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医疗剧没有告诉你的4个“秘密”

2022-08-24 16: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王兴 看理想

很多人不知道,看理想出了一档长辈友好的节目(过年过节可以买来送给父老乡亲的那种)——《每个人的疾病课》——由上海三甲医院的胸外科医生王兴(正经医生,不骗人!)主讲,他擅长用易懂的语言和大家讲述难懂的医学思维、医学常识。

今天就和大家唠唠那些医疗剧没有告诉你的冷知识。

本期内容仅供参考,如感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1.

为什么医疗剧都爱拍胸外科?

——因为能看到医生“起死回生”

医疗剧常拍胸外科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胸外科负责的某些病具有“场面感”。

在医疗剧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当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医生判断他可能出现了“张力性气胸”。什么叫“张力性气胸”呢?就是肺出现了漏气,但是这个漏气同时又形成了一个活瓣,气能从肺里面出来,但是回不去,所以就好像一个门能往外打开,但是这个东西进不来。

那既然形成了一个活瓣之后,这个气体会持续地往胸腔里面进,而且会越来越多。之后这个胸腔里的气压这个张力就会越来越大,挤压肺组织,导致我们出现“进行性的”严重的呼吸困难。

这个时候大夫需要做一个基本操作就是胸腔抽气,一般是用一个注射器插进去之后往外抽气,或者不用抽,这个巨大的气压就会把气体排出去。

但是在《豪斯医生》里面你也经常能看到,医生通常都不是用注射器来抽气,哪怕身边就有个注射器,他也不用,他非要用钢笔把胸腔戳个洞,让气排出来。这固然也可以,但是这毕竟不符合无菌操作,是我们在临床当中相对比较少的一个动作。

我们经常听到火车里面,飞机上面,出现突发的疾病情况,会让在场的医生过去救治。但其实我们能做的救治,特别是徒手救治其实非常非常少。

心肺复苏,心脉按压这个可以,包括我们说的人工呼吸,这个也可以。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身边的手段造成一个有戏剧性效果的一个救治,确实是非常非常少的。

2.

手汗症为什么归胸外科管?

很多人在工作或学习中,总会感觉手上全是汗,拿张纸念个稿子,纸全湿了,这叫手汗症,很容易辨别(正常的手出汗不等于手汗症)。比较严重的手汗症在天很冷的时候都会往下滴汗,会给人造成比较大的困扰,所以是需要处理的。

手汗症其实是因为交感神经和附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导致的,所以我们会在胸腔找到和手这个区域相关的交感神经链,并且给它烫一烫,交感神经链就会被阻断,手汗就会相应地减轻。

当然我们一般也要平衡一下,因为阻断太多会导致大面积的无汗,之后身体的其他部位就会代偿性多汗,这也不是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如果太少了,效果又不明显,做了就白做,所以我们会在技术层面进行一个平衡。

3.

胸外的“外”:

是外科的“外”,不是胸外面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胸外科的“外”,指外科,而不是胸外面。最常见的误解比如乳腺,很多患者说乳腺长了个包,让我摸一摸。作为胸外科医生,我肯定就表示——施主,我们不行,我们不看这个,这个归乳腺外科或者普通外科。

胸外科虽然写的是胸“外”科,但这个“外”是手术的意思。

还有人会问胸外科和呼吸科的关系是什么?你们治不治新冠?我们不治;还有问我们治不治慢性支气管炎,我们也不治。内科的价值是用药去解决问题,外科则基本都是手术。

不同的治疗措施属于不同的科室。而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其实不用特别担心自己到底是该在外科还是该在内科,一般情况下,外科内科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把你转到更适合你的那个科室。

4.

胸外科有哪些常见的疾病?

1)肺结节

最常见的胸外科疾病就是肺结节。

只要肺里面长的结节都叫肺结节,但是多数的肺结节是良性的。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沙粒被你吸入到肺里面,那它就像一个珍珠一样,磨啊磨,磨成一个小石子。在肺里面,这样的结节不会缩小也不会消失。比如要你吃什么药,把结节给吃化了,吃散了,都很不现实。

第二种,肺结节的增生或者说癌变。从肺的正常的上皮细胞慢慢地转化为不典型的增生,就叫癌前病变,然后再慢慢变成原位癌,再慢慢变成浸润性的癌。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肺结节最主要的处理手段就是观察随访。

比如一个肺结节今年3毫米,明年5毫米,后年1公分。那么这样的结节大概率是一个可疑癌变的结节。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就完全不需要去处理,你可以单纯理解为你存在一些身体上的陈旧的疾病就可以了。

另外一种肺结节就是看起来很大,或者看起来很像癌症,但是通过观察通过消炎之后它就消失了。这样的肺结节叫炎性结节,它是肺炎,只不过它的外观和癌症有些相似而已。只要是能够缩小的肺结节,就基本可以认为是良性的,以后也不太需要去处理。

肺结节是胸外科手术占比至少在一半以上的病,所以我们也非常熟悉。

2)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也归胸外科管。肋骨非常非常脆弱,断个三五根很常见,因为它是悬浮的,没有附着点。

另外,它本身也很细长,所以在受到重创之后,特别是骨质疏松严重的人,轻微的撞击就可能发生多根肋骨骨折。跟这个相似的还有肋软骨炎,它大概占我们门诊50%以上的就诊原因。

很多朋友感觉胸口有一点不舒服,不管是左肋右肋还是后背,总会感觉有一些疼,摁上去感觉稍微加重一点,咳嗽的时候感觉更重。这个疼观察了三五天越来越重,他就会来就诊。因为一般的印象中,如果一个地方的疼痛超过了三天还在加重,那就需要去就诊了。

但是肋软骨炎它相对特殊,这个疼痛主要是由于肋间的神经被挤压或者被撞击导致的疼痛,所以它的疼痛的时间会更久一点。像我自己也犯过,大概要疼一到两个月可能才能完全的恢复,而且疼起来可能会非常的剧烈。

肋软骨炎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它不需要处理,也很难处理。除了一些特殊的非常严重的疼痛,可以通过止疼药包括局部打一些封闭这种麻药,可以减轻缓解疼痛。除此之外,大多数时候,不管它就可以恢复。

3)食管癌

食管癌其实也非常常见。中国有全世界约 49% 的食管癌患者,食管癌好发于太行山一带,它和土壤和饮食和饮食习惯,也就是吃烫食物,还有遗传因素都关系非常密切。

食管癌虽然比较常见,但是它的治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甚至还不如我们的肺——肺结节现在做CT就能看见,但食管癌做CT还真的不好看见。比如早期的食管癌,食管内只是有一些粘膜的紊乱,那这个粘膜紊乱是无法通过 CT 来明确判断的,而一般的人也很少会主动做胃镜。

虽然我们经常讲胃镜、肠镜是非常重要的体检手段,但是真正去采用胃镜作为体检的人可以说并不那么多。

胃镜是发现食管癌非常必要的检查。如果胃镜没有普及的话,那么要发现食管癌就很困难。

我们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在通过一个食管的拉网,就是用一个网子把食管脱落细胞给它拉出来,然后进行细胞的筛检,去看有没有一些脱落的癌细胞。但即使是这样还是不如胃镜直接。

如果在未来,胃镜能够普及的话,是可以增加食管癌的发现率的。而且如果早期的食管癌可以通过胃镜偶然发现的话,通过一个胃镜的粘膜下切除,就可以瞬间解决这个疾病。

原标题:《医疗剧没有告诉你的4个“秘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