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色彩、期盼和牵挂:七旬老人与乌兰牧骑的四年约定

澎湃新闻记者 高宇婷 复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国情实践团成员 黄雅萍 黄天宇 李皓云 李懿娟
2022-09-09 06:5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在内蒙古自治区辽阔的草原上,常能看到“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身影,他们常年下乡开展惠民演出,为北疆农牧区百姓带去了无数的欢乐和关怀。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乌兰牧骑就是其中之一。这支乌兰牧骑演出队成员平均年龄仅27岁,却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中最早成立的队伍之一。

成立至今近60年的时间里,四子王旗乌兰牧骑迎来送往许多队员,也经历了诸多变化。而不变的,是他们为人民演出的初心。

四子王旗乌兰牧骑下乡为百姓演出。本文图均由 四子王旗乌兰牧骑 供图

“拿老百姓不理解的东西编节目,那不行的”

今年54岁的李景平是四子王旗乌兰牧骑演出队队长,在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工作已有30余年。

他笑着向大家介绍:“我17岁就在乌兰牧骑。我以前是搞舞蹈的,你看我现在胖了。”

1963年成立的四子王旗乌兰牧骑一路走来十分艰辛。

那些年,每当夜间,下乡演出的乌兰牧骑队员要举着火把为百姓表演节目,脸常被熏的通黑、眼睛也被烟熏的酸疼。夏天晚上,蚊虫总围在灯火旁,“蚊子飞进嘴里,那你也得唱,就把它当绿色的食品嘛。”李景平说着,下意识做了一个吞咽动作。

冬日天气寒冷,队员们为了演出效果好,也坚持身穿单薄的舞蹈服、舞蹈鞋演出,上一秒跳出了一身汗,下一秒被汗浸湿的衣服又冻得硬邦邦,所以很多队员都患有关节炎。在牧区表演时,遇到恶劣天气,车外刮着大风,车内也钻着小风。还有下过雨的牧区泥泞不堪,车都走不动。

很多时候,乌兰牧骑演出时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舞台,不管是羊圈还是小院,只要是一块宽敞的地方就行。李景平回忆,和那时相比,如今的乌兰牧骑条件不知有多好。

早期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农牧区百姓会骑着马、坐着勒勒车来看乌兰牧骑演出。牧民百姓大多数不会讲普通话,乌兰牧骑队员就用蒙语编排各类文艺节目。

比如当地有百灵鸟,就编一个百灵鸟节目;草原上有赛马,就在舞蹈中融入马儿奔腾的元素。还有“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额吉都贵玛抚育孤儿的故事,都作为创作素材融入舞蹈节目。

李景平说:“你不能拿老百姓不理解的东西编节目,那不行的。”因此马头琴、呼麦、长调,以及融合当地民族元素和真实故事的歌舞剧、小品等等,这些有浓厚蒙古族风情又广为流传、广受百姓欢迎的节目,四子王旗乌兰牧骑队员们每天都训练、排练。

自然而然地,接地气的乌兰牧骑演出深受当地百姓欢迎。这样的场景也往往是乌兰牧骑演出的日常:每到一个嘎查,周边嘎查的百姓也会赶来看演出,看完便会邀请乌兰牧骑队员,“去我们那吧,去我们那吧。”往往计划一天一场的演出,变成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还有一场。

于是,四子王旗乌兰牧骑每年计划演出100场,热情的农牧区百姓使得演出场次增加至150余场,每年巡演行程达15000余公里。

2022年端午节,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入户为百姓演出。

为百姓而表演的乌兰牧骑

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乌兰牧骑成立的初衷,就是丰富农牧区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农牧区百姓而表演。

为百姓表演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表演深受百姓喜爱的演出内容,另一层则是走进农牧区面对面为百姓表演节目、服务百姓。而这种物理空间上的面对面,也带来了太多感动和故事。

四子王旗乌兰牧骑指导员那木拉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18年时,乌兰牧骑队员在四子王旗的脑木更苏木表演时,听闻附近的阿木古郎草原上有一位七旬老人。他们赶到老人的家,看到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因建设着陆场,周边邻居已纷纷搬走。老人的家没在搬迁范围内,也因为习惯了草原生活,她选择留下。

