新成果。

自2006年进行文艺院团改革以来,深圳文艺工作总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明显短板,主要表现为“缺队伍、缺人才、缺作品、缺影响”,与深圳的城市地位和发展定位不相匹配。文艺院团新一轮的改革方案从2015年起开始酝酿,历时两年,由市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先进城市实地考察学习,经反复酝酿,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数易其稿。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既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新要求,也是深圳文艺院团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改革,深圳将努力改变目前文艺院团力量较弱、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文艺院团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等问题。

根据《方案》,将采取“一团一策”的举措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包括设立深圳交响乐发展理事会和基金会,为交响乐事业长远发展筹集社会资金,深圳交响乐团要在2-3年内成为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交响乐团;在深圳大剧院基础上组建深圳歌舞剧院,主要从事歌舞创作、演出工作,承担市重大节庆演出任务,打造成国内高水平的舞台艺术队伍,成为深圳新的城市文化名片;推动深圳粤剧团和深圳戏院融合发展,并成立深圳市粤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打造粤剧艺术传承保护基地和华南地区地方戏曲重点院团。同时,将通过财政购买服务、开拓演出市场、鼓励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新一轮改革,将为提升深圳文艺的精品创作生产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06

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成功举办,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在深圳谱写“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奏响深圳对外文化交流的五彩华章。

2017年3月25日晚,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哈萨克斯坦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与深圳交响乐团组成“一带一路”节日交响乐团,共谱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和谐共生、和睦共融的华章。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音乐季发来祝词。祝词表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首届音乐季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在近一个月的音乐季里,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12个艺术团体的700多位中外艺术家,为深圳观众带来了16场各具特色的国际精品演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发来贺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林评价,“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不仅连接起历史与现在,更通向遥远的未来。”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于城市而言,是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在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一种文化担当。于市民而言,这个闪闪发光的国际文化品牌,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奥地利维也纳交响乐团、立陶宛国家室内乐团等国际一流乐队的精彩演出,享受文化大餐。

07

第十三届文博会实际成交额2240.848亿元,同比增长10.28%,坚持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彰显“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风采。

2017年5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为期五天的展会取得实际成交额2240.848亿元,同比增长10.28%。

第十三届文博会以迎接党的十九大为主线,以“文牵一带,博汇丝路”为主题,坚持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办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影响力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本届文博会除深圳会展中心10.5万平方米的主展馆外,还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68个分会场,共吸引2302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个海外单位参展,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海外采购商参加文博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成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全国文化领域的一大亮点。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视察主展馆,对文博会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表示赞许。

“文牵一带”看文化产业新成就,“博汇丝路”助中国文化走出去。经过十多年发展,文博会已成为深圳文化的一张名片、中国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而文博会及其分会场的蓬勃发展,也有力推动了深圳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深圳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576亿元,增长15.1%,占全市GDP比重达10.2%。多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文交所已聚集挂牌项目1500多个,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投资42个项目,投资额达38亿元。

08

中央媒体聚焦深圳新发展,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联播》关于深圳的发稿量再创新高,奏响深圳强音,“引领式创新”成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新标签。

这是新华社对创新深圳的一次全方位聚焦——从2017年11月26日开始,先后播发了《走向未来的学习——全球视野下的“深圳奇迹”》、《一座城市的世界新坐标》、《善学者赢!感受全球视野下的“深圳奇迹”》、《世界指尖上的“深圳芯”》、《“洋学霸”深圳淘“金”记》、《深圳,是一种世界文化》等11篇稿件,从世界城市坐标的角度解码“深圳奇迹”,透过深圳这座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点滴变化,折射出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呈现出的全新面貌。

2017年,中央媒体多次聚焦深圳,其中,人民日报发稿53条,新华社发稿1210余篇,《新闻联播》发稿85条,数量创了新高。中央媒体在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中,全方位报道了深圳过去5年的新变化新进展新成就,奏响了“深圳强音”。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7月21日和9月20日各播发了3分钟专题报道《深圳:天更蓝地更绿 美丽发展共赢》《深圳前海:一张白纸画出最美图画》,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不仅有全方位展示,还有重点聚焦,为深圳树立了“引领式创新”的城市形象。中央媒体重点宣传了深圳的源头创新、自主创新,人民日报更是刊发了长篇文章《创新不停步 深圳再加速》和头版专题《创新,深圳的灵魂》,“引领式创新”成为中央主要媒体对深圳报道的关键词,成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成果新标签。

09

深圳三大国有文化集团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政务新媒体对重点民生部门实现100%覆盖。

2017年,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发行集团深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深圳特区报制作6分钟视频节目《20年前这位中国军人在香港一句话震撼世界》于6月29日上午9时通过读特首发,被各大网站、客户端及微博、微信迅速转发,全网传播量超1.5亿次,成为“现象级”的正能量传播事件和融媒体精品,获2017全国党媒优秀原创视频“十佳选题奖”。

深圳广电集团完成集团新媒体平台“壹深圳”客户端改版升级,增加在线听广播、直播等功能,发展“壹深圳号”;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开发的全民阅读APP荣获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数字出版创新奖。

2017年6月26日,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挂牌“新三板”,成为广东省第一家依托传统报业集团登陆资本市场的媒体公司。深新传媒的挂牌上市,是深圳媒体融合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深圳,被誉为“中国最互联网城市”。在媒体融合不断壮大的同时,深圳着力营造“为民、文明、法治”的良好网络生态。2017年,深圳实现政务新媒体对重点民生部门100%覆盖,“深圳微博发布厅”成员单位达80余家,成为“广东最具影响力政务新媒体”。深圳在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互联网管理水平、提升互联网服务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起一套通过互联网平台纾困解惑、凝聚共识的良性工作机制,创设了全市舆情快速反应处置机制,深圳市舆情监测中心也在2017年10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

10

第十八届深圳读书月成功举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提出的“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7年11月,第十八届深圳读书月顺利举办。本届读书月紧扣“新时代 新阅读”的年度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其中,重点主题活动58项,一般主题活动777项,吸引逾1000万人次参与。经历“成人礼”的深圳读书月焕发新的光彩,增添新的内涵,跃上新的高度,推动深圳全民阅读凝聚新力量、开拓新格局、书写新篇章,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本届读书月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不久,读书月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首要任务,组织开展了“十九大精神主题书展”等专场活动,推动全市学习热情持续高涨。同时,读书月坚持“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理念,发布了全国第一份基于用户细分的全民数字阅读报告城市样本,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活动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城市浓郁的阅读氛围。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提出,加快书城和配套基地等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创意特色书吧,基本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2017年,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全力构建以大书城与小书吧相呼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全民阅读设施体系,书城书吧建设又有新突破。9月28日,深圳书城龙华城举行开工仪式,龙华书城总投资约6亿元,是集团旗下第6代书城文化综合体,预计2019年11月深圳读书月期间正式开业。一年来,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加快推进原特区外书城、异地书城、书吧建设,在建书城项目3个,规划书城项目7个,已建成运营书吧34家。在纸质图书、传统阅读日渐式微的当下,简阅书吧秉承“书店不仅仅有书”的理念,提倡简单生活,自在阅读,打造以阅读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受到市民喜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