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京大学新生开启“寻根之旅”

2022-09-12 1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图文 | 未来编辑部·新潮学生

柯昕煜 林倩伊

周婧欣 梅思婕

唐小茗

编辑 | 伍甜甜

指导老师 | 白净

9月11日,南京大学2022级新生正式进入鼓楼校区,开启“寻根之旅”。

今年,除秉文、行知、安邦、有训、毓琇、开甲六大书院外,南京大学新增了健雄书院,该书院开设了技术科学试验班,同学们在健雄书院接受一年培养后,将进入苏州校区学习。

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校园,被3907张新的青春面孔打破静谧。他们即将在这里完成一年级大类培养,第二年再分流至各校区相应专业。

报到当天,“新潮”来到鼓楼校区,用照片记录下他们与鼓楼校区的初见。

离别

新生和家长在汉口路合影留念。因疫情防控,家长不能入校,很多家长和孩子在校门外合影。林倩伊/摄

安邦书院新生徐阳和父母在汉口路校门合影留念。他明天才报到,今天特地来探探情况。他妈妈说,明天肯定会很忙,没有时间拍照。林倩伊/摄

家长们站在汉口路南园大门前送别新生,其中一位母亲在等待孩子报到结束后一起出校吃午饭。周婧欣/摄

新生家长们于广州路校门口交流高考情况。“我小孩压线上的!”一位家长兴奋地说道。唐小茗/摄

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门口,志愿者们迎接前来报到的新生,为他们搬运行李,与家长们完成一场“交接仪式”。柯昕煜/摄

迎接

在汉口路的校门外悬挂着“热烈欢迎新同学的横幅”,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为新生服务,南园、北园间的马路上有大量保安、警察执勤。梅思婕/摄

早晨7:30,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陶园二舍和陶园三舍宿舍楼之间的新生报到点已经就位,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赶来的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开展工作。柯昕煜/摄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陶园二舍楼下,秉文书院的志愿者们帮助秉文新生搬运行李,志愿者们后背贴了“秉文书院”的字样便于识别。柯昕煜/摄

南园教职工餐厅设置了“志愿者之家”,志愿者们在此领取红马甲,签到签退。这里还为志愿者提供空调、矿泉水、绿豆沙和小零食。林倩伊/摄

新生入校高峰时段,即7:00-9:30和12:00-14:30, 五十余名机动志愿者在“志愿者之家”待命。林倩伊/摄

下午两点,志愿者们在汉口路入口排队为新生搬运行李。9月11日下午,汉口路入口、广州路入口、小粉桥入口、西北门入口和费彝民楼入口各安排了两班志愿者,共计安排志愿者340人次。林倩伊/摄

22级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宋三江是湖北人,他先于部分同学来到鼓楼校区,住进先修营暂时安排的宿舍。下午两点半,他排队帮新生把行李搬进楼栋电梯。数日前,南京大学举办了2022级新生先修营,参加先修营的同学提前来到鼓楼校区。迎新当天,宋三江等同学也成为了主力军之一。林倩伊/摄

南园一舍和南园二舍之间停了一辆全新快餐车,为师生供应中餐和晚餐。餐车从11点开始供应盒饭套餐,有12元、15元、18元三个标准。54岁的储阿姨说,上午卖出了三四十份盒饭。林倩伊 周婧欣/摄

21级物理学院的郎群担任迎新志愿者,背后贴了四个书院的贴纸,留作纪念。早上八点,他就到南京南站迎接新生,一上午跟了四五趟车。下午在广州路和汉口路入口帮新生搬行李,工作到五点。林倩伊/摄

代表南京大学学生会的吉祥物被“众星捧月”地簇拥。原来是学长学姐们怕穿着布偶服的同学走路踉跄,所以小心地搀扶两旁。唐小茗/摄

哲学系老教授也来到了迎接现场,好奇得像个“小孩儿”。他在新生的拍照打卡地请志愿者帮忙留影,随后又拿出红色的校园卡高兴地介绍自己,教授期盼着南大能够越办越好。唐小茗/摄

初见

新生完成入校报到后需进行7天5检,校内核酸检测点就在宿舍陶园二舍旁。梅思婕/摄

22级开甲书院新生丁一萌、黄诗雅、吴孝唯在宿舍收拾行李。从她们走进校门到进入宿舍,各有三四名志愿者帮她们拿行李。林倩伊/摄

陶园二舍四楼“自助间” 翻新后的宿舍每间配有独立卫浴,此外,每层楼还设有自助间供同学打热水、洗衣服。梅思婕/摄

陶园二舍的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一盆植株和一袋新生礼包,礼包里装有《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书籍、两盒新生入学纪念口罩、一把雨伞、南大120周年校庆纪念邮票、书院文件夹、学生手册、新生学习指南、吉祥物玩偶、奖助学金宝典、银行卡办理业务讲解册、学生心理协会宣传册和流光休息站宣传册。周婧欣/摄

鼓楼校区第二食堂更换了全套的硬件设备,桌椅板凳、餐具等都焕然一新。梅思婕/摄

参与了先修营的大一学生蒋先威正在为另一名新生拍照打卡,他们都即将进入南大新开设的技术科学实验班学习。周婧欣/摄

毓秀书院电子专业的四位同宿舍女生,在宿舍收拾好东西后,来到校园参加团委举办的“寻根打卡”活动。一个月前,她们通过问卷分出宿舍,大家都有早睡的习惯。林倩伊/摄

原标题:《摄影 | 南大鼓楼校区迎新第一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