居住在城里的子女拗不过老人,便为老人在当地雇了一人陪伴、照顾老人。

那木拉至今还记得,老人看到队员们到来,坐在凳子上惊喜的样子。一时之间老人竟说不出话,激动得不停搓手,示意大家喝茶。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为老人专门进行了一场家庭表演,还将她的院子、羊圈打扫一新。久违的歌声、乐曲和热闹氛围让老人泪流不止,临走时她拉着那木拉的手,不停地问队员们什么时候再来。和老人期盼的目光交汇,那木拉当即决定,以后每年都带队来看望老人。

四年以来,乌兰牧骑队员们兑现诺言,每年夏天带着新排的节目特地奔向阿木古郎草原。到了约定的日子,老人都会早早备下酒食,守在门口等待她“乌兰牧骑的孩儿们”到来。老人平淡的生活从此有了色彩,有了期盼;乌兰牧骑队员也有了深深的牵挂。

现在,四子王旗乌兰牧骑的演出队里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为表演带来了更多新潮、现代元素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老问题”。

李景平回忆,有一次演出,队员们问大爷大娘想听什么,他们兴奋地喊出《洪湖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歌名。队员们犯了难,这些经典歌曲年纪比他们还大,大家都不熟悉。不过为了让大爷大娘能看到这些他们喜爱的节目,队员们加紧排练,一首首老歌、一个个老节目逐渐熟悉起来。

等乌兰牧骑再回到那个村、回到那个嘎查演出时,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大爷大娘惊喜不已,感叹道:“这个上次来还不会唱,这次都学会了!欢迎你们继续来!欢迎你们继续来!”

乌兰牧骑不仅为老百姓带去了丰富的文艺节目、带去了欢乐,也带去了真切的关心和帮助。李景平介绍说,队员们表演之余常帮助老百姓做些家务、农牧活,如除雪、挑水、打马印、清扫羊圈……在敬老院演出时,队员们还会给老人们剃头,看着一颗颗光滑的“卤蛋”诞生,大家常笑成一团。

2022年端午节,四子王旗乌兰牧骑队员下乡为基层百姓义务理发。

条件越变越好,但乌兰牧骑精神不会改变

被问及何时是艺术团最好的时候,队长李景平毫不犹豫地回答:“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随着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对乌兰牧骑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国家级演员数量、获奖节目比例、排练室等软硬件指标近些年来都有显著提升。根据这些指标,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已从2013年的自治区二类乌兰牧骑发展为今天的一类乌兰牧骑、“十佳乌兰木骑”“优秀乌兰牧骑”。

2020年6月8日,四子王旗乌兰牧骑于北京表演原创非遗舞剧《二魁摔跤》。  

今天的乌兰牧骑有了很好的条件:宽敞明亮的排练室,再也不会透风的演出车……条件变好了,乌兰牧骑的精神却没有变。

在李景平看来,除去国家的大力支持,乌兰牧骑的发展还在于合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懂得培养队员的主人翁精神,进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比如舞蹈队员阿拉腾其木格讲的这件小事:因为队里每个位置都缺一不可,曾有位女队员才刚结婚,便带上老公一道和队伍出发去参加巡演了。

“(整支队伍有)35个人,那就是35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好了,那这整体就好了。”李景平说,从队员间默契的配合、用心的表演中,观众能感受到这支队伍的团结力、执行力与凝聚力,他们拧作一股绳,以个体带动整体,焕发出十足活力。

跟以前骑着马、坐勒勒车赶着看演出不同,现在,很多农牧区百姓是骑着摩托车、开着汽车赶来看乌兰牧骑演出。农牧区百姓对乌兰牧骑的热情、热爱未曾改变;而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作为草原上的一支“红色轻骑兵”队伍,队员们与草原人民紧密相连的心也始终未曾改变。

乌兰牧骑60年来发展的背后,亦是国家发展的缩影。公开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现有75支队伍、3500多名队员,每年为基层群众演出服务达8000多场。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涛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