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她,科学家|沈俊:很愿意招女学生,科研没有那么难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8-03-09 10:2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一个与“女性权益”相关的节日。在女权日益被关注的当今社会,在一些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女性,她们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看待自己的女性身份?

我们想到了女科学家。科研是一个公认的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然而,不少女性在科研领域同样成就卓著。

从事科学行业的女性少,在工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就更为稀少了。

女性做不好工科领域的科研吗?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沈俊用她的成果有力地否认了这个假设。

沈俊

全球变暖是影响全世界的环境问题之一。沈俊的研究成果,如果完全民用,可以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氟利昂的排放。今年1月,她因在低温制冷领域的研究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沈俊曾经想学文科专业,但在父母坚持下学了工科。直到研究生时期,她接触到低温制冷领域,很快就发现了国际上最低温度、大磁熵变铁磁磁制冷材料,填补了这一温区的国际空白。

科研成果的价值不断受到肯定,让沈俊在这一行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她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科研。

沈俊承认,由于女性要生育等多方面因素,在科研道路上,女性多少会受到制约,但这并非关键。她在怀孕时依然在乐此不疲地做实验,如今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生活和科研,对于女性并非是不可平衡两极。

制冷技术的变革者

如今空调和冰箱成了人类对抗酷暑必不可少的电器。然而,空调和冰箱中的核心制冷剂氟利昂,却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氟利昂释放出的氯原子会不断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分子,数百年驱之不散,进而引发全球温室效应。

沈俊耕耘的正是这一领域。她近年来悉心研究的“磁制冷技术”是对环境最友好的新型制冷技术之一。

“用磁制冷技术,污染可以降为零。”沈俊告诉记者。磁制冷是利用固体磁性材料的磁化放热和退磁吸热实现制冷,这种新型制冷方式无需额外的制冷剂,被认为是新一代绿色环保的制冷方式。2014年,美国能源部已将磁制冷列为未来可替代压缩制冷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

沈俊读研究生时才开始接触低温制冷,却很快就发现了国际上最低温度、大磁熵变铁磁磁制冷材料,填补了这一温区的国际空白,并被国际同行认为是“最佳的磁热效应体系”。

随后,她又发现了磁性材料的磁滞损失及其调控机制,大幅提高了磁性材料的制冷性能。在找到了具有潜力的磁制冷材料之后,她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式磁制冷新方法,并成功研制出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小型室温磁制冷机。

如今她在低温制冷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她的团队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这间实验室从磁制冷的跟跑者、推向了并跑者,甚至领跑者的角色。

“美国、欧洲都非常关注这项技术,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近几年,沈俊到国外开会,总是被问的最多的一个,“许多老外都来我们实验室参观、交流、学习,也主动联系希望和我们合作。世界上做磁制冷最好的几家,对我们也表示很认可。”

沈俊团队研发的磁制冷样机不仅申请到了国际专利,甚至还被美国航天公司采用。与国内企业合作实现的成果转化,也应用在科研和工业级产品中,并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数亿元的产值。

“我觉得如果乐观的话,大概五年就能在市场上看到民用的磁制冷冰箱。”沈俊对磁制冷的未来信心十足。如今磁制冷技术已经不是问题,“已经有了工程化样机,现在应用到家庭冰箱最大的问题是价格还比较高,需要逐渐降低成本。”

女性做科研,并没有那么难

越到科研领域的顶端,女性从业者就越少。这一金字塔现象已经被很多研究报告观察到。作为一个“工科女”,沈俊对此感受尤深,“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可能你在读硕士的时候,女生还很多,到博士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女生了。尤其像我们这种学工科的,能够安心留下来搞科研的女性也少。”

但沈俊恰恰是到了研究生,接触到低温制冷领域,才开始对科研产生兴趣。此前她更愿意读文科,梦想的职业是记者或者是财经类,“我以前还是校报记者呢。”

但父母不接受她想学文科的想法,“他们是老一辈的思想,觉得必须学数理化,读大学必须进理工科。”

在父母要求下,沈俊大学选择了材料专业。到大学毕业,她都没有真正对科研产生兴趣。但研究生时期在磁制冷上的成果让她爱上了科研,在这条路上留了下来, “后来到博士毕业,基本上也就刚刚入门。那个时候,其实科研的历程已经很长了。”

目前我国共有科技工作者8100万人,其中女性占科技人才资源总数的40%左右,数量和比例均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女性科技工作者存在“高位缺席”的现象。两院院士中女性比例仅为5%至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女性项目主持人占总项目的比例仅在10%至25%之间。

沈俊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还算顺利,但她也承认,科研领域对女性的歧视现象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女性要结婚生育,时间不像男性那么多,所以有的科研机构不太愿意要女性。甚至在学习阶段,有的导师潜意识里也更愿意要男生,“工科专业要在实验室做各种实验,比较辛苦,有的还比较类似体力活,这时候有些老师就会觉得女生没有男生管用,更愿意招一个吃苦耐劳的男生。”

但她同样认为,有些女性受社会观念影响,自身也有对科研的恐惧,“有的女生觉得科研很难,然后就害怕了。”

“工作也有很忙的时候,一天大概也要十几个小时。但所有做科研的其实都很忙,关键是如何高效地利用你的时间。”沈俊热爱科研,但也并没有因为科研放弃自己的生活。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办公室里除了体现工作成绩的奖牌陈列柜,还养了一排多肉植物,摆了三台不同样式的咖啡机和咖啡胶囊。她把科研和生活,都做到了“有趣”。

目前也在带学生的沈俊笑言自己“很愿意招女生”,“没有那么难。真正做科研的时候,你做出了一个东西,然后它确实有用,能给社会带来一些益处,慢慢你会发觉真的是深深被它吸引了。我也是误打误撞进了科研这个门,进来之后发现越学越喜欢。”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