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运动小将:87个棒球少年

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 见习记者 刘璐
2022-09-30 18:1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挥棒击球的刹那,命运带来的不公与伤痛仿佛都消散了。

这是一支特殊的青少年棒球队。队里87个孩子,大部分来自河北、宁夏、四川等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贫穷、失亲、留守等词语曾一度像标签一样被印在他们身上。

2020年11月,一部跟拍中国第一支公益棒球队—强棒天使队两年之久的纪录片电影《棒!少年》在北京首映,这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到这支北京郊区的棒球队,和这里的孩子们。如今,《棒!少年》的播出已过两年,曾经电影镜头中羞涩的孩子,早已成长为赛场上成熟的选手。

7年时间,这支由困境儿童组成的棒球队从北京郊区走到了国际赛场,而今为了改变、为了梦想、为了明天他们依然在路上。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棒球基地,采访了这些逆风而行的棒球少年。

孙岭峰教练和棒球基地的孩子们。受访者 供图

困境儿童的棒球机会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儿童,在强棒天使队训练基地找到了家的温暖。

在北京市通州区的漷县镇,有一个青少年棒球训练基地——强棒天使队。基地远离闹市,紧挨村落和农田。走进基地,路过训练场、教室、食堂,就走到了宿舍,每间宿舍干净整洁,门口整齐摆放着各式训练的鞋子。阳光透过屋顶的玻璃,照进走廊摆放的绿色沙发上。孩子们在这里免费吃住,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进行训练。他们上课的时候,孙岭峰教练就坐在小操场的亭子里,秋天的风吹着他的外衣领子一开一合。

2015年,前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和朋友们共同创办了“棒球天使救助”公益项目,并成立了强棒天使队。孙岭峰将目光看向了这些身处困境中的孩子们。同年,第一批7个身处困境中的孩子来到北京强棒天使棒球基地,成为了第一批队员。

小双是第一批进来的孩子,也是棒球基地最早的学员之一。那时小双才9岁,和二伯相依为命。孙岭峰还记得,第一次去小双家,家里只有一口锅和一个破碗。小双二伯招待大家吃饭,在黑漆漆的屋子里二伯把唯一的碗递过来。孙岭峰没见过这样的场景,觉得心酸,他要带小双来北京。

走之前,小双以为自己被亲人抛弃了,忽然反悔,他哭着死死抱住二伯,还用脚踢孙岭峰,在苦苦劝说下才半信半疑地来到了北京。刚进队的时候,他像只小猫,不爱说话。

在《棒!少年》纪录片中,小双也作为主角出镜。他平静地讲述着:“我爸死啦。本来应该把我送给别人的,但是我太小了,就换成了哥哥。我还差点被埋了。”说这些话的时候,小双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但转过头,却又悄悄红了眼眶。

在挑选棒球队员时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孙岭峰说,一定要是困境儿童;年龄要在7-9岁;身体要没有残疾。挑选运动员苗子,孙岭峰不在意乡村孩子的身体素质,也不会考虑他们是否有天赋。但有些孩子因为长期缺乏管教,还是给他带来不少麻烦。

活泼的马虎和沉默腼腆的小双形成鲜明反差。马虎来自宁夏西吉县,母亲远走他乡,父亲也常年不在家,爷爷早已去世,一直和奶奶生活。没来棒球基地前,马虎在当地就是一个小“刺头”。2017年,12岁的马虎被“破格”接到棒球基地。从加入棒球队开始,马虎就一直在“拔刺”。

刚来基地的马虎性格像一串红辣椒,经常和队员打架,用恶作剧捉弄同宿舍的队友。孙岭峰给了马虎极大宽容,认为他的霸道和顽劣不过是希望被更多的人关注。

棒球基地的孩子们在上文化课。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璐 图

而今,小双和马虎的生活都因为棒球发生了改变。现在的小双更爱笑了。孙岭峰说,“小双过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儿,一下就打开了。”马虎也变得更被大家喜欢,曾经那个满身是刺的小小少年,成了队伍的助理教练,帮助小队员练习棒球,安慰比赛中受伤的队友。

从2015年,棒球基地迎来第一批7个孩子,到如今队员人数达到87人。队里的孩子们家境和经历各不相同,但都出身贫寒,身世可怜。孙岭峰给孩子们免费的衣食住行,带着这些从未摸过棒球的孩子们从练习棒球到比赛夺冠。他将棒球变成这些孩子赖以生存的专业,也是他们跳脱原有生活轨迹的方式。培养他们成才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找到了更加清晰的人生方向。

午饭后孩子们自己打扫食堂。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 图

“盗垒王”的接力棒传给下一代

在孙岭峰看来,困境儿童最大的不同在于出身及成长环境让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孙岭峰不考虑乡村孩子的体质、禀赋、性格……他认为棒球是一项谁都可以参与的运动项目。运动员有普通、优秀和卓越之分,但他对棒球基地的孩子要求很简单:“能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有担当,未来能对社会有贡献,能真正独立地养活自己就够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觉得这是帮助孩子一生的工程。

