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本书,每个人看了都有话想说

2022-10-12 18: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01

故乡情浓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故乡,无论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

时光流逝,春来秋去,故乡从一个地名,变成一种情愫,永远萦绕心怀。思乡之苦,仿佛季节性的伤风感冒,永远不可治愈,也不愿被治愈。

李白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因为思乡之情实乃是一代代中国人的“通病”。

书单君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就是一本关于故乡的书,书名叫《麦田月光》,作者李卓生于汨罗江边,是一个才气与江湖气兼备的青年作家。李卓的另一个身份,是知名作文教育品牌“麦田格”的创始人,曾在高考考场写出过满分作文。这本《麦田月光》,得到了著名作家韩少功、汤素兰等人联袂推荐。

李卓的文字冲淡中蕴含深情,笔下的人物,大多是他故乡的亲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苏东坡所言,平淡乃绚烂至极。

李卓写的故乡的人和事,虽发生在湖南的一个小村庄,读来却倍感亲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法国批评家安德烈·莫罗亚说过,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作家则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接下来,书单君就将《麦田月光》中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分享给大家,看看你是否也觉得似曾相识。

● 李卓(右)与著名作家韩少功(左)

#02

灵魂闪光点

-

李卓笔下的外婆令人难忘。

外婆有一种另类的教育方式,当小孩子和别人打架,哭哭啼啼回来时,外婆怒目圆睁地呵斥一顿后,冷嘲热讽地说,威糟了啊(方言音译,意为丢人),连他都打不赢,他抓你也抓撒!你一个扫堂腿,再把他推到地上,这都不会啊?真是威遭了!

● 李卓的外婆

李卓的外婆仿佛金庸笔下的高人,在外孙受欺负时,传授他“武功心法”,着实令人跌破眼镜。但书单君读到这里,却觉得特别真实,因为书单君有个与之类似的奶奶。

书单君小时候,与邻家孩童玩耍,闹了不愉快,邻家小孩嘴皮子厉害,口吐芬芳,一通乱骂,骂得我灰头土脸,又不懂得如何回骂,只能干着急。

这时,我奶奶正好听见,来了个“现场指导”,教我怎么骂回去。于是出现了一个魔幻的场面,奶奶教孙子骂街,奶奶教一句,我骂一句,惹得周围的人哄笑不止。

在传统认知里,李卓的外婆和书单君的奶奶,明显属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长辈,但很奇怪,这种另类的言传身教,反而歪打正着。

李卓的外婆嘴皮子无敌,她骂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小外孙女湛嫱,由于湛嫱干家务不勤快,外婆能像说书人一样持续一二十分钟地骂,骂着骂着,竟骂出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时而平缓,时而急促,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闺中幽泣。而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竟也被外婆骂出来了。

这种“道理”,仿佛泥沙中的金子,若能细心筛检,将终身受益。

被外婆骂得最多的湛嫱,后来成了几兄妹中成绩最好的,从小到大几乎就没让第一名旁落他家,读大学时她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写过外婆骂她的一句话——没有带伞就快点跑。

这句话成了湛嫱一辈子的人生信条。

有个这样的长辈,虽然令人哭笑不得,却也何尝不是一种福气。

李卓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外婆性子里的“火药味”消失了,她变得越来越和善,脸上常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做一切事情都变得慢条斯理起来。她不再骂我们,说话总带着征询意见的口气——我突然意识到,外婆老了。

都说岁月能磨平一个人的棱角,外婆的火爆脾气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温暖和善,但相信李卓永远会记得,外婆教他如何用扫堂腿“破敌”的那一幕,正如书单君永远记得奶奶教我“骂街”的那个下午。

亲情难忘怀,刹那即永恒。

果子是《麦田月光》里另一个浓墨重彩的形象。

果子是李卓的儿时玩伴,一度形影不离,有天,李卓突然接到电话,说果子不见了,找了整整三天后,才在隔壁乡镇的村镇里找到他。

从这天开始,果子就疯了。

果子为何发疯,李卓是这么写的:他回来后,就是一副很惊惶的样子,说再也不去学校了,有人要打他。

这里无疑指向了当下社会的一个痼疾——校园欺凌。

果子因遭到欺凌,被确诊为精神分裂,他辍学了,成天傻笑,还发展出暴力倾向,对父母拳脚相向。李卓的叔叔婶婶一说起果子的事,眼泪就簌簌地流,最后迫于无奈,将果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从精神病院出来后,果子不再暴力,只是每天在家里看电视,一根接一根抽烟……

