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老物件收藏: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博物馆

2022-09-05 18: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王薇晴 复旦青年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一书中讲述了动人的爱情故事。结尾,男主角的恋人离他而去,为了平复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珍藏进属于自己的“纯真博物馆”。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是他与恋人的珍贵回忆。

在写作小说的同时,帕慕克本人也着手准备建造一座真正的“纯真博物馆”,将自己的收藏进行公共展出。2012年,纯真博物馆正式开馆,并于2014年获得欧洲年度博物馆奖。在授奖词中,它被形容为“讲述平凡个体的日常故事,保留独特的本土文化记忆”。

从私人收藏到博物馆,一件件日常使用的物品,跨越数十年、上百年,到达收藏者的手中。藏品的背后,是个体的独特记忆,也是宏大历史的倒影。

复旦青年记者 王薇晴 主笔

复旦青年实习记者 舒静 报道

复旦青年记者 李一钒 编辑

“这些喜好让我了解自己”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高级讲师张勇从大学期间开始收集老物件。当时他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需要绘画素材,便时常与朋友去旧货市场,寻找那些造型“奇奇怪怪”的物件,并将其收入囊中。

对艺术的热爱,让张勇迷恋有着形态美学的物什。他有上千件植物标本,是昭和时期日本人在中国所制,从一所中学里淘汰出来,最后被他收藏。大大小小的叶片与花瓣,经过修整、压制后变得脆硬,被平整地缝在台纸上,右下角用标签标注了采集人、年代和品种信息,“很有形式美,而且感觉旧旧的,特别有味道。”为了防止受潮和虫蛀,张勇把它们保存在干燥的房间中,闲暇时就拿出来把玩。

▲张勇收藏的日本昭和时期的植物标本/图源:张勇

张勇十分认可人们的“复古情结”,怀旧的感受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一个人通过老物件与世界发生有趣的联系,同时也在与自己对话。“我们不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通过收藏,我发现我这段时间喜欢这个、那段时间喜欢那个,这些喜好让我了解自己。”

同济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2021级本科生欧阳笑霜从高中开始收集中古物件,旧物本身的独特质感令她着迷,“我喜欢金属杯子上的锈,喜欢包上掉落的皮,喜欢它褪色的样子。”

欧阳笑霜用“有故事感”来形容中古物件。她有一个大象皮材质的钱包,没有复杂的花纹,表皮略有脱落。一天,她偶然瞥见钱包中夹着一张硬纸画,颜色泛黄,有撕裂痕迹,被透明胶带粘合起来。几抹褪色的红色笔触让图案轮廓隐约可见,尚可辨认出是一个婴儿的上半身,旁边标注着‘birth’和“18xx”年,具体日期已经模糊不清。“一个两百年前出生的孩子——这个故事就如此直接地展现在我眼前了。”正是画的存在,让这个钱包成为了她的最爱。

“建一座私人博物馆,这是我的梦想。”她喜欢《纯真博物馆》这本书,作为旧物收藏爱好者,她也表示,如果资金充足,她也会展出自己的收藏,“讲述一下我和它们的故事。”

▲欧阳笑霜的钱包中的硬纸画/图源:欧阳笑霜

古玩爱好者老高的“收藏龄”已有20余年,这些年来,他的收藏品类不断丰富变化,大多是他爱好的映射。从前他爱喝酒,便也对收藏陶瓷酒瓶“爱屋及乌”,一件件地往家里搬。后来他戒酒了,加上酒瓶过于占据家中空间,他便逐渐变为收藏老书。除此之外,他还藏有打火机和照相机。对于相机,他有着崇拜的情感。“相机能留住你的时光。”

收藏的爱好让老高有了新的视野。他坦言:“古玩确实让我改变了不少。”十几年前,他在逛古玩市场时无意中看见了一本《金刚经》。在此之前,他从未接触过佛教,出于好奇,他买回了这本经典。“我一看这本书,感觉它讲清楚了原本我不明白的事情。人生最多也就活三万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去活每一天呢?”后来,他戒掉了酒肉,也不再为了琐碎小事与妻子争吵。

中古物件也让欧阳笑霜的色彩偏好有所改变,一套独特的审美观念渐渐生长出来:在桌面装饰、日常衣着等方面,她愈发倾向于选择低明度、低对比度的颜色,黑白色也成为她尽量避免的对象,“因为中古的东西是褪了色的,会呈现出一种沉闷调和的感觉,即便物品原来是白色,我们看到的时候也已经是米色了。”

欧阳笑霜感觉自己的心境“越来越浪漫”了,日常生活中,她开始喜欢想象一些场景。看着那些中古首饰,她会想:以前什么样的人会戴它?谁会喜欢这样的颜色?她有几个沉甸甸的高脚杯,用它们喝水的时候,似乎凉白开也变得非同一般,“一些小小的事情会变得隆重一点。”她笑着称之为“欧洲贵族的想象”。

对于收藏的意义,欧阳笑霜形容其像是“在自己心里划出了一块别人走不进的地方”,这些老物件承载着只属于自己的独特想象。“它把自我放大了。我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我确实多了很多美的、好的想象,有时候我看着我那几个杯子,我就挺开心的。”

