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浏阳夏布寻求“破圈”之道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李文姬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 王薇晴 佘美娅
2022-09-06 07:2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一段先秦诗歌,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处理纺纱原料苎麻的景象。

苎麻作为我国特有的纺织材料,其应用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夏布便是中国经典的苎麻纺织品,其因麻布常用于凉爽适人的夏季衣物而得名。

8月的湖南长沙浏阳市,正值盛夏时节,空气里的暑热还未褪去。在浏阳东乡的高坪镇太坪村,有一处古朴的、四四方方的院落,一旁的试验田中种着大片苎麻。院落内,米浆的香气浓郁沁人,原麻的纤维被平铺于木质底座上,从院落的一边延伸至另一边,用于晾晒原麻的支架在墙边摆成一排。

只见浏阳夏布第五代传承人谭智祥一手捧着一抔米浆,一手拿着专用刷把,用刷尖将掌中的浆料一点点溅到原麻上,从原麻的一头开始,沿着纤维延伸的方向一边移动一边溅刷,来回数次,耐心细致。

谭智祥正在给原麻上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 佘美娅 摄

“夏布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细算起来,有60多道工序。”谭智祥向“记录中国”团队介绍,此时他正在进行的是上浆工序,用于增加苎麻纱的耐磨性、平滑性等性能,以使得苎麻纱便于纺织。

位于湘赣边界的浏阳,是夏布的核心产地之一。明清之时,浏阳夏布便已名扬天下。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浪潮的来临,手工夏布发展几经起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日益重视,并且经过谭智祥等从业者的坚守努力,浏阳夏布也慢慢重回大众视野并重焕生机,众多制品先后登上国际舞台。然而,在走向复兴的过程中,浏阳夏布也因诸如人才流失等因素的桎梏,受到广泛关注。

何为夏布

夏布,又名苎麻布,是以苎麻为原料、手工纺织而成的纯麻纤维制品,具有轻薄细软、经久耐用等特点,常用于制作夏季衣料、蚊帐,因此得名“夏布”。手工夏布主要产地为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其中湖南浏阳高坪镇的夏布以“织工精巧、质地细腻”而闻名。

今年56岁的谭智祥是浏阳夏布织造技艺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从事夏布织艺已有40多年,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掌握夏布全套制作工艺的匠人。

在谭智祥看来,夏布织造需要手艺人凭感觉、凭经验而进行操作。比如,上浆情况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米浆熬制时对水分含量的把握要根据四季变化来调整,在炎热的夏天上浆时,米浆的含水量就需要高一些。同时,对于粗细不同的经纱,每一次能够刷浆的纱长也不一样,粗纱一次可以刷4米,但一些用于做服装的细纱一次可能只能刷一两米。

谭智祥家中存放的夏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 佘美娅 摄

除了上浆之外,夏布的手工织造要经过挂青、漂白、绩麻、整经、牵布、穿筘等60多道工序,“从原麻开始就要进行筛选,绩麻的时候要用手指甲将原麻劈成像头发丝那么细。”谭智祥对记录中国团队表示,只有层层把关,把每一步做好了,才能做出最高标准的夏布。

谭智祥直言,如果要全手工制作出一匹特细夏布,需耗时长达6个多月。收麻季节通常在五月至九月之间,常常需要高温作业,有时为了在水分蒸干之前完成上浆,需要一次性刷三四十根纱。他做学徒的时候,上浆的手法掌握得不熟练,每次一刷都会导致许多纱线脱落,需要重新连接后再上第二次,如此循环往复。

“我很小爷爷就告诉我,必须要掌握一门手艺,才能吃饱饭。”从12岁开始,谭智祥就跟随家人学习织布,经历40余载,到现在已经设计并掌握了400余种夏布纹样。

近年来,谭智祥的技艺备受业内外赞誉,被北京服装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们讲授夏布纺织实践课程。谭智祥的家也成为北京服装学院夏布研究基地与实习基地,经常有学生前来实习,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夏布爱好者,慕名前来参观。

2019年,谭智祥参加了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夏布振兴论坛,“当时韩国、日本等各个国家的专家都说我的夏布是最好的。”

“动荡”的发展

事实上,夏布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极其动荡。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姓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并使用手工织布。苎麻布被百姓衣着日用、婚丧嫁娶,无不所用。