书单君小时候,认识一个叫春晖的小孩,他有白化病,肤色苍白,头发发黄,别的孩子看到他,都管他叫“小老外”。

春晖走路的姿势有点怪,两条胳膊不随步伐而甩动,每当春晖放学出校门,都有一帮坏小子跟在他后面,模仿他的姿态,引得路人哄堂大笑。

当时,书单君见此情形,也情不自禁笑了几声,但未曾想过,这对于一个原本就有点自卑的孩子是怎样一种伤害,现在每每想起,都自责不已。

春晖也像果子那样,在欺凌中变得神经失常,甚至连话都不会说。但春晖并没有发展出暴力倾向,他一见到人,就呵呵傻笑,似乎是渴望交流,如果你跟他说话,他会凝视你的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在《麦田月光》中,果子从精神病院出来后,靠着一套KTV设备,学会了唱歌,一言不合就开嗓: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虽然果子唱的都是一些烂大街的口水情歌,在李卓听来,却非常深情动人。

● 果子

果子让书单君印象如此深刻,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而是因为一个遭到伤害与侮辱的人,在百转千回之后,竟然保有内心深处的真情。

春晖何尝也不是如此?他受到欺凌,受到刺激,连话都忘了怎么说,唯一忘不了的,是人性中的温暖。

提笔至此,书单君终于悟到为何读《麦田月光》这本书时,处处能发现似曾相识的人物,因为作者李卓具有一种看到他人“灵魂闪光点”的能力,这种灵魂闪光点每个人都有,它的名字叫——善良。

● 李卓与作家好友,茅盾新人奖获得者郑小驴(左)、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中)。

#03

人生的意义

-

人生无大事,唯生死而已。

李卓在《麦田月光》中,提到了一种事物——生基。

所谓生基,就是空坟,是在老人生前就修好的墓,等死去之后再将棺材埋葬进去。

李卓的外公,在生前就为自己和几个兄弟修好了生基,请当地最厉害的风水先生看的地,在村里的后山腰上,坐西南朝东北,十个墓连成一排,外围用水泥墙围成一圈,有两条琉璃砖瓦雕砌而成的金龙,气势不凡。

当外公垂垂老矣,生命正一步一步靠近生基时,李卓仍记得曾经的一个生活场景:外公红着眼眶从牛贩子手里夺过缰绳,把厚厚的一沓钱还回去,抚摸着小牛犊被扯得流血的鼻子,把它牵回老牛身边。

同样是关于生死,李卓写到自己的奶奶时,用的是另一种笔法。

李卓说自己的奶奶活到九十多岁,依然参不透生死。奶奶生命中最后的辰光,依然跟子女们说,自己还不想死,还想看着哪个孩子结婚,还想看着哪个孩子抱孙子。

奶奶在世时,总喜欢在吃饭时抿几口谷酒,在她去世的前几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时,姑妈给她喂了几勺子谷酒,喂完还逗了一下她:酒好呷不?奶奶嘴角扬起一丝笑意,声音虚弱地说,好呷。

在奶奶弥留之际,几乎所有的家人都回去了。奶奶生前最疼爱的几个孙子孙女都到了跟前,一个个哭得撕心裂肺,奶奶用冰凉的手轻拍着亲人的手背,眼角沁出了泪水。

原来,奶奶眷恋的不是尘世,而是亲人。

关于写作的意义,李卓是这样说的:

写作不是卖弄自己的才学,更不是为了迎合市场,迎合读者。写作最朴素的意义是留住自己的记忆——文学的记忆,几乎从来不可分割。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写作,就是为了保有清净的一隅,可以独自回首,梳理自己的记忆。

读完《麦田月光》,书单君心有所感,想接着李卓的话再说两句:

用文字留住记忆中的温暖,这也许就是写作的意义,而在生老病死、白驹过隙的人世间,问心无愧地活着,与亲人朋友彼此温暖,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

原标题:《这本书,每个人看了都有话想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