这些困境儿童能获得接触棒球的机会,也是由于孙岭峰少年时的经历,让他明白机会的宝贵。7岁那年,棒球教练张锦新去学校选才,见他虽然矮小,但爆发力不错,便将他带走了。从北京队二队到国家青年队,最终到国家队,孙岭峰六次荣获亚洲棒球锦标赛“盗垒王”,一度被评为中国棒球联赛最具价值球员,成为了国家棒球队“永远的第一棒”。

是棒球改变了孙岭峰的人生,他希望棒球也能为困境儿童带来更多可能性。

在他看来,欠发达地区的儿童缺少的不只是物质,更是机会和可能性。如今,他创立了强棒天使棒球基地,将自己手中的接力棒传给下一代。决定创办强棒天使项目,一路走来有诸多不易。5年里,基地搬了4次家。租房被骗、城市发展房子被拆……过去几年孙岭峰一直走在为棒球基地“安家”的路上。最开始做公益,孙岭峰不否认有热血的成分,但越来越能看清楚个中艰难,只是他放不下,也不能放下。基地的孩子们需要他。

为了87个特殊身世的孩子,孙岭峰创办了“棒球天使救助”公益项目,这些年也搭上了全部积蓄。几年里,他心脏多了5个支架,每天要服用大量药物。但在基地,他是所有孩子的教练,也承担着父亲的角色。但孙岭峰从来不允许孩子们叫他“爸爸”:“教练和父亲是两个身份,爸爸是要养你的,而教练是要教你的。”

对这支特殊棒球队的孩子们来说,从接触棒球到走上赛场,又是另一场蜕变。

棒球是一项极为注重团队协作的运动,是一项被称为“回家”的运动。在球被击飞的那一刹那,击球手从起点出发,坚持跑过一垒、二垒、三垒,最后回到出发的位置,才算完成得1分。在宿舍,女孩子们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们这几年的日常训练,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受过伤。

几年间,孩子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从原本害羞、顽劣的孩子,怀揣着“回家”的目标,披荆斩棘,获得了一个个冠军。他们获得过中国青少年棒球公开赛北京赛区U12组冠军、国际青少年棒球赛pony杯成长组冠军。球队还受邀作为亚太地区唯一代表队,参加国际青少年棒球比赛。

5年的棒球生涯,日夜的训练,也让马虎学会了认真思考赛场上的问题,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明白棒球靠的不是体力,靠的是聪明。赛场上需要反应特别快。脑子非常清晰地判断,面对不同局面要怎么解决,提前预判。“棒球队员不一定都特别壮,棒球需要一瞬间的爆发力,差零点几秒就出去了,最有效的训练就是百米冲刺。”

2022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5组冠军。受访者 供图

困境儿童迎来别样明天

2015年至今,强棒天使队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7年的时间。孙岭峰不担心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这里的孩子再不济也可以到社会上做教练,月收入上万,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再往高处走可能会进专业队,国家队、职业队。”

棒球基地的“她力量”也在逐渐壮大。目前,棒球基地共有26名女队员。尔洗和女子两人均来自四川大凉山,都是彝族姑娘。尔洗10岁来到棒球基地,练习棒球已经3年。女子14岁到棒球基地,练习棒球也已经有2年。孙岭峰说,只要女孩们足够努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她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基地的孩子们在上自习课。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 图

2022年,原艺术体操国家队教练章硕加入了强棒天使项目。本着棒球和艺术体操双维度培养的策略,尔洗和女子两人也开始投入到艺术体操的训练中。

如今,让孙岭峰倍感压力的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基地的实际经济状况让他担忧。棒球基地一个孩子每年的培养费用大概是10万元左右,如果只是吃饱穿暖没有问题,但想把他们培养成才,就需要人力费用、场地费用、水电房租等等更多的花销。“我现在每天都在为钱担忧。”好在背后一直有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在接力,一些企业还在孩子们个人成长和教育上提供支持。如联想集团提供了智慧教室,也在此成立了志愿服务基地。

孙岭峰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每个孩子的成长路径也无法复制。除了来自外界的压力,孙岭峰也曾在救助困境儿童的过程中,产生深深的无力感。他明白自己的力量是微薄的,能做的就是,通过身体力行来呼唤更多人关注困境儿童。

左数依次为小双、女子、孙岭峰教练、尔洗和马虎。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璐 图

谈到自己的未来,尔洗和女子都希望能考上大学,到更高的学府深造。小双心里也有一个大学梦,他希望未来能到一个海边城市读大学,也希望上大学之前的这段路更顺畅一些。马虎则希望继续在棒球领域深造,他希望未来能赚更多的钱,帮助棒球基地走出难关。

虽然未来依然遥远,但来到棒球基地后,困境儿童们不再是固守于村镇的留守儿童,也不再是混迹于乡村没有出路的问题儿童,更不会因为贫穷辍学背井离乡。打棒球让他们学会了奋力一击,学会了奔跑向前。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