元代,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并于明代以后推广开来之后,棉逐渐普及并替代麻,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衣料。但苎麻布并未完全消失,因其凉爽透气,主要作为夏季服饰用料,当时被普遍叫作“夏布”。

在明朝,浏阳夏布曾一度被列为朝廷贡品,引来商贾争购,据《中国实业志》所载,“明末清初,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年可销万筒(18万匹)。”民国之后,浏阳夏布还在1929年的国货展览会上获得特等奖,彼时可谓浏阳夏布最盛之时。

然而,20世纪30年代,由于贸易保护和战争的影响,导致海外市场丧失,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夏布产品生产的弊端、应用的局限性、行业的陋习等问题接踵而至,价廉美观的日本人造丝涌入中国市场,导致夏布市场萎缩。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和麻类企业的支持下,浏阳夏布生产复苏,生产企业有浏阳河工艺夏布厂、经纬夏布厂等六家,每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平方米,并签订了国内外500余万元的夏布产销合同,浏阳夏布畅销于日本、缅甸等国。

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内工业化得到巨大发展,化纤制品等优质合成面料因价格低、产量大、性能好而被广泛应用,夏布等手工麻制品在国人眼中的地位被逐渐取代。但与此同时,夏布的日韩市场却达到鼎盛时期。

谭智祥回忆,上世纪80年代时,日韩的夏布订单每年能达到10万至20万匹,用于制作和服、韩服、窗帘门帘等用品,之后十余年,浏阳夏布仍一直以海外市场为主。

直至新世纪初,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的加剧让人们开始重视绿色,随着追求原生态浪潮的兴起,浏阳夏布在国内市场的复兴之路迎来新曙光。

也就是在此时,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的浏阳小伙易洪波也发现,各行开始盛行对原料的重视,主张回归原生。“在这个被各种人造化纤包围的快时尚大行其道的时代,返璞归真的自然材质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夏布就是。”易洪波坦言,他希望能延续传统民艺,专注手工织物的再设计,用当代的设计语言和审美探索,让夏布重新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013年,凭借敏锐感知和对家乡的朴素情感,易洪波辞掉媒体行业的工作,在北京创立了以推广夏布工艺为核心的面料品牌——夏木(SUMMERWOOD),后又决定回到湖南老家从事夏布事业。在易洪波和朋友们的努力下,品牌多次参与国内外大型展览,甚至在2016年9月纽约时装周(NEW YORK FASHION WEEK)期间,在NEW MUSEUM以“首届中国专场”亮相,将中国手织苎麻夏布推向国际。

易洪波工作室内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 王薇晴 摄

除了像夏木这样的独立工作室以外,浏阳还有多家致力于夏布推广复兴的文化产业公司,谭智祥的徒弟鲁松元创办的浏阳心之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自2014年公司建立以来,本着绿色健康的理念,鲁松元带领团队从消费创新和生活美学的角度,研发浏阳夏布文创系列,开发出夏布服饰、包具、家具美学等八大系列400余款创意产品,将浏阳夏布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

当前,从收纳包到夏布衫,再到茶艺家饰、夏布绣画等艺术品,浏阳夏布及各类文创产品被广泛销往日本、韩国、法国等海外市场……

“千年历史的浏阳夏布,又重新焕发生机了。”鲁松元感慨。

不能让人仅凭“情怀”买单

新生,让浏阳夏布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熟知和喜爱,但它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易洪波坦言,那些曾经让夏布差点被历史淘汰的限制性因素,如今仍旧存在:太硬、太窄、太慢、太贵这四大特性,目前仍然没有改进。如何让夏布在保持本身特性,维持美学价值的前提下,在品质上建立高标准、可持续的方法,真正让夏布只需靠本身品质说话,就能获得消费者青睐,是夏布行业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他具体谈到,在夏木(SUMMERWOOD)成立之前,国内的夏布主要是半成品,基本都不会脱浆,没有能力实现面料的柔软化。“以前的老夏布是软的,很舒服,那都是以手工的、传统的老技艺加工处理的结果,后来国内逐渐没人愿意手工处理了,大部分传统的技艺也就这样丢掉了,很难复原。”

目前,国内麻纺织业一般是通过化学脱胶的方式对麻布进行柔化处理,但这会对纤维产生损伤。日本的后期柔化技术是比较成熟的,他们基本都是从浏阳进口半成品硬胚布,运到本国进行处理后售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属于一个低端的产业供应者的角色。”易洪波说。

