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锚定“双碳”|十余城建“锂电之都”,锂电产业缘何加速扩张

刘文婷   
2022-10-17 13:1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当前,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发展新能源成为保障能源安全、提高环境质量、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突破口。锂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力、储能、消费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目前,锂电产业已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双碳”目标推动锂电产业爆发

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支持锂电产业及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应用市场发展,政策引领锂电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据《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2021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达到545GWh,其中,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324GWh,约占全球市场的60%。此外,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等6家中国锂电池企业装机量稳占全球Top10,合计市场份额约为47%。

二、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锂电需求提升

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中国锂电池产量324GWh,同比增长106%,锂电全行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从应用领域来看,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的共同作用,带动了锂电池需求的大幅提升。受国家政策影响,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终端市场增长超预期,全年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理想动力电池, 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20GWh,同比增长17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为117GWh,同比增长270%;三元锂电池出货量为109GWh,同比增长127%。

此外,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锂电产业在智能电网、间歇性能源储能、清洁终端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21年国内锂电储能总出货量达32GWh,同比增长146%。据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以上,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同时,储能市场拐点加速到来,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

三、政策端、供给端、需求端共同发力,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

政策端:安全法规逐渐完善,行业监管趋严。2022年4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水平”。此外,中国动力锂电池安全标准体系也不断丰富和完善。GB 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作为中国首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相比前版标准,GB 30381-2020更聚焦于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且,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电池热失控问题,新增了电池热扩散和过流保护等测试项。

供给端:高度重视研发安全性电池成为业内共识。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全球范围内所涉及的召回事件也呈现出日益高发的趋势,召回的责任方包括现代、通用、大众、特斯拉、北汽、LG新能源、三星SDI等国内外主流主机厂和电池企业。特别是韩国电池巨头LG新能源因电池安全频发,深陷召回漩涡,为整个电池行业敲响了警钟,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迫在眉睫。当下,多家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开启了电池安全“军备竞赛”。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等,纷纷推出“不起火”方案。

需求端:动力电池安全成为消费者新顾虑。当前,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主要关注因素中,安全性占比较高;包括动力电池故障、充电故障、电瓶故障在内的电池投诉占37%,这一调查结果为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决策依据,电池安全已成为汽车企业除续航和快充之外的新一轮宣传点。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有利于保障其合法权益,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四、地方政府加速锂电产业布局,纷纷打造“锂电之都”

“双碳”战略开启锂电新时代,一些具有资源、区位优势的城市纷纷把锂电行业纳入当地重点发展产业中。自2010年以来,已有江西新余、江西宜春、四川遂宁、福建宁德、山东枣庄、河南新乡、江苏常州、浙江长兴、湖北荆门、四川宜宾在内的1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锂电之都”。例如:2018年4月,江西新余市出台了《促进赣锋雅保龙头拉动 打造全球锂电高地三十条措施》,昔日传统钢城向“锂电之都”成功转型。与新余市毗邻的宜春市同样把锂电产业置于重要地位,特别是2021年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两大巨头在宜春建立锂电池生产基地后,当地全力打造“亚洲锂都”。此外,山东枣庄加快建设“北方锂电之都”,湖北荆门倾力打造 “华中锂电之都”,河南新乡则打造“动力电池之都”,福建宁德以千亿级的年产值为目标打造“世界锂电之都”,全国“锂电之都”正多点开花。

当前,在各地推进建设“锂电之都”的进程中,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如有的地区因矿产资源而聚、或因传统技术优势而兴、或因邻近汽车生产而形成集群等。并且,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等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成为地方建设的“主角”,资源地理优势、政策优势、技术创新等成为各家企业选址建厂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自2020年8月以来,宁德时代在国内已经布局多个锂电项目,将新增产能394GWh。根据规划,2025年产能有望超670GWh。

五、供需失衡,锂电主要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锂电池多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涨幅超过300%,推动正极、电解液等锂电池关键材料价格急速上涨,其中,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幅最大。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关键材料,国内六氟磷酸锂自2020年下半年率先进入涨价周期,由于扩产周期较长,整个涨价周期从2020年延续到2022年。此外,锂电池核心四大材料中,受上游材料涨价影响,正极和电解液价格大幅上涨,隔膜和负极石墨化由于供给偏紧,2021年以来价格也稳中有升。

供需失衡是这一轮原材料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2021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锂电池产量高涨,极大拉动了锂、钴、镍、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市场需求。并且,中国的钴、锂矿石等储量有限,多依赖海外供给,新冠疫情影响了采矿开工、扩产及运输;六氟磷酸锂国内供给能力有限且扩产周期较长。因此,在锂电池原材料需求量大增的同时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不可避免。此外,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在供需偏紧的情况下,国内部分生产企业出于利益考虑,跟风炒作,不断提高原材料出厂价格。

六、降本与突破资源约束,锂电回收业务迎快速扩张期

根据国家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将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问题。面对日渐紧逼的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已初步形成,锂电回收的产业链正加速建立与完善。锂电回收具有经济性和环保双重意义。一方面,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攀升,电池回收的经济价值大幅提高。自2021年至今锂、钴、镍等关键材料以近10倍的幅度猛涨,带动废旧动力电池的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出现“废料贵过新货” ,凸显出电池回收的经济价值。据估算,到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量将达百万吨级量,回收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另一方面,目前中国锂电池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很高,未来电池的回收利用将逐渐成为动力电池原材料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镍、钴、锰、锂等战略稀缺资源的供应难题,有助于突破锂资源约束。

根据商业模式主导企业性质的不同,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可分为以下三种:(1)动力电池企业回收模式。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重在提高原料的上游议价能力,降低电池成本。(2)锂电材料企业回收模式。如格林美、邦普循环、华友钴业、赣锋锂业等企业重在回收关键金属资源,形成产业闭环,实现互利共赢。(3)梯次利用商业模式,如中国铁塔等赋能动力电池“重生”。

七、锂电产业链企业竞相 “出海”,加快全球布局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中国以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为代表的锂电企业纷纷“出海”布局全球锂电池市场。据高工锂电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锂电企业“出海”建厂案例已超过15起,其中锂电池领域4起、材料领域10起,设备领域1起,涉及金额超370亿元。2021年企业海外投资热情持续升温,其中,欧洲已成为中国锂电企业的投资热土,北美、东南亚等地区也在升温。

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锂电池市场面临内部竞争加剧、外部势力渗透加深的局面,寻求新增长点成为电池企业的发展目标。当前,中国锂电企业由于前几年过度扩张导致整体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不足。而近年受疫情冲击,下游增速放缓,更加剧了行业洗牌。并且,随着中国锂电池“白名单”废除,LG化学、松下电池等外资企业逐步渗透国内市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欧美电动化加速却面临电池供应不足的掣肘。据SNE Research预测,到2023年,欧洲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预计406GWh,而本地供应预计为335GWh,短缺率约17.5%;到2025年供应短缺率或扩大至40%。此外,部分境外企业要求采购链65%的价值需要在本土采购,这意味着我锂电企业必须得“出海”。

(作者刘文婷系赛迪智库安全产业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