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代五班同庆上海昆剧团建团40周年,复兴中的昆剧在路上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8-02-25 09:57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2月23日晚上的上海大剧院,曾经被曹禺誉为“第一流的剧团,第一流的演员,第一流的剧目,第一流的演出”的上海昆剧团迎来了建团40周年大庆。这一个晚上,整个大剧院人声鼎沸,花团锦簇。台上台下,更像是一次多年难得大聚会,一次海内外共庆的大派对。

1978年的春天,上海昆剧团在绍兴路9号挂牌。那一年,散落在各地的昆大班演员们重新聚集在了一起。40年后,经历过极端落寞的昆剧,却在当下赢得了最好的局面。年轻的观众日益涌现,《牡丹亭》每到一处演出,都会遭遇一票难求的爆满场面。

2018年的40周年生日对于上海昆剧团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大团圆。正如上海昆剧团谷好好所说,今天的上海昆剧团迎来了三代五班的美好局面,“我们在今天终于迎来了昆曲最幸福的时刻。昆曲人永远不放弃,永远不停歇,我们在路上,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当晚的演出,舞台上,100多个上昆人悉数登台,舞台下,各地的上昆忠实观众和见证者也纷纷赶来。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也被特邀而来担任串联整场演出的朗读者。而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在演出最后一起合唱了一支【醉花阴】“风调雨顺”。谢幕时,众多老艺术家们一起动手切起生日蛋糕,甚至于互抹奶油笑声一片。

国宝级艺术家齐登台

当天,上海昆剧团百余人的演职员悉数登台。而几位国宝级大艺术家更是无一缺席,在舞台上回忆了自己和剧团的过往,表演了带有特别历史记忆的片段。这也成为了团庆晚上难忘的篇章。

几位历史的亲历者都受邀上台,讲述了往事。

蔡正仁、李蔷华

78岁的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推着90岁的师母李蔷华上台。李蔷华回忆起丈夫、当年上昆首任团长俞振飞时说:“40年前的那个春天,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的舞台也开始活跃起来了。那时俞老已经快80岁了,他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昆曲怎么办?那些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们在哪里?他们未来的路,又在哪里?”

而当年为了建团自处奔走的蔡正仁也回忆说:“当时我在《智取威虎山》剧组,我们这些同学,抱着同一个梦想——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昆曲剧团。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四方奔走。”

上昆建团的首场演出是在劳动剧场上演的《十五贯》。而当晚,当年的主演、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和刘异龙也重演了剧中的经典片段。时隔40年,他们已经分别是76岁和79岁,但依旧宝刀不老。当年从传字辈老师手中学下的这出戏,如今也已经交到了最年轻的昆五班手中。

计镇华和刘异龙
上海昆剧团建立了。已经在越剧学馆教书的岳美缇、在京剧院当演员的梁谷音等等昆大班、昆二班的演员们纷纷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剧团。他们拼命努力,只争朝夕,恢复传统戏,创新新编剧,按照岳美缇说的:“我们就是想把失去的青春追回来。”

在当晚的团庆晚会上,梁谷音也演唱了自己的探索代表作《琵琶行》、张静娴表演了新编剧《班昭》片段。而岳美缇带着自己的三代学生,共同演绎她的新创经典《司马相如》时,很多观众感动泪目。

作为当晚朗读者串场的濮存昕说,之所以来参加上海昆剧团的团庆,很大原因是自己的父亲当年曾经和上海昆剧团合作过第一版《司马相如》,有着很多交情。当年,作为北京人艺导演的苏民就在上海昆剧团排练厅旁一间10平米的小屋子呆了几个月,和岳美缇等昆剧人一起探索着昆剧艺术的发展。就在这天演出前,当年负责照顾苏民起居的昆剧表演艺术家刘异龙还特地通过濮存昕的手机,向濮存昕的母亲,也是苏民的夫人问新年好。

因为昆大班等一代昆剧人,上海昆剧团在建团之初就赢得了很大的辉煌。在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蔡正仁、岳美缇、华文漪、计镇华、王芝泉五位艺术家“摘梅成功”,成为中国戏剧史上至今没有剧团打破的纪录。

我们在路上,百人奔跑共同谢幕
然而,有600年历史的昆剧艺术,在过去几十年间,一度因为“曲高和寡”,经历了比其他剧种更为落寞的一段日子。尤其是在“昆三班”毕业前后的那些年,常常出现舞台上的演员比舞台下观众还要多的日子。

但是,时过境迁,包括谷好好、张军、黎安、吴双、沈昳丽在内的昆三班人,坚守住了昆剧艺术,并且延续着剧团“梅开五福”的成绩。五个青年艺术家不仅先后获得梅花奖,也各自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品。

2001年5月18日,作为昆三班第一个办个人专场的演员,“东方兰韵——优秀青年昆剧演员谷好好专场”在逸夫舞台演出,当年那场演出的主持人,也是亲历者张民权也来到团庆演出,回忆说:我主持过很多青年演员的专场,但那晚的演出,还是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就在那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名列榜首。这像是一次巧合,更像是冥冥中的注定。这一代年轻的昆曲人,无可推脱地将要起接过传承600年昆曲艺术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

如今,更年轻一代的昆四班和昆五班都进入了上海昆剧团。而舞台下,年轻一代的观众也日益多了起来。团庆晚会的总导演汪灏说,在他看来,昆剧艺术是当下所有戏曲中,最好地实现了观众的代际转换。这也是昆三班等一代年轻昆剧人对这个剧种的贡献。

当天最震撼人心的场面之一当属“百人齐唱”。85岁的昆曲名票顾铁华是俞振飞大师第一个海外弟子,学唱昆曲75年,在海内外播种了很多昆剧艺术的种子。这一晚,他带着100名“Follow Me昆曲跟我学”学员演绎《牡丹亭》片段。学员男女老少皆有,前排十几位萌娃更是让现场观众忍俊不禁。这些学员不仅是上昆的粉丝,也是昆剧艺术未来的希望。

也因此,这台晚会被叫做“我们在路上”。谷好好说,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幸运地享受着前辈无私的赠予;而这种赠予,也让我们感到沉甸甸的责任。面对一个辉煌的时代,面对一个新时代,我们又该如何走好未来的路,将这种力量,传递下去……

而见证了整个剧团40年风雨变迁的蔡正仁更是欣慰不已。他在演出前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活到现在,如果看到昆曲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看看那么多年轻人喜欢昆曲,他们会非常开心。可惜他们都没有看到,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时候。但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

谢幕时,导演汪灏设计了全团演员和观众百人奔跑的场面,寓意着,我们在路上,昆剧在路上。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