“记录中国”团队了解到,目前夏布并没有真正在国内市场上流通,只是少数关注者会寻找这种织物,其中大部分夏布是不能服用的,即不能贴肤穿着,只能用于制作家纺、包袋,以及用在装饰品上。

而改变这种状况,正是易洪波日后想要努力的方向。为了提升夏布的舒适性,易洪波正在探索新的柔化技术,生物酶处理是他一直尝试采用的方式:将各种生物酶制剂与麻纤维一同放入池中,用酶去除苎麻中果胶等杂质,相对于化学脱胶污染更小、对纤维损伤更小。几年前,易洪波以这种方法处理过几匹布,最终做出的夏布裙子柔软舒适。

易洪波指出,这种技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目前还存在缺陷,但他之后仍会继续尝试。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柔化,夏布服装能够更为大众所接受。

“我特别不希望我的产品给人的感觉是‘我用的这个东西质量并不好,但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易洪波眼中,夏布应当凭借质量与现代性被消费者选择,而不是让人仅凭“情怀”为其买单。

夏木织物工作室设计服装上的“夏木”标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 王薇晴 摄

此外,浏阳夏布行业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仍显不足。传统文化产业的成果往往体现在长期的社会效益,而非短期的经济收入,对年轻人来说,这是看不到前景的行业。   

就夏布生产流程而言,无论是在原料种植方面,或是在面料设计方面,浏阳夏布都深陷后继无人的困境。

易洪波曾有过推动本地苎麻种植业发展的想法,“浏阳夏布所用的苎麻都是外地产的,本地很少人种麻,就连在农村的从业者都很少,只有二三十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为此,他想要寻一批有意愿且有能力种麻的本地人,来提高本地苎麻产量,从而织出真正土生土长的浏阳夏布。但是这个设想最终因资金不足、麻产业人才缺乏等因素而夭折。

“现在年轻一代很少愿意做这个东西。”谭智祥提及,由于夏布编织工资低,时间消耗长,需要长期的系统训练,农村年轻人对夏布制作缺乏学习兴趣。“现在还有我们这些人来做夏布,但以后呢?感觉还看不到新人进来。”

在吸引人才方面,浏阳的夏布人也在作出新的尝试。

去年,易洪波与谭智祥开始合作举办“浏阳夏布—在地织物工作坊”活动,参与者能够在谭智祥的家庭工坊中体验收麻、绩麻、整经、上浆、上机织造等夏布生产过程,活动为期四天。

谭智祥家旁的苎麻试验田 袁一茜 供图

“去年虽然只有3个人,但参加完体验坊后又接着在我家待了半个月,我觉得他们确实是想学会之后自己织一些东西。”谭智祥说。

实际上,谭智祥在高坪镇内也有几十位学徒,一些妇女、老人由于照顾小孩的需要,没有外出打工,便留在家乡学习织布。为了帮助家庭条件欠佳的人们改善生活,谭智祥借助国家扶贫政策,组织镇上各村农户,建立起“扶贫车间”,让村民实现足不出户的增收,也让夏布有了接续传承的可能,“这是自由、环保、能够谋生的一条路”。

高坪镇扶贫车间中,一位妇女正在使用纺织机织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 佘美娅 摄

鲁松元告诉记录中国团队,他一直都有与大品牌合作的想法。但在他看来,要想实现合作,还是要先把自己的团队培养起来,让更多的本地年轻人了解夏布文创产品的制作,最终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只有自力更生才有希望,没有捷径可走。”

谈及未来,易洪波期待能在乡下开一座工坊,有十几台织布机,建立自己的染坊,通过学习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纺织技术来改进夏布生产,尝试做提花、絣染等新的改变,这在从前的浏阳夏布生产中是少见的。同时,他想邀请谭智祥做导师,带着徒弟一起从事夏布事业,建立起从种麻、收麻到上浆、织布的全生产链条,通过自主设计或与其他设计师进行合作,做出真正适合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的夏布用品。

“我相信只要目光坚定、意志坚强,能够既有所坚持,又能灵活变化地、不为外界所动地、专注专业地一直做下去,总能做出一个新的天地来。”易洪波说。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施佳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