初见老物件

两年前,欧阳笑霜对老物件产生了兴趣。当时在长沙市第一中学读高二的她,偶然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介绍长沙古着店的帖子。她喜欢华丽的东西,觉得老物件“很好看”。

于是,在周日的夜晚,她总会跟着小红书上发帖者的脚步,穿梭于长沙城的太平街与化龙池巷,寻找大大小小的中古物件店,希望能“淘”到自己喜欢的物什。

高中时,欧阳笑霜基本上只购买耳环。上大学以后,她能够更快地了解中古物品相关资讯,收藏品也因此而丰富起来,比如皮包、杯子、方巾等等。为了安置杯子,她在宿舍桌子上开辟了一个不受光的小角落。在靠墙处,四个高脚杯站成一排,底下垫着一本大而厚的书;靠外部分则放置了一个小木架,上面静立着两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迪士尼杯子,和一个非中古的陶瓷杯。

欧阳笑霜畅想,如果将来有了自己的房子,她会专门摆放很多置物架,用于陈列自己的收藏品。“我不会卖的。”她重复了两遍,又说,“肯定有以藏养藏的人,但我不会这样,因为我买它的目的不是卖出去——除非我哪天真的穷得吃不起饭。”

“以藏养藏”,顾名思义,意为收藏者通过售卖原有物件以购买新物件,从而实现资金的周转。老高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他在闲鱼平台上开设了多个店铺,分别售卖不同种类的物件,这都是他自己的藏品。老高认为,边买边卖,赚到资金后能买到更好的“宝贝”。

老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收藏古玩。那时他刚结婚生子,小区对面就是古玩城,每逢周日便开起热闹的集市,“当时马路边摆满了摊,我就带孩子在旧货市场那边瞎转悠。”无意间,他注意到有人卖固定电话卡,其中一套印着水浒108将的画像。他介绍道:“这个是当时价值最高的卡,分了几期发行,特别漂亮,我看着特别好玩,跟集邮一样。”自此,他开始收集电话卡,踏进了收藏的圈子,渐渐地,他开始广纳其他物品,其中不乏古董。

当被问到为何不愿售卖自己的藏品时,欧阳笑霜谈到了“缘”。“在这种地方(中古物件店)挑的东西,都是跟我很投缘的,很多都是一眼相中。”

老高也用“机缘”形容自己与古玩的相遇。“这是一种缘分,有时候就算有钱,一些你想买的东西也买不到。”3月中旬,他在闲鱼某店铺里看到一张关于红卫兵的老照片,那是老高这一代60、70后人的回忆。第二天,便有人先他一步买下了照片。“你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到了。”他有些惋惜。

藏品与博物馆

“古玩市场不会衰落的,因为会持续有感兴趣的人,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老高对古玩市场充满信心。“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情怀。”

在张勇看来,私人收藏与公共博物馆之间关系密切,背后是个体记忆与社会文化的连结。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收藏,其中映射出个体的审美差异。而博物馆即为属于世界各地的、更宏大的收藏。在展出中,观者透过一扇扇玻璃窗,与藏品无声地交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有收藏旧报纸的习惯。上课时,他会让学生亲手去触碰他的藏品。四百年前,报纸们被工人用平版印刷出来,摸上去粗糙而有凹凸感。课堂上的触摸,能够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特点,“这有时比花两堂课的时间单纯地讲历史更为重要。”

张力奋眼中的报纸,是建构人类集体记忆的重要角色之一。每段记忆都是国家与社会生命史的一部分,因而在纸媒衰落的趋势之下,人们有必要记住报纸曾经为文明建构做出的贡献,“印刷和报纸了改变近代世界的运作,如果没有纸媒,我们无法想象教育的普及、文化的传播。”

1935年复旦大学30周年校庆之际,复旦大学新闻系举办“首届世界报纸博览会”,展出了33国上千种报纸,一周内吸引近万名参观者,在其时有极大影响力。张力奋希望能够接续这一传统,2019年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他策划举办《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以下简称“珍报展”),展出了自己收藏的近90份中外报刊原件,刊印时间横跨三百余年。

▲2019年10月26日,《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后中外珍报展》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揭幕/图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微信公众号

2021年,张力奋受邀在徐家汇藏书楼再次举办珍报展。展览于1月21日开始面向社会开放,原定持续2个月,但由于参观者络绎不绝,展出延长到了四个月。

展出期间,他每周会去一两次现场,有时会专门给参观者做讲解。他原本以为,主流观展者大多年长,多为印刷时代直接的受益者。然而结果出乎他的意料,许多八、九岁的孩子也在场,与父母一同仔细阅读着报纸,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由此,他愈发意识到自己策展的意义。“他们是没有接触过报纸的一代,这个展可能让他们第一次与真正最为辉煌的印刷文明有所接触。”也正是这种接触,让我们去寻找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或许,这也能够解释人们对于逛博物馆的热衷。人们为什么喜欢去大英博物馆和故宫?张勇作出了他的回答:“它们是几百年的历史积淀,是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收藏,是不同族群审美喜好的缩影。”一件陶瓷,一件玉器,显示出的是国家与民族的精神长相。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收藏是一个爱好;往大了说,它就是一门学问。”张勇缓缓地说,“从小的收藏到大的收藏,它们是相关联的。”

微信编辑丨王薇晴

审核丨甲干初、徐竞彦

原标题:《老物件收藏: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博物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